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蒋书平散文集3:倾听余凡的世界

    作者:蒋书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06日 点击数:

                                   倾听余凡的世界

                                作者:蒋书平

    我没有见过余凡,但对余凡我既欣赏又崇敬。这样的情形你一定也遇到过,虽然没有见过那个人,但那个人的名字、声音或者语言的间隙远远穿透过来的气息总让你不可质疑地亲近。

    有史以来画家不计其数,有的流传百世,有的被历史甄没。一位伟人说:人和人的不同,是因为思维的不同,因为不同的思维,而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换句话说,画家与画家最根本的不同,一定也是因为思维的不同,否则不过在重复一种形式,因为人跟人的脸庞吃喝拉洒实在没有多大的区别。特别留意余凡,是因为他画面中的流露的创新意识,读他的画如读一首厚重而优美的诗歌,古典并极具现代跳跃性,仿佛徜徉在了古镇的石板小路,聆听到残垣中发出远古的呻吟。从事绘画创作的人里面,具备文学素养的不多,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年轻超前的审美意识是余凡绘画给人的第一直觉。 

        因此我不想肤浅地把余凡归属为某某画家,也不想千篇一律地描述他绘画的点线运笔,我只想透过他作品某个小小的景致,而窥探到他血肉丰满大的内心世界,就如清澈的溪水之美要追溯于最终的源头,那样作品才更值得剖析和玩味。余凡在自己的散文中说:我画画不过是圆儿时的一个梦,绘画只是一种语言,就像蚂蚁与蚂蚁说话,就像每一个早晨,不管你醒来,还是从此化为尘埃,太阳都将从东方升起。绘画或许是一种存在于天地之间的语言,余凡达到了“无我”之境。
          
    余凡发表过《陕西国画纵横谈》、《余凡谈长安画事》等文章,其中作者对东西方绘画历史的衍变和陕西绘画走向进行了漫漫求索与反思,能看出他是一个善于发现、包容并叛逆的人,相对许多画家而言,是非常难得可贵的。余凡这样描述他的一段绘画历程:无休止的困惑与迷茫,使我恐惧寂寞,敌视寂寞又不得不与寂寞为伍,就是它无言地伴我大约整整五年,无奈之中上了陕北,一头扎进黄土飞扬的沟沟壑壑,模仿着蚕儿蜕皮的样子,彻底地来一次脱胎换骨。1998年余凡被香港中华艺术基金会列入大陆最有实力前景的中青年画家前五名。

          
    我曾经在网络中搜索有关余凡的资料,但只找到一星星碎片;一次因为工作我给余凡打电话,我说你要不要在我们杂志作个绘画作品专栏,对方说不做,声音冷冷的。人群中余凡一定是一个极不张扬,甚至清醒得有些孤独的人,那是一种清凉入禅的人生境界。也因此形成了作者非功利性的艺术创作气质和梵境般空灵剔透的绘画境界,《夜宿古镇》、《梦中的石鲁先生安身之地》、《晚归》等用深冷的色调渲染出了一片寂寞而鲜亮的小宇宙。 如一串挂在嘴边寒冷而温暖的梦呓,那个梦里一定有一个完美的理想,也一定有一个矛盾的打不开的郁结。
         
          
    读完余凡的散文集,使我对他的性格人品有了更深的认识。他的《母亲》、《外婆》充满了对亲情的依恋,《黑黑的松果》中作者资助卖松果小女孩上学的事迹使我看到他人性的另一层光辉,在他貌似冷漠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善良而火焰般热烈的心!

          
    无论是绘画还是散文,展示万物的生生不息与轮回一直是余凡艺术创作的精髓,西方绘画的主观臆想与国画深邃悠远的审美空间使他的画面达到与诗歌的水乳交融,荷丛中若隐若现守望中的少女成为他画面中的完美意象。余凡在《母亲》的一文中说:我觉得,父母和儿女的关系,是宇宙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它就象一棵大树,树根是父母,枝干和枝条就是儿女……而将来,树枝和树叶也会渐渐变成树干和树根,生命就是这样地轮回,无所谓生与死。

          
    在余凡的世界里,镇子那头的栀子花散发着常年开不败的芬芳,少女黑发如瀑,青春不老,太阳永不升起,也不消翳,只有河流、天空、飞鸟之间永恒的眷恋以及真与善构筑的唯美的精神家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周丹诗集1:秋
    • 下一篇:蒋书平散文集1:石泉县西峡游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