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长安区:农旅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作者:马莹 来源:西安网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6日 点击数:

    “趁着最近好天气,抓紧除草除虫,再有一个来月头茬龙须菜就能采摘上市咧。”鸣犊街道黎明村的村民崔聪欣喜地说。在位于终南山下、崔聪家庭农场,一栋栋设施大棚整齐排开,棚内绿油油的龙须菜枝繁叶茂,长势喜人。

      崔聪一大早就进了大棚,挨个给刚发新叶的龙须菜苗喷淋水肥。崔聪家庭农场以龙须菜种植为主打产品,70多亩60多栋大棚龙须菜,1个棚年产量6000斤,产值近3万元。龙须菜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产量高、市场畅销,种植龙须菜也让崔聪走上致富路。

      与崔聪家庭农场紧邻的艾草种植园也是一番忙碌景象。初春刚刚栽种下的根茎,饱吸雨露破土而出,叶芽片片展露生机。“现在地墒好、温度适中,枝芽发得也快,成活率高,再有些日子就能显行了!”正在垄间除草的齐云峰、惠胜义看着精心呵护的“宝贝”说。

      艾草具有极高医用价值,种植艾草是农村新兴产业,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齐云峰瞄准艾草产业,与长期从事蔬菜种植的乡党惠胜义互补联合,调整产业结构,从多年的设施农业种菜种瓜转型发展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艾草,先行试点12亩。

      “咱们这里地肥土沃,适合艾草生长,一年可收三到四茬。”惠胜义讲着转型种植的想法,算着经济账。艾草亩均收入4000元,一次性栽种,好管理、耐储存,深加工后还能开发出艾绒、艾条、精油、自贴、洗护等系列医用保健日用产品等,市场前景广阔。

      好塬好水好光景,在黎明村不仅有大棚蔬菜种植,水产养殖业也是一大特色。村民齐军峰利用清水河沟道的河滩地,发展水产养殖,草、鲢、鲫、鲤等品种俱全,5亩地池塘年产鲜鱼两万多斤,成为当地知名的养鱼大户。在销售渠道方面,齐军峰更是把养鱼和旅游增收结合起来,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把塬美、水秀、鱼肥、菜香带给周边群众,推动了河滩渔业持续发展,繁荣了一方农业经济。

      乘风好去,塬畔新机。鸣犊街道梳理本地乡村振兴的资源潜力,统筹全局,精准施策,将以鸣犊农业产业示范镇建设为平台,用足用活塬坡沟坎、土窑旧址、河滩地等“美丽”资源、“原生态”元素,实施“鱼稻共生”生态种养,打造窑洞民宿集群,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通过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推动长安乡村迈上振兴之路。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积极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 下一篇:西安市一季度市级重点项目观摩团走进长安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