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琢>>正文内容

    散文:片片面(王琢)

    作者:王琢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1日 点击数:

     

    农历十月一日寒衣节到了,奶奶让我给舅爷家送些“烧纸、阴票、往生、冥币”,让故去的舅爷舅奶给他们自己添置棉衣、棉裤和防寒御冷物件。

     舅爷家,在秦岭山脚之下。那里南依秦岭,北望滈河,东接神禾塬,西连灵感寺。那里人杰地灵,物华阜丰,砥旷平坦,古时属上林苑御宿川;千百年来,那里人以种粮为生;那里人户口册上醒目地标著着“粮农”二字。

     我还是十多年前舅奶健在时,去过舅爷家。那时候,一夸进舅爷家门,看到的全是粮食。房檐下挂满金黄苞谷串,庭院里凉晒金黄苞谷颗,房屋内摆放的大板柜、瓦瓮和口袋,里面装的也全是小麦、黄豆、苞谷。舅爷家就是一个小粮仓。厨房瓦瓮里装的是吃饭用的米、面。每次我进门婶娘就在瓦瓮里搲上一碗面粉,给我擀起片片面来。

    我最爱吃婶娘擀的片片面,婶娘擀的片片面薄厚匀称,且有筋骨。面片切好后,堆在案板上还是一片一片的从不黏沓。煮在锅里就像大海里的鱼儿随浪翻卷,一波一波,一片一片上下滚动。片片面熟透后,婶娘用笊篱(zha·li)捞在碗里,然后浇上她调制的蒜泥葱花辣椒水。随着面片上的热气升腾,蒜香葱香面香霎时间弥漫整个屋子,甭说吃面,单就飘绕满屋的香气就能醉倒肠胃,逗引舌尖上的涎水顺嘴角往外流。再用筷子挑起一片片片面片,张大嘴巴一咥,如舌舔乳汁,像牙嚼牛筋,满口都是香甜。

    婶娘端面碗在我面前时,我从不奏做推委,接过面碗,拿起筷子就咥。嘴角时不时还会发出“呲呲呲”的吸面声。

    婶娘看到我穷酸极致地狼吞虎咽的吃面相,就会很关切对我说:“慢慢吃,甭急,又没有人跟你抢!”

    可我看着那碗白里飘红,红里透绿,绿波泛光的片片面恨不能一口咥完。

    馋嘴的我只顾香甜地咥片片面,那里还管拿捏个人吃相!

    婶娘做片片面不用油泼,但比面馆做的油泼片片面要吃着香的多!我肯到舅爷家“串门”,都是为咥一大碗婶娘擀好的片片面。

    这次,我进门好久了,也没看见婶娘出来露面,只有准备出门干活的叔叔陪我说话。我出于自己能饱口福的目的,顺口问了一声叔叔:“咋莫见额婶人呢?”

    叔叔轻快爽朗地回答“上班去了。”

    “班去了?”我疑惑不解地反问。

     “对,是上班去了。”叔叔见我眉头紧锁,对他说的话在质疑,就进一步解释:“政府招商引资,给咱这里引进了花卉交易市场,一下子带动了花木生产和发展,村上有许多人都变成了花农。你婶婶现在正在花卉苗圃上班呢!”

    婶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人,黑馍蛋、野菜汤、“哄上坡”的稀糊糊饭没少吃过。粮食匮乏让她珍惜重视粮食生产。她每日除收拾好家里的活计和伺奉好舅爷舅奶生活起居外,其余时间就是在地里扣搲。她常在嘴里说:“地能不能增产,就看你人勤还是人懒。勤人地高产,懒人草长满。要想多打粮,天天地里忙。”一勤天下无难事,一览世间万事休。是婶娘经常吊在嘴上的话。  

    我多次传递奶奶话时,在舅爷家里找不到她,去舅爷家耕种的责任田准能找见她。每次叫她回家时,她都是头顶烈日,面朝黄土,挥汗如雨地忙碌在地里。“地就是婶娘的命”。 

    在我印象里婶娘就没有上过班,甚至连“上班”这个词都没有在她嘴里说出来过。她嫁给叔叔过来的时候,就是庄稼地里的行家里手,播种收获样样精通,我多次进舅爷家看望舅爷舅奶,婶娘不是荷锄扛锨从地里回来,就是提笼握镰去地里修苗剔草。我心疼她身体,满心怜爱地问她:“你这么认真的在地里干活累不?”她回答的很轻松:“累呀,咋能不累呢?!农活合作互助干轻松送,个人单干重。种好地是咱粮农的最好愿望。咱粮农就是要种地!不像你有单位能干活。”婶娘的话深深刺疼了我,也好像说我是不种地的粮农!

