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琢>>正文内容

    散文:晨鸟(王琢)

    作者:王琢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7日 点击数:
     
     
    春分那天凌晨六点,我照例为客户送牛奶。
     
    天,黑漆漆的。行走在路上,我开着车灯。走进一客户庭院,刚弯腰在庭房门前小桌上放好牛奶,一道微红光芒划破黑暗,赯红庭院。我还以为是客户家里新装了监控,心内正在好奇:“这家人监控灯光好,红外线轻微红火,红满庭院,红明道路,还不刺眼,谁到门前都能抓拍个清楚。”就在我抬头四下寻找光亮来源时,“轰隆隆”微声突起。一阵冷风吹过,我心微微颤抖:“不是监控灯,是老天闪电打雷。要下雨了,我需早点跑路。”
     
    我拧身迈步,走出庭院,赶紧骑车向前奔去。
    我骑的是电动三轮车,车没有棚,坐在座位上明显感到冷风扑面。刚到一客户门前,灯光下的路面,已见星点潮湿,“天开始下雨了”。我心这样想着,并发朋友圈把这一消息告诉给更多的人。
     
    村巷水泥路面湿湿的,人走在路上脚底打滑。晨曦要锻炼身体的人加快脚步,向家里返回。树丛中鸣叫的鸟儿和着滴嗒嗒嗒的声响在对行走的人欢喜地说:“下雨了,下雨了。”
     
    早起,我外出没带雨衣,这会儿上身衣袖在过往车灯的照射下,泛着亮光。扶车把的手,戴着手套,此刻双手已感冰凉,身体也在打颤。冷,是此时最想喊出的词。然村巷寂静,冷,又能有谁听到呢!
     
    春分,白昼黑夜平分,温热冰冷交替,昼夜平分时间温差却较大。早上出门我穿的的确少了点,这会儿打雷闪电,更加剧了我生冷嗖嗖的感觉。
     
    要出门的人,这会儿已撑开了雨伞,还有的人穿上了雨衣。我没有雨具,就卷缩在一人家房檐下躲雨。
     
    惠先生还是锃火,骑着两轮摩托疾速飞跑。
     
    “你不冷吗?车骑了个快!”我见到他热情打招呼。
     
    “快送快完快回家。”他答,但并没有停下脚步。
     
    惠先生家就在镇上,距离此村子不远,骑摩托车几分钟就可回家。他骑车快,是速战速决,送完奶回家就无需再有考虑。惠先生家的养着十多只羊,这会儿也在给客户家送着羊奶呢。
     
    小杨真是小伙家,骑着小电动三轮车,如同春燕在找搭窝之地,这家门口停停,那家门口串串。
     
    小杨家养的牛多,产的牛奶也多,送的客户也多。听说养有十头奶牛,所产牛奶全靠他和妻子配送给附近村庄里的人。小杨送的客户多,妻子送的客户少。
     
    “男子汉要懂得为妻分担”,是小杨常在人面前说的话。
     
    小杨开朗,有舒缓时间喜欢给人讲他追求妻的故事。
     
    那年,中学毕业,闲暇无聊的他去姑家串门。路过一人家门口,看见一女娃在庭院洗衣服。模样俊俏,心起邪窍。小杨三天两晌往他姑家跑,瞅准机会就去女娃家观看女娃在干啥。
     
    小杨他姑和女娃在一个村,小杨去姑家次数勤了,爹妈看出了门道,就请求他姑把女娃介绍给了小杨。
     
    真是缘分天注定。小杨他姑把小杨给女娃家一提说,女娃父母和女娃都没意见。现在,小杨年龄不大,可他已经在张罗自己要当阿公了呢。
     
    小杨急性子,做事、说话一个风格。娶妻早,生子早,当阿公也早,早起送奶更早。他每天“突突”起三轮电动车就没个停点,村人都管叫他“突突驴”。小杨骑车送牛奶,在不宽的街道一会儿是东家,一会儿又是西家。有时候连车都不下,站在车座边,使劲一扔,牛奶就准准地落在客户的窗台上。小杨再坐回座位,开车向前。
     
    小杨的牛奶是用专制塑料袋包装的,扔在窗台上也没事。小杨曾骄傲地对我说:“咱这塑料袋包装结实的太,扔他二里路都不会烂(破)。不想你那玻璃瓶,脆,需十分小心,每送一瓶都要下车。”
     
