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追寻诗圣杜甫的生活愿景和梦想

    作者:杨明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3日 点击数:

    杜甫纪念馆一隅 记者 谢伟 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4月26日启动的“千年一城韵,半部全唐诗——西安唐诗总动员”正在火热进行中,毫无悬念,在西安生活了十年之久的诗圣杜甫被举荐的诗句很多,他也成了“最忙”的人之一。

      既然杜甫如此之忙,那就驱车数十里去看看他老人家。

      5月11日一大早,风和日丽,记者一行数人来到长安区樊川杜甫纪念馆,走进这位“少陵野老”的诗歌世界中。

      杜甫纪念馆集研学、研究、文旅等为一体,背倚少陵原,面对樊川水;北临长安城,南望终南山;地势高畅,可登临远眺。纪念馆内花木茂盛、环境幽雅,殿阁错落有致,古树苍劲挺拔,一座坐北面南的杜甫塑像,庄严肃穆,神色凝重,似乎是因回不了长安而遗憾“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似乎是怀念曾居住过十年的家园“故里樊川菊、登高素浐源”,似乎又是追忆着“杜陵斜晚照,潏水带寒淤”如诗如画田园景色。

      说起杜甫的人生经历,唐诗与杜甫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铜瑞如数家珍。杜甫(712年至770年),字子美,祖籍京兆杜陵,生于河南巩县的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七岁开始吟诗,十五岁跻身诗坛,二十岁开始漫游,结交天下英豪。天宝五载(746年),三十五岁的杜甫踌躇满志,来到长安。次年参加了制举,却不幸落榜。此后屡次向王公献诗,向玄宗献赋,均求仕无门,生活也陷入困顿之中。后来他移居杜陵附近的少陵原畔,因而自称“少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在长安度过了人生旅途中黄金的十年也,也是创作生命力最旺盛的十年,可以说长安成就了诗人,他以如椽诗笔写史,以精美的诗篇记录下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诗圣。

      唐诗与杜甫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铜瑞告诉记者,“安史之乱”成为杜甫一生的伤痛,杜甫目睹了山河的残破与社会的动荡,写出了《春望》《哀江头》《北征》和《三吏》《三别》等具有诗史性质的名篇,乾元二年(759年)弃官西行,再也没有回到长安,十一年后,客死他乡。

      长安没有忘记这位伟大的诗人,杜甫纪念馆讲解员李莉介绍,明嘉靖五年(1526年),长安人张治道有感于诗人杜甫无祠可供祭祀而倍受冷落的状况,倡导地方人士出资,在少陵原畔修建了一座杜公祠。据史料记载,杜公祠曾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和四十一年(1702年)经历过三次修缮,乾隆末年毁于火灾。嘉庆九年(1804年),经一些读书人倡议,在今天的地址上重建了杜公祠。此后的一百多年中,杜公祠曾经多次修缮,1956年被定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铜瑞说,杜甫诗歌始终渗透和流淌着这样一种精神内核和文化情怀,它就是人民的家国情怀,人民的对美好生活强烈渴求的愿景和梦想。

      如今,诗人的梦想已在长安区实现。近年来长安区坚持城市公园化、乡村花园化的发展模式,紧紧围绕长安文化自信的三张名片:秦岭文化、柳青精神、大学城文化,全面开展挖掘、保护、传承、发扬相关工作;以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不断健全旅游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旅游公共设施配套,推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市场繁荣有序发展;长安文旅各项发展指标全面恢复性增长,2021年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4%,恢复至2019年七成左右。

      《人民日报》分两次刊登了长安区农家乐整治工作,长安唐村农文旅融合项目入选《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是陕西省唯一入选项目;五台街道石砭峪新村入选“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一个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农文旅融合,不断探索新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新长安屹立在古老的关中大地上。

      记者 杨明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终南山凤凰书院读书创作基地揭牌
    • 下一篇:《秦岭》2022年长安特刊首发座谈会隆重召开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