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散文:骑车记(杨广虎)

    作者:杨广虎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9日 点击数:

     

    站在窗前,长安街上一片安静,往日的喧嚣,拥挤的车辆突然间不见了,让我一时恍如梦中,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城市按下了“暂停键”。没有了往日的车水马龙,没有了刺鼻的汽油味……冬日的阳光也显得亮堂了许多,雾霾的天气悄然而去。

    我突然想到,一个人骑上自行车,行走于大地。一个人,十几天居住于高高在上的大楼,犹如一株没有根的树,离开泥土,走起路来会飘飘然,根基不稳。

    记得,我学骑车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自行车是黑色的二八,有三角大梁。我小学五年级,十一二岁了,身高1米4左右,人家的小孩八九岁就能一脚蹬车,一脚穿过三角梁,蹬不了一圈,半圈半圈往复运动,向前骑行,骄傲的身影让人羡慕。我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才买的自行车,那时候家里比较穷,村里搞建筑副业的人很多,靠吃苦挣钱。父亲也学起了瓦工,起早贪黑,勤俭节约,一分钱一分钱积攒,才下狠心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便于他去宝鸡骑车挣钱。当然,后来还陆续买了缝纫机、手表,但就是没有买过收录机,嫌吵,“三转一响”差了一样。

    我学骑自行车,就在自家的麦场里,父亲用双手在后面拉着“沟座”,怕车倒把人摔了。我呢,腿长,直接把双腿支在自行车两边,用力一蹬,坐上车子,往前骑。刚开始,有力气无胆量,老怕摔倒,越是这样,越要摔倒。父亲告诉我,不要看脚下,要看车头,要向前面看,不要管车子。慢慢地,能绕着场子转圈了,车子倒了也能拿双腿夹住。自己逐渐懂了,只要把自行车稳住,眼朝前看,就不会摔倒。“风物常宜放眼量”么,这个道理在生活中无刻不在。

    小学就在我家隔壁,走路不到五分钟。父亲教我学骑车的原因,主要是等上了桥镇初中,离家三四里地,骑车方便些。后来,上了初中,也没骑几次。主要是因为学校门前是三四百米的上坡,六七十度,蹬起车来费劲,只能推着。虽说回来时不用闸,很拉风,但也看到几个同学摔得鼻青脸肿,吓得旁边的女同学也绕道而走,他们羞得抬不起头。加上村道逢雨天泥泞一片,泥能把车子的护页板塞满,不是人骑车,而是车骑人。若是下雪地冻住,骑车如同滑溜溜冰,十分惊险,谈不上刺激,弄不好就掉阴沟里去了。如果雪厚且软,一般人不会有事的。

    当然了,骑自行车确实方便很多,上个街,半小时便可打个来回,逢邻村唱秦腔戏,骑车也方便。人多时,把自行车直支起来(不像现在的自行车,一般都是斜支),站在后座上看戏,无人能比。

    本想到上初中骑自行车,结果没骑几天,那就上高中骑上吧!其实上高中,也没骑几天。从桥镇到吴家沟到县功高中,砂石备战路沿途弯弯曲曲,高低不平。从家去学校,一路下坡,省力快速美得太!万一碰到前面有大车,吓得要死!回来时却一路上坡,只能推着,实在浪费“车子”,也浪费时间,还不如走着。所以高中三年,基本都是从县功、翟家坡、张家什字、吴家沟、西坡、东坡,来回走,背上馍馍,也不觉得累,锻炼了身体。就是后来通了公共汽车,也很少坐。县功到桥镇每天一趟,点赶不上就没了;县功到宝鸡、宝鸡经蟠龙、贾村到桥镇,绕了一大圈,跟“半日游”差不多,花钱费时,还不如我抡起双腿,潇洒走一回。

    要说骑车遇险,也有一回。有一次,家里的车子不在,我去村里借了一辆。能借到自行车,确实不容易,人家借你,也确实够大度!没有想到,那车没闸!我一路狂飙,猛然一个九十度的急转弯,要刹来不及了!急刹慢刹,没有闸呀!只能连人带车翻下六七米的沟底。幸亏皮实,拍了拍土,继续上路!至于半路上掉链子、上坡扎破胎的事情,遇到的也不少(也有人为了挣钱,专门在路上撒玻璃碴子或铁钉)。自己解决,拿树枝把链子按上,或用手指硬卡,一双油乎乎的手脸上一抹,自己先乐!实在不行,扛上自行车赶路!