    小杨小我十多岁,年轻轻地就张罗要做阿公了,我为他祝福。
     
    这会儿雨下的滴溜滴溜的,小杨“突突”的速度更快了。快的连我叫他歇歇躲雨的喊话都不回。
     
    田师傅令人感动,身患疾病,留下后遗症。右手左脚活动不便,可他仍用左手握着电动三轮车的右手把,开着电动三轮车一拐一瘸地为客户送牛奶。七十多岁的人,天天天不亮就送奶到客户门上。现在雨下的挺大,也不找个地方躲躲,仍旧一拐一瘸地给客户送奶。
     
    人不亲行亲。我实在不忍心田师傅在雨中艰难行进,就冲他喊道:“老者,避避雨吧,等雨小了再送。”
     
    田师傅向我摆摆手轻声说道:“有俩小娃六点二十准时喝奶,送了这两户再看天气。春雨不同秋雨,细小金贵,淋几点没有啥麻达。”
     
    小小一个街巷,送牛奶羊奶的人,一早就好几个。看着他们不顾己,只顾客户,拼搏前行的行动,站在房檐下的我再也呆不住了。在他们克己为人的精神感召下,我也骑着车冲进雨中。
     
    从两千年起,我们《华商报》发行配送队伍,除每日为客户配送报纸外,也兼为客户兼送牛奶。乡村工作启动迟缓,2002年我才在摩托车车后带着奶框,把一瓶一瓶瓶装牛奶,配送到客户手中。
     
    乡村有农户散养奶牛,有养牛户为农户送牛奶,也有养羊户为人送羊奶。他们装牛奶羊奶使用的瓶子,是医用葡萄糖瓶,500ml装。一斤装满瓶,半斤装半瓶。我们《华商报》配送员配送的牛奶是专用瓶。玻璃专制,每瓶210ml或200ml。记得最撼人心的话语,是喝过《华商报》发行员配送的牛奶的群众议论:“这个瓶装牛奶好,干净、卫生、营养,还杀了菌,人喝着放心。它在农村的出现,会和‘知青下乡’一样,带给农村牛奶配送新变化。”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乡村人配送牛奶羊奶就使用起了塑料袋。这塑料袋是专制的,有喷写豆浆袋的,有喷写牛奶袋的。跟医用葡萄糖瓶比确实让人放心了许多,安全了许多。医用葡萄糖瓶,是病人打点滴完后弃用的瓶子。瓶内药物残留,乡村人用水蒸煮一下就可以完全消除吗?人人心中打问号,配送奶的人也不敢打保票。
     
    “知青下乡”,乡村磨炼了知青意志,知青也改变了乡村风气,讲卫生爱干净成为时尚。有阅历的乡村人就拿“知青下乡”和《华商报》配送员配送的牛奶工作做了比较。只可惜,《华商报》配送员配送的牛奶价格,让许多乡村人爱它不起。起初每瓶一块二毛五,后来调价一块五,一块七、一块八,二块五,三块,三块五,三块八,四块,现在竟达四块五一瓶。200ml,210ml四块五一瓶,许多乡村人都在喊:“招架不住,承受不起”。“这两年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弄得人没有了收入,《华商报》配送的牛奶啊,乡村人实实爱你却步!”
     
    眼目之下,我骑着车,行走在雨中,车是轻松的,心是沉重的。
     
    如何消灭城乡差别,提升乡村经济呢?党中央已做出指示——乡村振兴,并在今年一号文件中强调,“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一体承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议事协调的职责。带动农民就业增值,欢迎工商资本到乡村投资兴业,发挥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一起干、一起赚,形成产业链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社会化服务,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只有乡村富起来,乡村人才会重新爱起《华商报》配送牛奶的。我们《华商报》配送人员只管向前,向前,再向前……
     
    路两边树林里的鸟,不知道是在论雨还是在看雨,躲在树林里,叽叽喳喳,没完没了。天没亮透,我也看不见他们,只管骑着车,冒着细雨继续向下个村庄奔去……
     
    王  琢
     
    2022年3月26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我在村口卖豆腐(王琢)
    • 下一篇:散文:拥堵的村口(王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