    实际也是,我从学校毕业回家后,确实没有种过庄稼地。我赶上了好政策,遇上了好时代。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社队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茁壮成长。我们乡步子迈的更大,在全省都挂了号,乡办企业的产品卖的很火,许多品牌远销国内外。人们都在企业挣钱,我高考失败后,正逢企业公开招工,我报名公开参加考试成功后,就成为乡镇企业的一分子。早上迎着太阳上班,下午看着晚霞回家。整天喜滋滋的,把自己是粮农的身份忘得一干二净。

    有好多年一开春,我都像城里人一样,站在田间放眼瞭望如同绿毯的绿油油麦田发呆;有好多次麦收时,我同城里人一样,站在地头观看,那金灿灿,那黄亮亮,一望无际令人欣喜的滚滚麦浪。让我拿锄除草,我没有耐性,让我握镰割麦,我不懂咋样使用。我忘记了种粮产粮是人民生产生活重中之重!婶娘挖苦我有单位干活不假,说我不再种地也极是。自自己成为乡镇企业的一分子后,我确实没有在进过庄稼地。婶娘仍旧舞着她生活三步曲,家里、地里、老舵(duo)人(公公婆婆)。

    舅爷舅奶去世后,婶娘肩头上的担子卸了一半,我的表弟妹们也长大成人有了工作。婶娘该好好歇歇,享享儿女们的清福了。可婶娘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想给自己找活干。

    进入新世纪后,政府按照“调优结构、凸显特色、打造亮点、兴帮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以道路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对乡村公路网提标改造,实现了村村公路贯通,人人出行方便,工商副多业齐发展,人人收入不断增加。人们物质富有后,踏寻精神欲望逐渐滋生,装扮自己,美化世界成新追求。人们膳食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居住环境也向宽敞靓丽追求。政府招商引资,为民谋福。尤其是土地流转政策的落实和花卉生产销售市场的落地,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生态产业、第三产业展翅翔。舅爷家所在乡东西建起花卉大棚培育地,南北贯通苗圃林,中央穿插瓜果蔬菜种植田。把过去单一的种粮乡衍变为瓜果蔬菜花卉乡。

    怪不得我在赶往舅爷家的路上到处可见栽植种植的瓜果园和花木大棚园,舅爷家所在乡现在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舅爷家所在乡花卉生意红,花朵色彩浓,乡道树绿葱,村庄如彩虹,田园多新景,人悠情恬静。舅爷家的苞谷棒、苞谷颗不见了,舅爷家的大板柜、装粮食的口袋不见了。舅爷家所在村庄农人的身份变了,他们从粮农变更为花农、果农!婶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自己抽时间下地干活,更变为按规定时间上下班的务花人了。

    婶娘伺奉舅爷舅奶静心,务弄庄稼精心,在花卉苗圃上班自然用心。“上班”这个在企事业单位商店常用名词,现在也在婶娘口里、身上流行,城乡变得更为接近。

    叔叔说:“花卉生意很不错,每天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在市场内观花赏花购花”。市场溢花香,人人舞花韵,来来往往的人们都带着对花的爱、对花的慕,惜香在市场。“咱农人的身份也由粮农变为果农、菜农、花农”。咱们农人不再“锄禾日当午”,而是游走绿叶红墙上务花、插花、售花、卖果……

    今日农人大变样!我再想吃婶娘擀的片片面,只能等到她休假的时间了! 

    我幸哉忧也喜……

    王琢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小说:肺炎老人(王琢)
    • 下一篇:散文:葛村锣鼓(王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