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散文:十里雪村 游子梦(方僧)

    作者:方僧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2日 点击数:

     

    十里村巷深几许,雪远去,追风弄影,游子湿襟故乡情,老大回,巷口老幼皆陌生。

    当我敲开一扇雪村的襟门时,那些梦中厚厚洁白如雪的思絮,让风变得冷静无比……或许,你我就是那个独自踏雪回故乡之人。

    故乡路的尽头才是我朝圣的地方……

    从小我就选择用尽光阴,去过平凡的日子,独闲不于人纠结,茫茫雪村且缠绵,这是我走出的一条雪路人生的戒旨。毕塬上那个小村已经很久未见了,村巷和瓦房上的雪,也很久未见了。回首,看着这钢笔雪景,犹记那村,那路,那人步行在雪中,万物都显寂静,可以享受整个世界的辽阔。

    每当我听到人们报怨“一冬天不下雪”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我《钢笔画村雪》这个名字,因为我觉得,即使冬天不下雪了,我却还有《十里村雪》的故乡梦不是?由此,这个念想也可以称得上是故乡的故事吧!醉雪和爱雪飘的日子,由成为我半生的心事!

    雪花落满伞,与你共白首。

    “雪落半日,看雪十日。”这话听来有点心酸,但却也不感到遗憾。秋将尽,退休光阴,独以“村雪”为伴,发乎时日,十月雨霏,大有不辜负韶光的胸臆存焉。

    曾在一个雨晨游皂河岸,那里安静优雅,涤人心尘。古人早说过,即使不能栖野止谷,而无奈混迹城市,也要尽力做到清靓野静、草舍雅洁。建在闹市边的皂河《中央公园》,竟能让我忘倦忘归,呆在小河滩上的寒林芋丛幽怀可知。

    独迴蹊径,雪村人家,悲逸情怀,心同远鹤,景意洁洁,淡泊铭志!

    钢笔画写意似乎也于人品有关吧?钢笔画是以散步的心情来全释其神秘存在,以君子之道来丈量人生途中的任何时段。散步,情感是愉快的,下笔取心宽意正,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将成为绘画过程的口喻,也是无法之法的法度。埋笔成冢,像一个难以驾驭的孩子,把哭的情绪隐藏,于是,破涕为笑,便高兴起来!

    《十里雪村》钢笔画的雪路探索,无需再凭借记意冥思苦想来回忆塬村的雪景,画能穿梭时光再现洁静的村雪,她一一在画里,在墙上,在身边……。

    落雪了 ,白色的雪花落在了秋瑟的寒风里,翻滚着 找不到自己的归宿, 枯黄了 的桐树树叶, 随风来的白絮显得臃肿了许多,北风带走了我所有的眷恋和漫步,冬天,窝在家里,徜徉试着寻找昨日的绿荫 ,雪后看不见路的边缘,铺满了雪花的道上,落雪 告诉我, 这是初冬给的惨烈 ,不要再留恋 那春夏里的路,落叶上的雪 同样美的 足以让你相恋 。

    树叶凋零是冬天的脚步,傍徨中我不忍心看到落叶的凄凉 ,却喜欢沉浸在秋天里,走在没有了树叶, 也没有阳光的一条条梧桐树的小街上。 这样漫无目标的走着 ,也不知要去哪里 ?只有雪地上那油漆斑落的灰暗老门 ,老房子土墙诉说着无人能懂的心事。 那巷口,那农舍,那杂乱的院落 ,那留在记忆的瞬间 ,诉说着年轮与承载的陈年旧事 。

    楼外正对着塔坡村工地和塬头, 似乎暗示着冬天的雪会随时落在杂草覆盖的历史沧桑,也迷乱了那拆了的村舍土墙 ,钢筋水泥刻录着揪心的时光记忆和红墙蓝砖的乡村农,清凉寺终守一份安宁与寂静 ,庙门前的落雪,却搅碎几度雀跃的乡愁, 在岁月深处低首婉转, 枯涩而萧瑟的乡村远去了, 纵是天高云淡的无雪, 也藏不住它衰老的印痕 。

