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柳丝报春 寄情怀远——从西长安街上的柳树所想到的(李耀亭)

    作者:李耀亭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2日 点击数:

       

        春节过后,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春天的脚步正向我们走来。最能动人心弦的是西长安街和长安广场上的垂柳。

        柳树是感知春讯最灵敏的,刚一开春,枯瘦的枝条就变得浅黄鲜嫩起来,轻轻抚看那点点毛茸茸的叶包里露出那浅黄色的嫩芽,象似羞怯怯的少女,欲遮还露,透着鹅黄,透着青碧。一树树的枝条在风中摇摆着,是窈窕的柳枝摇曳生风,还是春风惹得柳条迊风轻舞,柳枝婀娜,千娇百媚。正如杨巨源在巜城南早春》诗中写到的“诗家清景在新春,嫩柳才黄半未勻”从鹅黄到新绿,再到绿柳如浪。春三月,柳色舞动了整个春天。所以古人说“春在柳色中”。

        我的故乡在洨河北岸的枣林寨,记得儿时,我和小伙伴们最爱到河边玩耍。河岸上长着七八棵十分高大粗壮的柳树(据说是挖洨河时民工所栽),每当柳枝泛绿,春风徐来,婀娜多姿的条条垂柳摇曳着,引得雏燕双飞,逗得鸟儿喳喳乱叫。我和同伴头戴着用柳条编成圆圈的柳条帽,在岸上围着柳树奔跑打闹,追逐嬉戏的吵闹声惊得树上的鸟儿扑棱着翅膀,鸣叫着从这棵树飞到另一棵树。在小学四年级时,我写了一篇作文是“春天来了”的打油诗:“春风送暖,送走了冬天,可爱的春天来到眼前,蝴蝶在空中飞舞,鱼儿在水中游玩……”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好评和表揚。还被贴到学校黑扳上。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了楊柳。

    以柳寄情,惜别怀远

        人们喜爱春天,而绿柳又是春天的象征。民间的顺口溜有:九九加一九,河边看楊柳的说法。古时也有一种时尚,那就是分别时折柳相送。折柳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因“柳”和“留”谐音,古人折柳赠别就是表示依依不舍的情意,也寓意人去他乡,宛如柳树随遇而安,发展壮大。

        柳树生长功能旺盛,自古以来就有“随意插柳柳成荫”的偏爱。据传唐代诗人的白居易爱柳,在做官时,总喜欢在府邸或宅院栽植柳树,有诗云:“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据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长安的柳枝,她将柳枝栽种在拉薩大昭寺,长成了一棵大柳树,后来披人们称之为“唐柳”。东晋诗人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是因为他喜爱柳树,弃官隐居后,特意在庄前栽了五棵柳树而得名。“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赢得春风度玉门。”这是咏叹清代左宗棠出征西北时,令将士在甘肃潼关至新疆一带,沿途千里皆种上柳树,以作归途标记。这是柳树以使者的身份带着春风改写了“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历史。丰子恺在寓所墙角载了棵柳树,给屋取各为“小楊柳屋”,常取楊柳为画材,自己也觉得与楊柳有缘。

        折柳送别的渊源最早是巜诗经》中的诗句:“昔我往矣,揚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隋末的《别诗》中写道:“楊柳青青着地垂,楊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唐代长安凡送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霸桥(设有驿站)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王维送友人时,吟出”客舍青青柳色新”的诗句,抒发诗人对友人深情离别之意。李白在巜忆秦娥》中写道:“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用柳色把离别情思写得无限伤感。诗人陆游,在春天的沈园与昔日的恋人表妹唐婉相遇,写下“满城春色宫墙柳”的感叹,借浓荫碧柳表达了无限的眷恋和刻骨铭心的思念。欧阳修的巜长相思》“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青人别离,低头双泪垂。”把春天的思念写得痛切心扉。

        自古至今,上至帝王公侯,下至平民百姓,爱柳咏柳赞柳,人们对柳树的热爱更是有增无减,文人雅士更是追捧不已。唐韩翃的巜寒食》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楊万里有:“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晏殊巜寓意》诗中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赵鼎在巜寒食书》中写到:“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花”。程颢在《郊行即事》诗中有:“兴逐乱红穿柳巷”句。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柳丝绦。不知细吋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柳丝比成秀发披拂,婷婷袅袅的年轻貌美的女子,将催生万物的春风形容为会裁剪的剪刀,被千古传颂。象这样唱柳,颂柳的诗可还有很多。

        多情的诗人,将一树翠柳在笔端变得缥缈而富有诗意。还有借柳来表达魂牵梦绕的乡愁,如“此亱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楊。同心宜同折,故人怀故乡。”也有将柳作为表达绵绵爱情的象征,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又如“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抒发了白居易的柔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烟。”表现了高鼎的闲适。

        柳树被人们普遍喜爱推崇和颂揚,不仅是因为有着婀娜多姿,楚楚动人的形象,更是由于有着别具一格的特有品质。地球植物千姿百态,多达四十余万种。但象柳树具有顽强生命力,地不分南北,大漠水乡皆能广泛种植,茁壮成长;域不分贵贱,百姓宅前,宫墙内外,路边花园,皆能成景者,却是实在不多。足显其“贫而不谄,富而不骄”的平常夲色。柳树的叶子总是比别的落叶植物生发得早,第一个把春的色彩带到人间;秋霜来时,别的树叶纷纷落下,它的丝绦仍俯首垂下,向大地拜舞,点头,敬礼,不忘根本。柳树虽不高贵,却品质纯朴。連观世音菩萨都爱不释手,一手拿着水净瓶,一手持着柳枝,展示着“妙手回春”的神力。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乡泉(赵娟妮)
    • 下一篇:散文:让我敬畏的人(左辉奇)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