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长安宗教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旅游>> 长安风景>>正文内容

    西安市翠华山山崩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作者:张红贤 甘枝茂 来源: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24日 点击数:

    摘要:西安市翠华山山崩区具有规模大、面积广,组合好,地学科考价值高的特点;开发山崩旅游资源是保护山崩景观和旅游业综合发展的需要;提出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综合开发、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加强宣传、与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进行联合促销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等建议。

    关键词:翠华山;山崩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

      翠华山位于西安城南23km的大峪口,又名太乙山,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总面积17.6km2,主峰海拔2132m,号称“南山之冠”。自秦汉唐王朝起就被辟为皇家“御花园”。翠华山旅游区开发较早,山崩是其最本质的特色,但由于种种原因,本区长期处于无序开发状态,没有明确山崩主题,旅游业没有达到应有的经济水平。目前,翠华山旅游区正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山崩旅游开发应运而生。

    1 山崩旅游资源的特点

    1.1 规模大,面积广

      翠华山山崩景观是由强烈变质的花岗岩在地震的诱发作用下崩塌形成的。崩塌总量达3亿m3,厚度可达200~300m。其规模罕见。崩落石体形成两处波澜壮阔的石海。一处位于翠华峰下,绵延2km左右,总面积1.5km2。石体一般长10~20m,高8~10m,宽约10m。石体阻塞了太乙河水,形成堰塞湖—天池。另一处位于甘湫峰下,崩塌量达1.7亿m3,崩塌体阻塞太乙河上游支流形成甘湫池。但此处水源不足,未能成湖,在雨季时可形成沼泽,与天池相映成趣。此处不仅石海茫茫,而且林木蓊郁苍翠,林海与石海交织在一起,甚是壮观。翠华山山崩规模如此之大,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1.2 山崩景观资源丰富,组合较好

      天池,又名水湫池,呈近长方形,面积约0.138km2。湖水清澈,波光粼粼,碧水与青山相互掩映,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形成一幅绝妙的自然美景,令人留连忘返。湖中产鲤,游客可泛舟垂钓。

      其次,崩塌石体造型奇特,形象逼真。如“太乙观海”。该石体位于翠华峰金圣台顶,远远望去,酷似太乙真人拂袖向前观望。而其前方正是茫茫石海一片,太乙观海由此而得名。另如“玉兔醉卧”、“驼峰屹立”、“青鸽玉掩”等石体造型逼真,生动形象,令人浮想联翩。

      再次,石体组合较好,形成许多微地貌,发育许多小气候资源。例如有名的“风洞”和“冰洞”。“风洞”是由两块长达40多m,宽2m,高5m的巨石相叠而成的“人”字形狭缝。气流经过时风速变大,游人进入洞中,凉风习习,顿觉清爽。“冰洞”较深,由无数巨石相依构成。洞内地势低于地面20多m,宽处可容人半百,窄处只身可过。洞内一年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洞底冰层终年不消。另如“清凉世界”也是由于崩塌体组合成的小谷地与谷外形成三四十米的高差,使得谷内气温较低,而成为避暑良地。

    1.3 科学价值高,具有耐用性

      翠华山旅游区处于秦岭区域变质带内,其出露的地层为中元古界宽坪群,混合岩化作用极为强烈,是国内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的混合岩类岩石出露极为典型的地区之一。面积广阔,混合岩种类多;如条带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肠状混合岩、混合片麻岩等均有分布。另有少量花岗伟晶岩脉及花岗质岩脉穿入。这为研究混合岩化作用和秦岭地区的变质活动提供了依据,因而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同时也为研究山崩机理、分期和发展过程,丰富山崩理论提供了理想的野外实验室。

      岩性坚硬,不易受损,耐践踏,因此资源具有可持续利用性。

    2 山崩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2.1 保护山崩景观的需要

      该区虽开发较早,但山崩资源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开山采石破坏了许多石体,水体受污染,植被减少,大大影响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山崩旅游的开发,将山崩作为一种资源,作为发展旅游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有助于当地居民和游客认识到山崩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起到保护作用。

    2.2 翠华山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翠华山旅游业旅游主题形象不鲜明,旅游者参与性较差,影响了旅游业发展。山崩旅游不仅可明确旅游区的特色和主题,而且将围绕这个中心开发各种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有助于将翠华山建成一个以山崩地貌为依托,既具自然景色,又具地学科考和探险,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高品位多功能的旅游区,推动翠华山旅游业发展。

    2.3 西安市旅游业综合发展的需要

      古都西安以其古老的历史文化古迹闻名于世,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滞后许多。山崩地貌具有“个性”,而且科学、文化、地学教育价值极高,已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区位条件好,只要合理开发,加强管理和宣传,有助于将西安建成集人文和自然两类旅游于一体的国际旅游都市。

    3 几点建议

    3.1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贯穿始终

      在对道路、桥梁、亭、台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设计和施工时,应尊重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趋利除弊,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石体和植被的影响,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鼓励采用“生态技术”。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防治污染,保护水体;严禁砍伐森林和开山采石,以防水土流失而导致湖泊淤积;加强绿化。

    3.2 综合开发

      对景区其他资源进行深入研究,综合开发,以增强其吸引力。除了已开发的天池。另如可利用甘湫池的茫茫林海搞高层次的生态旅游;采取措施使甘湫池四季有水,增强此区灵秀之气;在不同垂直带内种植相应的植被,最好是经济林,一方面可形成特有的垂直分带景观,另一方面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从而解决毁林开荒的难题;在石海景区内亦应加强绿化,使石体掩映于绿树红花之中,增强其美感。

    张红贤 甘枝茂
    (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及其环境保护研究
    • 下一篇:建造陕西秦岭世界地质公园设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