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民俗>> 七夕专题>>正文内容

    七夕节根本就不是什么情人节

    作者:搜狐 来源:搜狐网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08日 点击数:

     

     

    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七夕,不少人都习惯将这个节日称为“中国情人节”。但民俗专家表示,七夕节不是“中国情人节”而是“中国爱情节”。

    A、七夕不是“中国情人节” 寓意指婚后忠贞爱情

    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说,七夕节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按照民间传说,牛郎和织女都是“已婚人士”,而且还有了孩子,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一种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这是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两种感情。

    他认为,将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其实是不自觉地将它和西方的情人节对立起来,这是没有道理的。

    另外,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七夕节列入最重要的六大传统节日。

     “曝衣”“赏夜”好时节

    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当晚赏夜别有风情。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省民俗专家聂元龙表示,汉代周处《风土记》记载,7月7日若能看到天河中有“奕奕白气”或“光耀五色”,便是吉祥的征兆。在山西和顺县等地,当地村民至今仍习惯于在七夕当天相约来到当地的天河池畔观赏夜景。

    除此之外,七夕正值盛夏,中国民间还流传有在这一天晾晒衣物的习俗。据汉代崔寔(音实)《四月民令》和南北朝殷芸《小说》记载,7月7日是民间晒衣的日子,后几经演变,逐渐形成了晒衣、晒书、穿七孔针、以瓜果祭牵牛星和织女星等习俗。

    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

    关于牛郎织女故事发源地有五种说法。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介绍,民俗学家们对这个故事的发源地一般有四种说法,一是“陕说”,陕西省兴平市被认为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区;二是“晋说”,在山西省和顺县内有南天池和牛郎峪村,所以有学者认为这里是牛郎织女的“老家”;三是“鲁说”,民间有云“天上银河,地下沂河”,故有人认为,牛郎织女传说发轫于山东省沂源县;四是“豫说”,在河南省南阳市有一个牛郎村,在其附近的史洼村又被称为织女村,而村头的小桥更被当地人看作是牛郎织女约会的地方;五是“吉说”,在吉林长白山天池北端发源的乘槎河,又名“天河”,而河边还有渡口名为“牛郎渡”,此外在河东岸还有一座金梭峰,它形似织布梭子,被人们看作是织女的象征。

    B、专家建议将七夕定为夫妻节

    流传广泛的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理想。它通过牛郎与织女结合又离散,只能每年“七夕”相会的情节,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关系及其所造成的婚姻悲剧。针对目前一些人提出将“七夕”打造成中国“情人节”的说法,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陕西师大文学院傅功振教授倡议,根据“七夕”的渊源、内涵以及现实意义,将其定为“夫妻节”更为准确。

    长安区斗门街办汉朝皇家园林昆明池畔原址,坐落着“石婆”、“石爷”像,早已被确认是西汉时雕刻的牛郎、织女石像,石婆、石爷庙成为牛郎织女传说的载体。伴随着这一传说的逐渐形成、对牛郎织女民间信仰的建立,我国也逐渐确立了七夕乞巧的风俗。相传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每年此时,从古传承至今的斗门石婆庙大型庙会一般要持续三至五天,香客以周边村民居多,远至甘肃、山西、河南等省,高峰时每日多达数万人。敲锣打鼓、扭秧歌、耍社火,非常热闹。同时,人们向牛郎织女两星为男孩祈求聪明,为女孩祈求手巧,后逐渐演变成祈富、祈寿、祈子等多种内涵,反映出农耕时代的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牛郎织女夫妻恩爱、不畏惧天阻人隔,构建幸福家庭,追求美满生活,人们世代祭祀他们,实质就是这种精神的传承。

    目前,有人提议将“七夕”和“乞巧节”确定为中国的情人节,傅功振教授认为此提法不妥,容易造成概念和观念上的混乱。首先,情人节是西方的节日,它是在强权政治下,青年男女相爱欲举行婚礼而不得,有牧师私下为其举行婚礼,人们为纪念他而确定的节日,从内容上讲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其次,我国七夕节是农耕文化的产物,而西方情人节是宗教文化的产物。七夕节直接推动了农耕文化的建设,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情人节推动的是西方宗教文化建设,体现的是自由相爱而终成眷属。第三,我国婚姻爱情多建立在责任的基础上,西方的爱情婚姻多建立在情爱的基础上,其婚姻爱情和爱情婚姻两者有着质的不同。他提出将七夕确定为“夫妻节”更为确切。

    傅功振说,把农历七月初七确定为“夫妻节”,对推动家庭和睦,澄清婚姻爱情观念,建立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七夕节是唯一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传统节日
    • 下一篇:七夕节是已婚男女的“爱情节”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