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长安 绘就高质量发展精彩画卷

    作者:高乐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6日 点击数:

            ● 2022年9月16日,长安迎来撤县设区二十年。

      ● 20年弹指一瞬。如今的长安,经济发展不断提质,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一座城区繁华、农村繁荣的现代化画卷徐徐展开。

      ● 20年,一个个乡村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老村变“唐村”、非遗市集、“稻虾共生”等,绘就一幅花园乡村新画卷。

      ● 20年,一条条公路四通八达,有智慧公路、有“颜值”担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持续提高,地铁、公交往来顺畅,市民出行舒适便利。

      ● 20年,一栋栋教学楼拔地而起,长安人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学校硬件更完善,师强校美的长安教育,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点赞。

      ● 20年,一座座公园水清岸绿,生态美成为长安人的幸福底色,“智慧大脑”保护站守护秦岭,一个个美丽的公园、清澈的河流、三河一山绿道和驿站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

      ● 20年,一项项民生福祉不断释放,百姓脸上的笑容带了更多惬意……

      ● 长安,在建设西部强区的路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经济

      地区生产总值 增速在西部经济总量前20区中排名第二

      2022年上半年,长安区荣获全国创新百强区称号、长安大道作为全省唯一入选线路,荣获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称号、中国作家“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授牌仪式、全省“三夏”工作现场推进会、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万千行动”启动仪式等现场会在长安召开……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殊为艰辛。

      长安区全力稳经济,稳中求进,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634.85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全市3.6个百分点,位列全市13区县第二,增速在西部经济总量前20区中排名第二。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高于全省6.9个百分点、全市4.5个百分点,排名全市13区县第三。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64%,排名全市13区县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94 元,同比增长4.1%,排名全市13区县第二。

      长安区进中显优,引入中油北斗西北区域总部等大项目、好项目;签订洋天科技工业园等4个园区项目,引导签约企业56家;在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中,连续两次名列产业结构多元区第2名。

      优中赋能,秦创原长安平台建设有力推进,长安大学城在全市“一总两带”中“金扁担”和“白菜心”作用日益凸显;区地融合不断深入,与曲江新区协同共建少陵塬文旅融合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同时,大力实施打造秦创原长安窗口等“六个一”工程,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重点培育产业链“成长型”“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中小企业,努力让科技“创新花”结出丰硕“发展果”。

      产业发展脚步从不停歇。长安区紧盯产业发展增动能,聚力打造西沣路沿线7个工业园区,洋天科技产业园、融讯智能制造港、诚顺科创电子产业园加快建设,签约入园企业56家。实施“五上企业”倍增计划,新增“五上企业”10家。

      交通

      城市“动脉” 路网四通八达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串联着人们的生活,带动着一个区域的发展。撤县设区20年,长安区勇破交通体系之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旭日初升,迎着巍峨秦岭,辽阔的长安大道如长虹卧波;四通八达,长安马力全开,路网如织加速建设;地铁2号线南延段、15号线建设热火朝天。

      “现在出行方便多了,公交换乘地铁早上省了半个小时时间。”家住西长安街的市民曹先生说,地铁2号线开通前,自己每天需要乘坐公交车,光上班就得一个多小时。现在家门口就有了地铁,出行更加便利。

      长安区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科学编制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持续完善“七横十二纵”路网体系,全力保障外环高速、地铁2 号线南延伸段等重大工程建设,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做优产业空间布局。

      同时,推动城市保护、修复、提升与有机更新协 调发展,加快实施郭杜南、北街等改造项目,加快推进水磨村等10个安置项目,强力推进地铁15号线沿线区域城市更新,精益求精建城乡、促融合。

      生态

      绿水青山 随手拍出“大片”

      初秋时节,凉风习习,长安中央公园里,70岁的吴桂芳老人正在河边散步,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岸边,白色水鸟悠闲地梳理着羽毛。

      自小在长安区长大,吴桂芳却已记不起有多少年没看到清澈的皂河水了。而如今,水清岸绿的皂河终于“回来”了,并且成为居民的亲水公园。

      从污水渠到水清岸绿、从消失的“暗河”到网红公园, 人们关于皂河的美好记忆将从这条生态河重新开始,巨型玻璃鱼池、大型音乐喷泉、水清岸绿、亲子乐园……这些造就了公园超高人气,成为市民打卡的休闲胜地。

