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长安烟火巷(闫群)

    作者:闫群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7日 点击数:

     

      转眼间,在长安生活已二十余年。

      韦曲,这个从汉唐走来的幸福南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位于长安区北部。据《长安县地名志》记载,韦曲得名于西汉,汉武帝时期丞相韦贤最初在韦曲居住。

      一个城市最能感受到四季更迭的,一定是集市,而最能勾起人味觉回忆的就是集市里的美食。包容又低调的韦曲老街,有着独特的市井风情,除了各种美食,从瓜果蔬菜、日常用品、衣帽鞋服到婚嫁殡葬、缝补修理一应俱全,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百货大街”。街周边还有城中村、学校、医院、超市等,市井生活和文化融为一体,处处彰显着朴素的关中风情。韦曲老街是一条狭长的南北主路,大约一公里左右;放眼望去,各种美食和小吃铺子在热闹中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

      听老人说,韦曲老街曾是长安区的商贸中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月农历逢一、四、七、九日为老街集日,上半天结束,故又称“露水集”,方圆数十里的群众都要到这里购买农副产品。每年腊月近年关,以及农历三月三、十月一“古会”时,这里的商品交易更为活跃,购销两旺。每当逢集或过会,乡亲们天不亮就携自己的特产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老街。各大秦腔剧团、木偶戏、皮影戏班子常受邀前来助兴,连演数天,引得城乡戏迷蜂拥而至,整条街被围拢得水泄不通。

      上世纪90年代初,老街经过修整、拓宽,商贸活动逐渐复苏。在老街中段西口连接东文化街处,竖立起一座高大雄伟的牌楼,它双面水泥彩绘,顶部两侧飞檐翘角,西面彩绘正中上方有书法家吴三大所写“怡悦坊”三个大字,东面有“龙凤呈祥”四字楷书,行人、车辆皆从大牌楼下通行。这应该是长安区最有年代感的牌楼之一。

      从“怡悦坊”牌楼进入韦曲老街,向北为“小吃一条街”,向南则是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和一些服装小店。有人说,来长安韦曲老街,至少需要一个256G的胃。当然这是玩笑,但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每一个来韦曲老街的“吃货”,都恨自己眼大肚小,最后总是怀着遗憾“吃不了兜着走”。孜卷菜团麦饭、蜜枣热粽子、油茶麻花、豆腐泡馍、鸡蛋灌饼、麻酱酿皮子、陕北杂肝汤、现炸酥麻花等特色小吃,摆满了各家门店内外,家家食客盈门。斜对着“怡悦坊”牌楼,巷口路东南有一高台,就是久负盛名的“孙茂海葱花饼”店。这可是长安的头牌小吃,每天清晨天不亮就见许多人排队买饼。据说这个店开了四十多年,葱花饼用传统工艺,先烤后煎,最后再在炭火上烘烤,热锅盖揭起,伴着乳白色蒸汽,一股葱香味瞬间弥漫整个老街,外酥里嫩的焦黄诱惑,让人垂涎三尺。

      每次走进巷子口,总被一个奇特的叫卖声吸引驻足。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约莫六十岁左右的光头老汉,推着一辆挂有“光头热豆腐”牌匾的三轮车,车上是两大盆才出锅、冒着热气的豆腐。他一边拖着长腔高声叫卖“热豆腐哩”,一边时不时用肩上的毛巾擦额头的汗。那样子,像极了儿时乡村那些游街串巷的贩商。他的豆腐总是供不应求。白嫩的豆腐上,浇满自家秘制的辣酱和料汁,吃到嘴里筋韧爽滑,豆香浓郁,香辣过瘾。

      在韦曲老街附近居住,最大的感触就是生活便利,而且成本低。无论大清早,还是中午或是下午、晚上,韦曲老街都是人声鼎沸,热闹极了。 大人们手中拎的袋子都满满当当,小孩们穿梭于街巷嬉戏打闹,老人们则三五成群结伴闲逛。瓜果菜蔬成堆,有的还挂着露水、粘着泥土。大部分都是周边的菜农、果农自产自销,所以价格低廉。我是一个不喜欢下厨的“吃货”,住在韦曲老街再好不过。从五花八门的早餐到各式面食、炒菜、小吃、糕点,一应俱全。我和儿子最喜欢夜晚的老街。华灯初上,当整个小城沉浸在夜的静谧时,韦曲老街的热闹才拉开序幕。各种烧烤、涮锅、地方美食,在夜间才出摊,整条街到处镶嵌着流动摊贩的车子。煎、炸、炒、熘、焖、蒸、卤、烩、炝……似乎要把中国二十四烹饪技法轮番上演。从巷子南头走到北头,空气中氤氲着各种美食的香味,令人目不暇接,垂涎三尺……

      炒凉皮和炒凉粉,是我的最爱。炒凉皮的味道有酸辣、五香、麻辣、糖醋、鱼香、咖喱等,还可以加鸡蛋、蟹棒、饼丝、火腿肠等。炒好的凉皮筋软香辣,味美价廉。每次从那家炒凉粉店门口经过,那个叫张义绒的老大娘都会热情地招呼我:“女子!来碗炒粉,两多一少!”她说的“两多一少”,是指蒜苗、辣椒丝多,米饭粒少。大娘总是一边热情招呼每位食客,一边麻溜地翻炒着凉粉。对一些常客,她还能记清各人的饮食喜好,这点难能可贵。

      更稀罕的是,一次家里卫生间的门锁坏了,寻遍长安城都没找到同款或类似的锁具。正当我一筹莫展、准备换门时,一路过的年长者说韦曲老街五金店的老物件不少,让我去碰碰运气。当老板从阁楼里翻箱倒柜半个多小时后,一把一模一样的锁具出现在我的面前。他说:“女子,你运气真好,这是我十几年前进的一批货,只剩下这一把了!”当时,我惊喜之情不亚于中了彩票,转头又暗想他定会狠狠宰我一笔。结果老板说:“这个本来要30元,最后一个了,你给25元吧!”看看,老长安人多么淳朴啊!

      周末,老街更是摩肩接踵。“磨剪子”、“吹糖人”、“耍货子”,各种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巷子尽头处,现磨芝麻香油和压榨菜籽油的店铺前队伍排成了长龙,老远就能闻到浓郁的油香味。各种水产店,修理拉锁配钥匙的工匠、挑剃头担子的理发师,以及路边卖干货或老黄历的大娘……眼前的一切,像极了儿时牵着大人手去赶集的场景,瞬间勾起我浓浓的乡愁。

      一条老街,一段历史,几代人的记忆。当生活脱掉华丽的外衣,不过就是衣食住行。一年四季,循环往复,人世的炽热与浓烈,就藏在这浓浓的人间烟火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最后一片土地(柏维龙)
    • 下一篇:散文:那一汪清灵灵的水呦(田丽娜)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