    真正骑自行车,是进了西安城,到了这里,才感到了大唐的气象,街道宽阔,路面平坦,骑车是一种享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西安城的车辆不多,自行车大军是主力,上下班,十字路口,车潮涌动。特别有一次,我去阎良飞机城,被自行车一族所震撼。成百上千辆的自行车队,前面一人骑车,另一人站在后座上,如同领导检阅,很是壮观!我骑着除了铃不响其它都响的自行车,洋洋得意,穿梭在城中;还和大学同学骑车去过秦岭终南山、白鹿原鲸鱼沟……当然,那时候,存自行车每次要一毛钱,小偷也爱偷自行车,我丢过三辆自行车。不像现在,码一扫,随便骑,科技大数据改变生活,经过二三十年,修自行车的师傅又上班了。

    骑自行车,不费油不费电,没污染还节俭,这一发明,确实让人的行动自由了很多,方便了很多。

    后来上班在景区,山路骑自行车不方便,轻骑、摩托车流行起来。坐在三轮摩托车上兜风,特别是在秦岭山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就是骑个摩托车,后面带个美女,来个急刹车,听到一声尖叫,尔后娇滴滴一声“讨厌”,一个轻飘飘的“小粉拳”打来,心里也美滋滋的。我攒了半年工资,买了个摩托车,没有照,就上路,可惜骑了不到三个月,因病住院一个月。在医院里接受了人生教育,出来后,不想骑了,一狠心就便宜卖掉。“人包车”还是觉得实在太危险!直至现在,那些“外卖哥”、“黑摩的”骑车过来,我也是远远地能让就让。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有一记者来山里看我,骑着“轻骑”,我知道,虢镇旁的渭阳柴油机厂生产“轻骑”而且风靡一时,和“秀兰,我给你买了一台双鸥洗衣机”的洗衣机,让人都想自己拥有。“轻骑”是男人想拥有,洗衣机是女人想拥有。中午闲来无事,我提出骑一下,他直接把钥匙给我,我一路下坡,不知道挂挡刹车,还拉着离合,一路狂奔,越跑越快。适逢春游,路上尽是行人,没有办法,我眼睛一闭,冲到路旁一村民的大树上,方才熄火,好在人车均无大碍。年轻太痴狂,事后才省悟,做事前一定要三思而行,不敢冒然。

    记得,朋友编剧的电视剧上了央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有一句台词:“你把墙上挂的自行车借给别人,咋不把你借给别人?!”大体是这个意思吧?!可见,女人可借,自行车不能借,车的价值,不同凡响!物质匮乏,大男子主义所致吧。

    如今,交通容易堵塞,虽说大多人都有汽车、电动汽车,甚至徜想人工智能汽车空中穿梭。但大多数凡夫俗子,为了健康环保,也为了方便,又骑起了自行车,那些横冲直撞的“电摩”让人害怕!骑个自行车,慢悠悠地,一路欣赏着人间的美好风景,也是一桩美事!繁华落尽,万般寂静,活得太急,没有必要;人生,还是要慢下来,慢下来享受属于自己的“慢生活”,平安健康,快快乐乐才是人间正道!

    当然,这些天就呆在家吧。等春暖花开,阳光明媚,骑一“单车”,再看看我们的城乡美景,有多少值得珍藏!有多少人和事,都值得好好回味。吹过的风沙,骑过的车,这些经历,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产,永远难忘。

    2021年12月27日匆于长安

     

     

    作者简介:

    杨广虎,男,74年生于陈仓,89年公开发表小说和诗歌。著有历史长篇小说《党崇雅·明末清初三十年》,中短篇小说集《天子坡》《南山·风景》,评论集《终南漫笔》,诗歌集《天籁南山》等。获得西安文学奖、首届中国校园诗歌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第三届陕西文艺评论奖、首届陕西报告文学奖、全国徐霞客游记散文大赛奖、中华宝石文学奖,第三届丝路散文奖等。1996年—2016年在秦岭终南山生活。

    硕士,正高级经济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小说:二手房(杨广虎)
    • 下一篇:散文:虎伏终南听风啸(杨广虎)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