      长安公园、长安中央公园、樊川公园、三河一山绿道……一个个生态绿肺如同长安的明珠一般,被水清岸绿的河流串联,使绿色成为长安最动人的底色、最温暖的亮色。

      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长安区牢记“国之大者”,持续推进智慧管控升级,逐步建立“1+3+7”三级联动指挥管理体系,积极参与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努力实现全覆盖、立体化、智慧化管控。

      大气移动精准检测车、这些空气“侦察兵”的上岗,加之“人努力”,共同用心呵护蓝天白云,坚持 “减煤、控源、管车、降尘、禁烧”综合施策,2021年,长安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43天以上。

      如今,在长安,漫步环山路,举头巍巍秦岭、蓝天白云;行走公园、绿道水边,水清岸绿,波光粼粼,随手一拍,便是“大片”……这一幅幅生态美景,是长安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昔日“蓝天白云常相伴,绿水青山入画来”美好愿景如今已经变为现实。

      民生

      倾力投入 兑现庄严承诺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民生无小事。长安区致力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重教育一直是长安的传统。尤其是撤县设区后,长安区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重教氛围,教育实力全面增强,好学校如雨后春笋,一时间,百舸争流。

      近年来,长安区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把好学校建在百姓家门口,如今一栋栋全新的校舍拔地而起,整洁宽敞的环境,健全的教育教学设施,一所所新改扩建的崭新现代化学校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让大伙儿感慨:“再也不用羡慕别人的好学校了。”

      长安区坚持教育优先。今年以来,完成西北大学附属学校等11所学校及幼儿园改扩建,新增学位1350个。输出长安一中教育管理模式,采取骨干教师 交流、管理团队派驻、“一长多校”“委托管理”等方式,提升优质资源辐射范围,让更多学生共享家门口的名校资源。

      同时,稳住就业底盘,加大劳动监察检查力度,最大限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利。开展多类型线上、线下招聘会,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 7800 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长安区全力建设健康长安,加快区综合医学检验中心建设,确保市中医医院南院区年底完工。

      此外,配合市安居集团加快滦镇示范镇、文苑南路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完成8000套目标任务。构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做好基本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办好年度十大惠民实事,兑现对市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乡村

      花园乡村 铺就幸福底色

      蝴蝶兰从长安“飞”向全国、老村变身诗意打卡地、稻虾共生成为生态新景、繁忙的物流园区……如今,一幅幅新变化、新形象的乡村振兴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在黄良花卉产业基地的秦北世纪花园中心,苗床上一排排各色各样的蝴蝶兰竞相开放。每年60多个品种的蝴蝶兰从这里“飞”往全国,小小的花朵里藏着美丽经济。长安已经引入40多家花卉企业,“长安花卉”这一品牌,获得省级认定品牌升级赋能美丽产业。

      在清北村稻虾共养基地,远山和青青的水稻相互辉映,孟建朝师傅打捞出一网澳洲淡水龙虾活蹦乱跳,一派生机勃勃的稻虾共生的生态种植养殖美好图景,而基地里生产的水稻、龙虾、蔬菜等绿色农产品直上村内民宿、农家乐餐桌。

      绿树、土墙、灰瓦……走进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唐村,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曾经废弃的小院,成了别具风情的乡村民宿;露营营地、特色小店、乡村图书馆,古村落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长安区引入社会力量,在古村落修复保护的基础上,将废弃荒村打造成了都市人心中的“桃花园”。

      小峪口非遗乡集市是长安区首次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市”概念,在这里关中脸谱、唐流彩、木兰摇织布、古琴技艺等多种传统非遗技艺,成为集合非遗、文创、特产、旅游、体验、住宿于一体的长安旅游新生态链。

      在引镇现代物流园区的普洛斯物流园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员在仓库里有的分拣,有的开着红色运输车来回忙碌……这里成为西安南部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基本达到自动化。

      稻田音乐会、雅致民宿、绿树环绕、还通上了天然气……这是长安区打造花园乡村的成绩单,一个个美丽的村子从无人问津变成了炙手可热的乡村旅游网红村庄。

      来到长安,如同穿行在风景旅游片中,各具特色的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提升。彰显长安发展活力,乡村振兴的成绩单愈发亮眼。

      站在新的时间坐标轴上,回头寻迹,长安发展道路上走出了不一样的风景;纵观当下,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丽蓝图正徐徐展开,长安区将加快建设西部强区,奋力谱写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 高乐 图/ 王健 郝钟毓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西安长安区统筹推进“四源共治”
    • 下一篇:西安市长安法院开庭审理西安市首例危险作…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