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长安区将走符合实际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作者:高乐 实习生郗婕妤 来源:西安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4日 点击数:

    近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刊发了《西安长安区这六座古城门楼依然挺立传承 一方村落文化 守护一方水土一方人》一稿后,新华社客户端、新浪网等新媒体纷纷转载,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长安区将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

    7月11日,在长安区委常委会上,区委主要领导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保护文物的科学理念,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代、保护与利用、传统与创新、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用起来。

    长安区文物遗存丰厚,历史文化璀璨,如何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记者采访了长安区文物保护工作部分从业者和村组干部,听听他们怎么说。

    长安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左明新说:“长安古城楼是长安乡村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是见证‘留住乡愁’不可多得的历史遗存。如今,古城楼在长安已所剩不多,这篇文章无疑会对长安古城楼起到很好的宣传和保护作用,同时为也长安留存下了一笔宝贵的地方史志资料。”

    长安区文物局文物科科长陶弘历表示,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作为文物管理部门,我们将通过对传统古村落古遗迹的保护发掘,让传统建筑、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得到更好传承,让村民和古遗迹共同发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长安区子午街道南豆角村党支部书记李徐宁说:“我们村地处子午古道,不仅有这两个古城门楼,还有千年侧柏、石头爷等更多古老遗存。”据介绍,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迹,村上对城门楼进行了修缮加固。南豆角村的城门楼已被列入西安市优秀近现代建筑第一批保护名录。

    下一步,南豆角村继续将保护传承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通过发展民宿旅游业,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吸引更多游客来村里休闲旅游,不断挖掘村落文化,带动村庄经济发展。

    西安游客刘萍是一位登山爱好者。她说,“我喜欢爬山,经常和朋友从南豆角村进入子午峪,每次路过都要到城门楼来歇歇脚,这两老城门楼是村庄文明的见证,也是一段历史的传承,希望村上能保护利用好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古建筑,与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城乡风貌有机结合,让它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走出一条符合长安实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据了解,长安是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三朝的京畿之地,被誉为“神州首邑”,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十分丰富。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长安区普查出文物点1049处,包含子目1348处,新发现文物点891处。其中,新石器时代、西周时期、秦汉时期及隋唐时期古遗址104处,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及明清古墓葬群181处,古建筑146处,石刻16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陕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4处。长安博物馆、长安民居博物馆、杜甫纪念馆馆藏文物共计3400多件(组)。

    近年来,长安区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传承力度,做好文化传承创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努力走出一条符合长安实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目前,长安区已先后完成兴教寺塔、二龙塔、天池寺塔、长安圣寿寺塔、南豆角村城门楼保护维修工作。今年对温国寺大殿保护维修正在进行,兴教寺塔安防提升改造、香积寺善导塔安防工程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分区赛——“云上”跳绳赛等你来
    • 下一篇: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 签约暨启动仪式…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