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老鸹颡(每小平)

    作者:每小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31日 点击数:

          地地道道的家乡饭,煎煎火火的老鸹颡。

    老鸹颡(音啥、有人写成撒,不合本意;原来的字是“”字) ,是一种不用手搋面、擀面杖擀的一种简单实用易操作的简单热乎饭食。是一种类似面疙瘩的面食,但饭里的面疙瘩似老鸹大小,面团呈两头尖中间圆的形状。因形似老鸹头,故名老鸹颡。

    老鸹颡()面食因形似乡村的老鸹头而得名。老鸹颡的面粉不用揉不用擀,用水和成不稀稍干硬的面团,用筷子夹成老鸹头大小,再配上各种肉菜即成。平时不爱做饭的男人们,若妻子出门走亲戚等不在家时,无人做饭便硬着头皮做老鸹颡()面食吃,以图耐饥。老鸹颡制作极其简单可行,用料可多可少,可简可繁。可以做稀,也可以做稠,还可以拌入肉臊子或炒着吃。一锅做熟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泡、和着各种食材煮出来的且不规则、大小长短不一的面团,似老鸹头漂浮在汤鲜味浓饭锅里,浓浓乡土饭诱人口舌生津,触及内心深处的馋虫、有先吃为快的念想。

    美食最乡思,乡思老鸹颡。当你吃腻了高油高脂类食物,若想吃朴素简单热乎乎的老鸹颡,就洗手择菜准备各种时令菜,洗净备用。同时,给面盆里倒上面粉,加适量盐以图筋道,再倒水用筷子来回搅拌。切记:水不可过多,以防太稀。边搅拌边加水,顺时针搅拌几十圈,达到筷子使劲搅拌面团整体都动,挑起时有面片出现为佳。

    当锅内的水烧开后,再用筷子夹起一钱厚的小面片(老鸹头大小) 放入锅中,连续夹、连续放,不停歇;当锅内咕嘟咕嘟直冒泡时,需用饭勺将沉入锅底的老鸹颡造起,以防粘锅焦糊。夹出面片大小要一律、夹放动作要娴熟连贯,一气呵成。否则,易生熟不均,甚至发生焦糊气味。

    老鸹颡面团夹完后,再倒入炒熟的热菜,打上1-----2个鸡蛋液使其成蛋花状,漂浮于饭上。最后倒入切碎的香菜末,老鸹颡即告做成。做熟的老鸹颡不稀不稠不结块,老鸹颡漂浮于汤饭中,呈现出红、黄、白、黑、青等诱人食欲的色泽。如果再调些酱油醋、味精和油泼辣子,热香味飘散,令人垂涎欲滴,总想先咥一碗再说!越吃越有食欲,最后连吃两大碗,浑身上下都暖和咧。

    冬季吃老鸹颡的疏菜主要有:西红柿、鸡蛋、土豆、豆腐、胡萝卜、豆角、香菇、黑木耳、黄花菜、紫菜、青菜、肉、葱或蒜苗、香菜等洗净后切成块或大段,也可切成丁。炒锅热油煎后炒菜,放入各种调料后即可。

    老鸹颡有吃头,有嚼头(筋道)、还有看头。吃老鸹颡有耐饥、唠口、煎火暖胃等效果,特别是冬季寒冷时吃汤鲜味美且煎火,汤香面筋、边吃边喝香得很的感觉!老鸹颡面食内含热气,食后口舌生津、头上冒汗、浑身发热又滋润,吃一碗还想再吃一碗。食者直呼:吃得过瘾!

    儿时,在杜曲村吃过母亲做的老鸹颡。成家后,也吃过妻子做的老鸹颡。偷师学艺,试试手艺。心想:哪天,我也做做老鸹颡。

    机会来咧!这天,趁妻子去西安,独自一人的午饭做顿老鸹颡!洗手,和面;稀了加面,稠了兑水,谁成想,却越拌越多!水少面硬用筷子挑不起来,水多面水稀又不成形……原本做一人的饭竟和了多半碗,软咕哝哝的、把老鸹颡面食做成了稠拌汤、稀稠比例严重不当!就这:还给锅里倒进一碗肉臊子,老鸹颡越咕哝越多!

    人饿咧吃啥都香!自知饭做多咧,我就连吃两大碗,直吃得打饱嗝,就这还剩咧半锅饭!

    吃一堑,长一智。此后,我偷师学艺,总结教训,虚心学习人家是如何做好老鸹颡面食的。前年冬天,大雪后的腊月气温很低,是吃老鸹颡面食的好时机。瞅准机会,我终于做成了老鸹颡!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谨记: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则。先给瓷老碗放入面粉和适量食盐,再倒水用筷子搅拌,边搅边加水,待到成团状醒上一会儿再用筷子使劲搅拌。洗菜、切菜和炒菜后,将熟菜铲入菜盆中备用。再给锅内倒水烧开,此时,用手使劲来回搅动面团,使面团呈圆团状即成。锅开滚浪后,迅速用筷子夹起一钱厚的老鸹颡面团投进开水锅,动作要连惯且快,需一气呵成,大小须匀溜一律。同时,还需用饭勺来回搅动、造起饭团以防焦糊。老鸹颡面团夹完后,盖上锅盖,煮熟锅内的大小面疙瘩。然后,给锅内倒入炒熟的热菜,让它们一起再煮。饭熟咧,再切些香菜末入锅、绿茵茵的提味养眼。

    当红艳艳汤、亮晶晶的老鸹颡,以及红的、黄的、绿的、紫黑等色泽的菜在饭锅里翻滚、咕嘟冒着气泡,香热气浸润着口鼻,漂出了屋内外……就连楼下经过的人,都赞叹:谁家的饭这么香?

    冷天,饥饿是吃老鸹颡的最佳时间。看着色香味形俱佳的老鸹颡,我呼噜呼噜连吃两碗,直叹:饭煎火!吃得也过瘾!

    天冷!老鸹颡筋道爽滑,味道美滴很!咥碗老鸹颡来暖和暖和,包你食后过瘾,越吃越爱吃!

    老碗里热乎乎肉肥汤鲜味道美的老鸹颡,给你来一碗!给我也来一碗!

    冬天吃老鸹颡,正当时!

    懒汉饭,老鸹颡!

     

    2022年12月31日

     

    每小平 笔名每牧 每文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协会监事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省散文学会会员 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办公室副主任 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白鹿原分会副会长 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文化研究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评论:人生哲理经典名言八十一(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慈祥的母亲(每小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