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西安古银杏树天团发起“群聊”

    作者:龚伟芳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2日 点击数:

    宗圣宫古银杏树邀请古观音禅寺银杏、王维手植银杏、重阳宫古银杏树加入群聊。

    “今年古树的受关注程度与以往相比,可谓不同凡响。咱们树圈一下就涌现出不少网红,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们的故事。特别是我们银杏,今天我作为西安古树界的老大哥,就带领我们银杏一族,集体跟大家见个面,好好聊一聊。”

    “我虚长大家一些,就先给几位老弟打个样。我住在周至县楼观台宗圣宫,树龄2600多年了。相传是老子到楼观台后亲手所植,因此我也被叫作‘老子手植银杏’。”

    “下面大家就按树龄一一做个自我介绍吧。”

    “我生活在长安区古观音禅寺,到现在已经超过1400岁了。因为树根外萌生了许多新枝幼树,因此得名‘银杏老母’。关于我的身世,大家可能都知道,相传我是唐太宗亲手所植。”

    “我的家在蓝田县辋川镇,相传为唐代诗人王维所植,故名‘王维手植银杏’树龄1200多岁。”

    “寿命长,是我们银杏树的一大特点。你看,我这800多岁的树龄,在这个群里都是最小的。我住在鄠邑区祖庵街道重阳宫内,因树身的空心处长了一株柏树,而得名‘银抱柏’。”

    古树遇大火 奇迹般“复活”

    在楼观台宗圣宫,原本有雌雄两株银杏树,雌株生长于说经台,毁于兵乱,后来元代道士复植,存活至今。雄株则是大家所熟知的“老子手植银杏”,一直挺立在宗圣宫三清殿旁侧。

    如今,走进宗圣宫,这株古树依然十分吸睛。胸径约9.5米,高约11米,远远望去,枝若虬龙,满身沧桑。由于岁月的蚕食,加之上世纪70年代一场大火,“老子手植银杏”遭遇了生存危机。令人意外的是,几年后,该树竟奇迹般“复活”了。靠着仅有的树皮和顽强的生命力,老树抽枝,新芽生出,郁郁葱葱。虽然现在树干已中空,空洞中依然可见大火焚烧的痕迹,但仅剩的薄薄外皮依然能够支撑着繁茂的枝叶。

    这株古银杏树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天然长成了一幅“中国地图”的样子,按照最佳拍摄点指示牌的指引,记者在古树的南侧找到了“中国地图”。也正因为如此,2016年11月,这株银杏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古银杏”。2017年,它与黄帝手植柏一起被陕西省林业局纳入古树名木复壮重点项目。

    古树管理员严海峰告诉记者,他所就职的楼观台林政资源科在2009年、2015年、2022年曾3次对这棵树的围栏和树盘进行修整。每年秋天,这株古树穿上“金装”,吸引各方来客观赏。

    千年古树成深秋最美风景

    银杏是秋天最美的符号。每年10月下旬,古观音禅寺内1400多岁的古银杏树由绿彻底变黄后,这里也就成了西安秋天最火的旅游目的地。在寺庙内的一个高台之上,四周是郁郁葱葱的秦岭山脉,古银杏高大优美,金秋时节宛如一柄金色的巨伞擎立于天地之间,显得尤其震撼。

    这株银杏树,高约37米,胸围9.7米。树形挺拔俊俏,树干上的纹路,彰显了其年代的久远。树根外围陆续萌生出许许多多的银杏新枝幼树,仿佛是一圈小银杏树在陪伴这位“老人”,故被尊称为“银杏老母”。此树相传为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栽种,虽然故事已无从考证,但古树被关注是事实。

    进入古观音禅寺,从天王殿前行不足百米,就是背靠着终南山的千年银杏树,它体态优美,身姿高大,一般的镜头很难取到全景。只是看着局部,也可以想象它的壮丽。为了方便游客欣赏和寺院保护这棵千年银杏树,寺院修了一圈铁栅栏把银杏树围了起来,并且规定游览路线,即便游客再多,每个人应该也都能一观全貌。

    在辋川邂逅王维手植银杏

    “辋川烟雨”是关中八景之一。辋川这里不仅为“秦楚之要冲,三秦之屏障”,且是文人墨客心醉神驰的风景胜地。如果没有那个叫王维的诗人和他的“辋川别业”,这里恐怕也不会为更多人熟知。这里还有一株古银杏树,也因为王维而名声在外。

    据《蓝田县志》记载:“文杏馆遗址在寺门东,今有银杏一株,高20米。胸围5米,相传摩诘手植。”“摩诘”乃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字。王维在辋川置有别业,自亲手种植这棵银杏树后,遂将别业命名为“文杏馆”。有诗云:“文杏栽为架,春茅结大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原文杏馆附近山水如画,风光旖旎,是一个极为幽静清雅的地方。如今虽然原有的园林古建筑已荡然无存,今在蓝田县辋川镇白家坪鹿苑寺,这株1200多岁的古银杏树仍高高矗立,春天苍劲葱郁,遇夏碧叶成荫,逢秋果实累累,四季端庄挺拔。此树的围栏外,一尊王维石像坐落于此,瞬间将人的思绪带到一千多年前。

    古树安上360度实时监控

    重阳宫为我国道教著名宫观,重阳宫里的一株银杏古树也备受关注。

    据传,重阳宫古银杏树是全真首徒马丹阳为师父王重阳守墓而植,距今已有800多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遭火焚,几近枯死,在其主杆南侧裂开处,却生出一棵柏树,人称“银抱柏”。当地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在银杏树停止发芽开花的那几年,这棵柏树生长得郁郁葱葱,当银杏树再次焕发生机的时候,长在开裂处的柏树却枯死了。

    如今,来到重阳宫再看这株古树,树高已有30多米,树身挺直粗壮,枝干四面伸展,苍老遒劲。这棵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依然生机勃发,冠幅荫蔽,郁郁葱葱。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鄠邑区林业部门在古树对面的建筑一角安装了360度的智能监控摄像头,能够随时监测古树的生长情况,另外,在树根处,还设有专门的土质探测仪,对古树的生境实时监测。一株株古树沉淀着岁月的痕迹,一圈圈年轮记录着历史的脉络。

    如今,林业部门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对古树名木开展全方位、精细化保护,做好普查登记,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加强宣传教育,讲好古树名木故事,增强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和热情,引导当地群众共同监督私自盗伐盗猎珍稀动植物的行为,形成古树名木保护的合力。把传承百年千年的古树名木保护好,让它们继续见证新辉煌新成就,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应对强降雨 长安区对所有峪口实施封控
    • 下一篇:长安区卫生健康局向社会公布医药领域腐败…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