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泥叫叫”传承人杨帆:把新年捏成童真的样子

    作者:图/贺桐 文/王佳祯 来源:西部网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30日 点击数:

    “吉祥福兔”是杨帆为癸卯兔年设计的新年“泥叫叫”,独特可爱的形象在朋友圈发布后便备受关注。“‘泥叫叫’是由泥制作而成的哨子,可以发出清脆动听的哨声,因此‘泥叫叫’又名娃娃哨,是民间的传统儿童玩具。在过去,泥叫叫就是孩子们的‘手办’。”“泥叫叫”非遗传承人杨帆说,“‘吉祥福兔’是一个兔娃骑着老虎的形象,有虎年结束,迎接兔年,辞旧迎新的意思。”

    “泥哨俏形怪有神,妙音悦耳又怡人。牛如负轭耕田野,马似脱缰闯野程。犬吠羊鸣鸭嘎嘎,龙吟虎啸鸟嘤嘤。”这首歌谣,唱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叫叫”。在西安鱼化寨的“泥叫叫”传承人——杨帆的柜子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泥叫叫”,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到红楼梦,从历史人物到戏曲人物,杨帆的“泥叫叫”纵贯上下五千年,这些年来,他制作的“泥叫叫”已经有数万只。

    “以前在鱼化寨,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都爱吹‘泥叫叫’,大人们大都会制作,后来做‘泥叫叫’的大人慢慢少了,到我父亲这一辈,村里只有他还在坚持制作‘泥叫叫’。”杨帆儿时便是听着父亲杨云峰做的“泥叫叫”长大,如今父亲已经年过古稀,还会亲手制作,父子两人常常一道比试技艺,其乐融融。

    “现在社会节奏很快,传统的‘泥叫叫’并不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在设计的时候需要更萌一点,可爱一点。”去年年底,杨帆开始设计“吉祥福兔”,不仅在平板电脑上画了很多稿,尝试了不同颜色与线条,还尝试融入了剪纸、木板年画和农民画等非遗元素。

    “在平板电脑上画设计图效率很高,可以无限放大放小,还能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为创新非遗作品提供便利。”在完成设计定稿后,杨帆还把“吉祥福兔”的形象用3D软件建模成三维模型,并通过3D打印制作模具。“老一辈非遗人用泥塑的模型,我们年轻时用石膏,现在还能用3D打印,时代进步了,非遗也能跟着发展。”

    “兔亲和睿智,虎勇猛无惧,有新生吉祥,多福顺意,事业兴盛,人气广博之意。”在杨帆看来,借助现代的技术手段,非遗传承人能够更快更好地产出精美作品,这是新一代非遗人和老一代的不同,多种新技术的出现,为非遗在更广阔的天地传播与传承提供了可能。

    实际上,“泥叫叫”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捏塑、刻压、开哨孔、烧制、绘画等多个流程,复杂繁琐,其中开哨孔是决定哨声是否清脆的技术活,而上色则是考验艺术功底的精细活,也正因如此,即便有了模具,两个月的时间,杨帆也只制作出了一百多件“吉祥福兔”。

    “我经常想,非遗作品应该更有沉浸性和体验感,这样才更有利于传承,如果只是摆着看,那就丧失了一定的意义。”杨帆邀请了许多朋友为“吉祥福兔”上色,“我一个同学画的是穿铠甲的兔子,他说这个代表兔子勇士,另一个朋友给兔子画了一个棉袄,她说是要送给母亲。”在朋友们的笔下,吉祥福兔以多种形态展示了出来,他说这就是他最初的设想——不为作品设限,千人千面,激发想象,构成不同的风格。

    在杨帆自己的理解下,他为“吉祥福兔”勾勒了花钿,这让小兔子宛若一位唐朝的姑娘,高高的耳朵像唐朝侍女高高盘起的发髻,赋予作品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在色彩和花纹上,采用了陕西当地农民画的风格,艳丽夸张,吸引眼球。“我父亲始终坚持应以写实为主,他说我做的虎牙不对,要往出掰掰,有尖尖的锋利的牙齿才能叫老虎嘛。”

    “这是老一代非遗传承人与新一代普遍的审美差别,关于审美的争论不存在谁对谁错,而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需求。”杨帆说,老一辈人以文学作品、历史典故、戏曲演绎的人物为创作源泉,而在他的心中,每一代传承人都应该反映出自己时代的特色,这也是非遗传承人的一大责任,要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融合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每当有灵感和创意时,杨帆便会把自己的想法画在本子上,如今已积累了二十多本。除了“吉祥福兔”外,杨帆这些年也设计了许多文创产品,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带动更多非遗传承人探索新的技术、新的领域,杨帆付出了多年心血的“非遗乡集”也是一个大胆的探索。

    “非遗乡集”坐落于秦岭北麓的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小峪口村,秦腔脸谱、广陵派古琴、土织布等非遗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给这座小村庄赋予了非遗魅力,通过非遗游学、民宿、旅游,乡集将非遗与乡村振兴结合,形成了一个优秀的样板。“乡集能让人亲身感受非遗制作,交互感是很强的。”

    除了“非遗乡集”,杨帆还在校园里开设了“泥叫叫”课程,“高新区第十二小学的前身是鱼化小学,而‘泥叫叫’是属于这片土地的共同记忆。”杨帆说,鱼化寨旁边流淌着的皂河,在唐代时是漕河,用来运输货物,制作“泥叫叫”的泥便是皂河的河泥,细腻柔软,可塑性强。“冬天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炕上,父亲做,母亲点,我来吹。”一直到现在,杨帆都深爱着“泥叫叫”,怀念着快乐的童年时光。

    如今,孩子们的玩具越来越多,传统的玩具已不再是主流,然而,在非遗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还是有不少传统玩具以全新的面貌回到了孩子们的视野。有人说时尚是个轮回,其实传统文化也是,非遗传承人要做的,便是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如同杨帆自己所说:“传承和创新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以后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2023西安市锣鼓大赛开锣 长安区获银奖
    • 下一篇:“花灯奶奶”竹纸生花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