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思行不辍,教育情深——长安籍安保仁《思行者文稿》印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2日 点击数:

     

    安保仁,陕西长安人。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七七级本科毕业,文学学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他先后担任西安高级中学校长、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院)副所长;先后被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授予省市“劳动模范”“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和“西安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称号。他曾任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省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会基础教育分会副会长、西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会会长。现任西安市教育学会会长。

    他先后撰写、发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文章300余篇;主编、参编教育教学书籍50多本;他主编的《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卫俊秀西高情缘》、教育专著《中学教育思行集》、文学作品《英龄子诗文集(上下册)》和《思行者诗稿》等,已经出版印行。

    日前,安保仁新诗集《思行者文稿(上下)》由菁华三真书屋印行。这是继《英龄子诗文集(上下册)》出版之后,他的又一本文稿专集。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一反前人的“先知后行”和“知而不行”,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于是他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知行合一。他认为: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他的知行合一,就是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才能算“真知”“良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受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影响,改自己原名“陶文浚”为“陶知行”。后来,在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知和行的关系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果”,又改“陶知行”为“陶行知”。人如其名,行如其名,陶先生两次改名,努力践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之教育理念,而陶行知就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良知”“真人”!

    辛丑年末,他将六年来的诗文收集归类,编为两本集子,一本称作《思行者诗稿》,一本称作《思行者文稿(上下册)》。这两个集子都用“思行”二字,就是受王阳明知行合一观念的启示,受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感召。但是,他认为“知”是“行”的基础前提,“行”是“知”的验证归宿,“行”和“知”互为表里,互为因果,水乳交融。要真正达到“知”,还必须广泛深入的学,认真独立的思,“学”是“知”的基础,“思”是“知”的关键。在三十多年的基础教育生涯中,他就是以“学思不辍”和“思行不辍”来勉励自己的。10年前,陕西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中学教育思行集》,他就把就“思行”二字用在书名中,用以概括三十年的教育历程,用以统帅全书各章节。在书的《自序》和《后记》中,他把自己的这种追求进行了比较充分的阐述表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长期以来,他学思结合思未辍,思行合一行愈笃。他努力做规范管理的践行者,积极做发展改革的促进者,自觉做科研兴教强校的示范者,大胆做教育创新的开拓者,致力做学校文化的建设探索者,悉心做学子自我成长的促进者,更倾力作理想学校和校长形象的践行者。努力把学校把学会办成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乐园;努力使自己成为悲悯慈善的仁人、自觉进取的学者、教育智慧的滋养者、师生心灵的慰护者、共同发展的促进者,让教育回归完整的真教育,让教育促进人的完善幸福。

    退休之后,一如既往,他依然坚持把“学”“思”“行”有机结合,作为生活的主要内容和生命的基本方式。而且他坚持把“学”“思”“行”凝结成文字,连缀成篇章。日前,他的《思行者文稿(上下册)》已有菁华三真书屋印行。《文稿》选录六年来所写各类文章88篇,分为:“深情厚谊”“短议长说”“序跋撷萃”“轶文拾缀”“讲稿掇英”“致辞选辑”等六个篇章。根据文字量,前四章编为上册,后两章编为下册。这些文稿,大部分曾在会议使用,很多篇目已被书刊采用。本次收录时,他做了进一步修改。

    上册中,“深情厚谊”以抒情为主。内容涉及他为兄长寿诞庆贺文字和挚友儿子新婚讲话,以及悼念至亲的现场致辞,还有他在母校庆典大会上的讲话,更多篇目则是对昔日共事同仁,以及对省市名师的回忆,叙事兼议论,表达敬仰怀念。

    “短议长说”以论为主。短议文字类似杂说散文,篇目不多;长说篇目中,有应邀为学校而写的综合报道,系统评价;有为朋友新书写的评论推介文字。从中不难看出,他虽已离开教育一线,但依然高度关注,认真思考,积极建言,热情鼓励。

    “序跋撷萃”,除一篇评论外,其余全是这些年来,他为朋友为同仁为自己新书写的序言或后记。其中,他应邀为热情张天正(物价局一位行政领导)的《宇然微痕》作序,旨在肯定和鼓励政府机关的行政干部坚持笔耕的努力。因为,相当多的行政干部,虽然文字功底很差,但也静不下来,坐不下来,不屑于“爬格子”码文字。而他为孟瑀校长《梦中听雨》散文集作评论,则是主动而为的。他有感于孟校长在繁重的校务工作和教学工作之余,还有如此写作追求和丰厚积累,甚为佩服。他曾看到不少校长,疲累于事务,忙碌于应酬,止步于行政。他也知道不少学校领导懒于学习研究,荒于人文情怀修养。这些领导,对于学校计划总结,习惯于他人代笔,不肯自己动手写作,不惯在语言文字上用心。他评析孟校长的作品,以倡导校长追求更精美的教育生活,既修锦心,心有雨露阳光;亦修秀口,能口吐莲花;还修文笔,能写锦绣文章。至于他为冯云鹏、每世英二位校长所主编的教育文集作序,旨在通过系统梳理两位校长从教治校历程,概括其教育成就和贡献,除表达推崇嘉勉之意外,并借机阐发他自己的教育理解,和对理想教育的追求。所以着墨较多,文字较长,力求系统扎实深入。至于他为自己诗集文集等写的自序和后记,则更直接体现着个人历程,和自我期许。

    “轶文拾缀”可说是收容章。其中的类似自我总结和活动综述等篇目,亦可见他几年以来“学”“思”“行”印记和足迹。

    下册中,“讲稿掇英”一章,是他从近几年的会议主旨发言和培训讲座讲稿中遴选出来的。可以看出这些年来,他为真教育理念的明晰和确立,为真学校的建设,为真教师的幸福完整,为真学生的快乐成长,为学会工作的有效推进,所做的反思、研究和探索,所进行的建议、呼吁和倡导。也有对自己认可的教育见解和推崇的发展成果,所作的解读和推介。比如,在商洛职业学院校长班的讲稿中,有对李正涛教授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更是他几年以来“学”“思”“行”的有力体现。

    “致辞选辑”一章,集中编选了这些年来,他受有关社会组织之邀,为其所办的培训会、研讨会和高峰论坛的开幕式闭幕式,所作的致辞和发言稿。笔者了解到,他由于习惯,受人之邀,不敢轻率,总怕即席即兴,有对主办人应付和对与会人不尊重之嫌,所以事先必定充分了解有关背景、会议宗旨、主要内容、重点活动等,充分了解,预为准备,并力求结合理念,紧扣政策,立足实际,讲出自己的观点、期待和要求。另外,这也是他这六年来,主持西安市教育学会工作的分内职责,涉及早教、幼教、特教、职教、艺培、中考、艺考和高考等等多领域,跨界多,跨度大。所以每有相邀,他便觉是学习新机会,工作新考验,却之不恭,义不容辞,不可草率应付,必须认真对待。尽管这些致辞,大多文字比较简短,但皆发自内心,力求有针对,有新意,都是他心血之结晶。

    读他的这本《文稿》,可以真切看到一位教育工作者,退而未休,奔走呼号引领支持鼓励的殷殷情怀,可以看到一位倾情教育工作者不辍“学”“思”“行”,孜孜不倦的精神风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云聚终南冬日暖”文化雅集成功举行
    • 下一篇:用考古串起历史“明珠” 触摸绵延璀璨的…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