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久病床前有孝子 他毅然辞职回村照顾瘫痪母亲

    作者:王甜甜 实习生杜宇婷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6日 点击数:

      5月11日一大早,孟养俊和往常一样开始在厨房忙碌,切韭菜、打鸡蛋,然后将蒸好的鸡蛋羹一勺一勺喂进母亲的嘴里……这是母亲徐孝勤患病生活无法自理后孟养俊贴心照顾她的一个瞬间,也是孟养俊四年如一日践行“孝老爱亲”的生动缩影。

      

      辞掉工作 回村照顾母亲

      1965年出生在长安区王莽街道三官堂村的孟养俊,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的母亲徐孝勤在生下他后不久,就因营养不良,经常头昏头痛,身体虚弱的母亲只能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常年躺在床上歇息的身影更是刻在孟养俊的脑海里。2000年左右,徐孝勤又查出糖尿病、高血压,身体也每况愈下。但即便这样,她还能勉强照顾自己和丈夫的生活起居。

      2011年,79岁的徐孝勤失去部分生活能力,需要依靠轮椅出行,自己也无法做饭。孟养俊兄弟姐妹五人商量后为父母聘请保姆进行照料。

      2019年,孟养俊的父亲突发脑梗去世,此时的母亲已经瘫痪在床,也无法独立进食。年长的大哥早些年做过大手术身体条件无法胜任照顾母亲的重担;二哥还没有退休,无法兼顾工作和伺候母亲;三哥做完心脏搭桥手术不久,还在恢复期;唯一的姐姐也有自己的一大家人需要照顾。

      当时,孟养俊夫妻还在西安主城区的一所学校打工,这份工作他们已经干了将近9年。两个女儿都已成家,夫妻俩在西安主城区打工离她们近一些,也方便去家里照顾外孙。面对母亲需要人时刻在旁照看的局面,兄弟几人商量后,孟养俊做出决定,毅然辞掉工作,回到三官堂村照顾久病缠身的母亲,为年迈的母亲撑起一片天。

      “这是为人子女该做的事”

      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孟养俊在母亲床榻旁支了一张小床。他每天不分昼夜陪伴、照顾91岁的母亲。

      他每天按时给母亲喂饭、喂药、洗脸洗脚、擦洗身子、端屎端尿,老人身上没有一处褥疮,干干净净。“降糖药要一日三次吃两种,降压药一日一次,到后来降糖药已经控制不住血糖,所以只能注射胰岛素。”和母亲相关的细节,孟养俊说起来头头是道。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母亲,原本不会做饭的孟养俊,开始学着做饭,每日三餐都尽量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即便后来徐孝勤牙齿脱落,咀嚼不便,孟养俊也从未敷衍过每一顿饭。

      “这是为人子女该做的事,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母亲也是这样耐心细致喂养我们的。”孟养俊说。

      四年来,照顾母亲孟养俊已然得心应手。就算是母亲偶尔大小便失禁,给她换洗被褥及衣服他也有自己的经验。他说:“虽然偶有疲惫,但生命终归有限,我还能再照顾她多久呢?现在能在她身边悉心照料,我知足了。”

      孝心获邻居称赞

      孟养俊家的客厅里,有一副“百善孝为先”的字画。他说,这是他伺候母亲时,能为他加油打气的一句话,也是他们兄妹五人谨记躬行的一句话。

      虽然母亲主要由孟养俊一人照顾,但其他子女也经常回来陪着母亲说说话、晒晒太阳、聊聊过去的事。每当母亲去医院看病、买药的时候,他们几人更是抢着付钱。他们感慨母亲抚养几个孩子的不易,自己现在有能力了更应该尽自己的孝心。遇到困难,他们就凑在一起想办法,尽其所能地彼此帮助。

      四年来,孟养俊做的点点滴滴妻子郑苏凤都看在眼里。这些年,夫妻二人各司其职,丈夫专注照顾婆婆,她则努力帮女儿们抚养孩子。她理解婆婆久病缠身的痛苦,也理解丈夫长久坚守的不易。说起这些,她总止不住流泪。她说自己的父母离开时她还小,不太理解“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但在丈夫日夜照顾老人的细节里,她读懂了这份坚持。

      孟养俊侍奉母亲的事迹,三官堂村无人不知。在邻居孟永安眼里,孟养俊值得称赞。“一个男人能把母亲照顾得这么好,一般人根本做不到。”孟永安说。

      “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孟养俊的以身作则,更是耳濡目染影响着这个家庭的后代。徐孝勤有六个孙子,每次他们回家探望奶奶,都会带很多东西。

      文/图 记者王甜甜 实习生杜宇婷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区:优服务提速度 强保障扩投资 奋力…
    • 下一篇:“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 西安市长安区王…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