    深深幽幽的街,如烟般的秋雨,竟也生出了这般的朦胧, 让身后旧巷子隐去了羞涩的脸 ,神秘的画面又来到了我面前, 那是一幅深雪浓浓的水墨画 ,浓得任雪花也不会消融 ,只有一阵汽车的车笛声, 唤回了我的失神, 裤脚被溅起的雨水打湿, 梦幻被车轮碾碎 ,汽车自顾朝着前方驶去, 我却惆怅徘徊在 这悠久故事的大街上 。

    我喜欢那种雪的感觉,让心灵得到洁清的宁静,让时光在瞬间得到无尽的畅游,心独自行走,在梧桐树叶铺满的大街里,留下身后那遍地的树叶,稀稀疏疏的行人,装点着秋景中的画面,时光斑驳了历史遗留的痕迹,而生命却是生生不息

    《埋在雪村》,向人们生动地阐释了乡村雪情,勾画了一个远去的乡愁一一《乡村》生命历程。

    雪对女人的美丽,不仅是情有独钟,也不仅是击节赞叹,而称得上是用心来感悟,用智慧、耐心、执著来守护。襄挟着女人 梦、女人泪里的"十里红妆",也是她对美丽的一个梦想,她沉醉其中,无怨无 悔。十里雪村却给所有的女人们和画者塑造了 一个至美的梦境,一个已经遥远、已经朦胧、已经被大多数现代人淡忘了的梦境。美丽乡路,凄美洁净,大雪尽处的红妆点缀的才是我朝圣的地方……

    雪漫乡村路无痕,村巷深深无人迹。

    我想,悲观主义者也许是上天赐的祈祷,雪,在我来说就是一场酣睡的美梦!

    早晨起床,猫着腰望见那村子消失留下的土坡,白茫茫的一片,塔坡村随同凤栖塬不见了……。

    下雪了,我喃喃的念叨着,把所有停不下来的思念汇成一句浪漫:"乡情还在吧!"

     闲静、冷寒,恐怕是这个冬天的感受,白雪皑皑乡村情暖,却是钢笔画雪村的情感吧。少有成群的人,没有喧闹的车,城壕街上,没有大声吆喝的商买声……,一切仿佛都在安静中呆着,洁白的雪花,拂过银杏树的枝叶,落在那行道上和马路上,房屋顶和皇子坡……

    那一片片洁白不仅是房屋,且还带着日暮的冷漠。我以为大地会承载这一切的白净,捧一地雪白会属于我们,但是,仅短短的一天,就开始融化,蒸发,消失。咳!这雪不属于这个世界,只附属于画笔下的雪村记忆,雪村画起来多么的美啊!写在堆满雪的坡上,树上,房屋上,道径的地面上,简直美极了!

    我凝望天空,手上的笔划过写生本,在雪痕下沉寂几分钟,艰难中想找回乡村记忆的一缕情感。画中沉思,我在想,如果下雪天我们都不撑伞,一路走下去,世界会怎么样呢?是不是你、我、她就可以一路到白头、到老啊。

    这人间的自由,雪村袅袅,炊烟冉冉,举笔遥想,欲问苍天,这,今夕何年?人生又几何呢……

    这真是:

    “生身未识三冬雪,仰面惟看一席天”。

    “钢笔画是一种苦行僧式的‘禅修’。用写生对自然的感悟作画,不被某种利益驱使,这是艺术家的最终归宿。写生是令我心灵激化的过程,犹如徒步踏雪,眼中之雪洁静无染,亦不是笔下之雪,笔下造化,只有入神魂颠相忘我的过程。

    在钢笔点线的交错中,灵魂得以迹化;在水墨的交融中,生命得以延伸;在雪色诗意漫游中,精神得以升华。

    雪村的写生过程,是笔墨的一种冷文化的再生过程。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狂雪碧洒,我都会有意无意间发现通向心灵深处的另一扇窗外的洁白世界。这雪村世界会使你渐入佳境。

    村路无径休问道,

    雪村大美如参禅。

    这时,无论是心随笔动还是笔随寒生,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本雪村画的承载了你对乡村的怀念,对农事的记忆,对苦难的记忆。

    故乡在自然中的走笔运墨,对景色调配经营中起沉跌宕。精神情感的张力在画面恣意聚散开合,物化了心象,在个性风格的需要之中得以升华。

     

    庚子年初冬於韦曲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都市里的乡情——步行街随笔(方僧)
    • 下一篇:散文:“十里雪村”诗笺(方僧)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