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长安区:推动乡村“颜值”“内涵”双提升

    作者: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9日 点击数:

    近年来,西安市长安区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着力打造“花园乡村”,推动乡村“颜值”与“内涵”双提升。

      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

      走进长安区太乙宫街道四皓村,村民休闲广场、商山四皓观景台、悬空茶壶喷泉等迎面而来。近年来,太乙宫街道各村实现了从清洁乡村到美丽乡村再到“花园乡村”的蜕变。

      在五台街道,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生态宜居的诗意田园场景处处可见。该街道以村容村貌整体提升为抓手,通过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等,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

      近年来,长安区以“乡村美学”为理念,全域打造“花园乡村”,聘请中联西北工程设计院10名专职规划师,对179个村庄进行规划,实施片区一体推进;累计出动人力20万人次、机械3千台次、清运车辆5.6万车次,“清三堆”“治三乱”6.6万处;推广“街长制”“积分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村风。

      目前,长安区已建成1个3A级景区村、24个2A级景区村、1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

      点燃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发展为人。”长安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鹏表示,“为点燃乡村振兴‘人才引擎’,我们从16个街道选派232名干部,到各村担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带领群众致富增收。”

      长安区有驻区高校30所、师生30余万人。基于科教人才优势,长安区与驻区高校建立“1+11”校地融合联席会议制度,组建14个乡村振兴顾问团,邀请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驻区高校20名专家教授担任顾问团成员,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长安区启动“万千行动”,推动省、市、区352名优秀干部到乡村一线担任职业经理人、乡村振兴顾问,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乡村、爱农民、朝气蓬勃的职业工作队。

      此外,长安区还建立新时代乡贤队伍,实行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开展“强化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等。

      因地制宜深化三产融合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中记述的动人故事,发生在长安区。长安区挖掘诗中意境,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形成2.1万亩的桃花种植规模,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十里蛤蟆滩”是柳青代表作《创业史》中的故事发生地。长安区恢复柳青笔下“十里蛤蟆滩”盛景,建成1万亩高标准农田,打造5个绿色粮食生产示范片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村民致富增收……

     

      近年来,长安区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中,坚持“因地制宜、传统与现代结合”,催生民宿、领养农业、房屋租赁等新业态,带动2亿元规模的乡村旅游消费,形成“一产强基、二产提质、三产增效”的产业格局,实现青山变金山、绿水变富水。

     

      下辖16个街道、232个村、95个社区的长安区,总人口近110万人。“2021年,长安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9万元。目前,长安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0万元的村子达到10个、超50万元的达到23个村。”王鹏表示。

      以文明乡风培根铸魂

      长安区既提高环境“颜值”,又做优人文“内涵”,让群众实现“口袋”和“脑袋”共富。

      近年来,长安区开展留住乡愁行动,建成村史馆72个、村史广场38个、村史文化墙55个、家风家训馆19个。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修订完善218个村规民约,推动民生福祉“厚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开展文化惠民行动,将民间传统和地域特色注入“三下乡”、文化进万家、文化百村行等活动,建成16个标准化街道文化站、27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文明典型培育行动,推荐评议出中、省、市“好人”及道德模范58名。

      与此同时,长安区多个村子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此外,长安区筑牢社会治理“第一道防线”,将全区划分为351个基础网格和44个专属网格。

      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

      近年来,长安区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全区上下总动员,着力构建“1234”新格局,先后获得全国创新百强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等荣誉。

      “长安区山水相依、城乡相融、田塬相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王鹏表示。

      接下来,长安区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科学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和管护水平,让美丽村庄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

     

      “同时,我们将持续深化‘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按照‘一街一博士、一村一硕士’责任驻村工作机制,组织‘校、地、企、村、社’各方力量,打造乡村聚落集中连片发展示范区,以点带面带动全区乡村建设行动。”王鹏说。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金融助力现代农业企业交流对接会在长安举行
    • 下一篇:18日23时起,西安高风险区有调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