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脱贫户杨孝武的新生活 长安区加强动态监测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作者: 来源:长安区委网信办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4日 点击数: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衔接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长安区按照中央、省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求,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出台了《西安市长安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从制度上预防和解决返贫问题,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image.png

     

      在王曲街道曙光村,火红的柿子挂满村民房前屋后,金黄的稻谷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曙光村便民服务大厅里,刚交完合疗的脱贫户杨孝武乐呵呵地和村干部闲聊着。

      “孝武现在说话都有底气咧!”村干部打趣地说。着急“上班”的杨孝武没说几句就赶紧骑上他的电瓶车,直奔“基地”。

      “今天太阳好,得赶紧把大棚的通风帘拉起来,让通通风。”杨孝武一边说,一边带大家走进他的“基地”。只见一排排蔬菜大棚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大棚里绿的发蓝的卷心菜舒展着肥厚的叶子,挤挤挨挨地长满大棚的角角落落。

      “你一看这菜的长势,就知道孝武经管的好不好。”曙光村驻村第一书记史亚峰介绍说,2021年8月,市税务局帮扶曙光村流转了村民25个闲置的蔬菜大棚,作为村集体共有产业,今年上半年先试种了一茬西瓜,七八月时喜获丰收,接着又种了24个大棚的卷心菜,预计下个月底就能收获。

     

      看着大棚的收益不错,平时农活也比较多,史亚峰和村干部商量着雇一个人照看,平时干点拔草、浇水的农活。

      “杨孝武虽然已经脱贫了,但是家里还有困难,负担比较重。”史亚峰说,孝武家里有患病的女儿需要照顾,不能远离外出打工,一年到头只能在村里打点零工挣点钱,收入不稳定。

      “他本人也很愿意干,对地里的农活都很在行。”史亚峰说从2022年开始,杨孝武正式应聘,成了村上蔬菜基地的管理人,带上了基地栅栏门的钥匙,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每天工作都很上心。

      “干的都是咱顺手的农活,还有工资拿,关键是还能照顾上家里人,心里满意的很。”说起现在的新生活,杨孝武开心地笑着。

      史亚峰说,除了雇请照看大棚的人,农忙的时候,蔬菜基地还会雇用村里的赋闲劳动力来蔬菜基地帮忙,每次村干部都会优先考虑家里有困难的群众,让他们增加一份收入。

      “等这茬卷心菜收获之后,我们还要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羊肚菌,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史亚峰信心满满地说。

      如今,像杨孝武一样过上新生活的脱贫户在长安区还有很多。近年来,长安区深化产业带动,农民收入华丽蝶变,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0万元的达到10个村、超50万元的达到23个村;2021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956元,增长10.3%。

     

    长安区将继续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责任担当,聚焦监测对象,坚持精准施策,将特色产业作为巩固脱贫的支柱,切实提高产业扶贫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使特色产业真正成为群众的“摇钱树”和“定心丸”。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区民政局暖心服务“护航”婚姻家庭
    • 下一篇:《中国秦岭旅游年鉴》(2022)出版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