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人物>> 业界骄子>>正文内容

    西安市“三八红旗手”夏海欧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1日 点击数:

     

    爱心,源于童年的苦难

     

    回忆自己的童年,夏海欧不堪回首。

    夏海欧出生在终南山下的长安区王莽街道刘秀村,这里是“王莽追刘秀”故事的发生地。七、八岁时,本该是人生最欢乐的时光。然而,那一年,夏海欧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母爱。四姐妹中,夏海欧是家里的老大,3个妹妹中最小的刚过百天。那一年,刚刚萌萌懂事的她,感觉天就要塌了。因为家里实在困难,她被父亲送到铜川煤矿与伯父家,二妹被舅舅领养,最小的妹妹被送了人,直到两年后她才回到了老家。

    童年苦难的经历,磨砺了她吃苦拼搏的坚毅性格。初中毕业,夏海欧读了3年幼师,从事了十多年的幼儿教师工作。为了改变命运,她辞职到文艺路市场卖过布,在加油站打过工......

    2008年,夏海欧租购了西高新细柳街道的光明加油站。她始终秉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用服务赢得了周边群众和客户的信赖。

    童年失母,成为夏海欧永远抹不去的痛,酸甜苦辣的生活经历,也使她比常人有了更多的对弱者的怜悯和同情之心。2003年,在马王大原加油站上班的夏海欧,看到一对年过花甲的老人在雨中艰难行走,她赶忙把老人搀扶到办公室内,当她给老人送上两怀热茶时,两位老人感动得连连称谢,这使夏海欧从内心感受到爱的付出所带来的一种愉悦。

    2008年的一天,夏海欧到蓝田办事,途中看到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衣服单薄,穿的棉鞋露出了脚指头。经询问得知其父母离异,与爷爷一起生活。想到自己幼年失去母亲的经历,夏海欧心里很难受。她掏出10元钱给了孩子,鼓励孩子好好读书学习。一个月后,她又带着从亲朋家里收集的50多件旧衣服,专程送到男孩所在学校。由此,尽力帮助贫困弱势人群,在她的心中萌生扎根。

    从那一年,夏海欧开始了她的公益之路,而且12年她始终如一。

     

    送爱心成为习惯

     

     夏海欧喜欢爬山。每次进山,她的车后备厢都会装上些衣物、食品、学习用具等等。不管走到哪里,只要遇到困难家庭和孩子,她都会把东西给留下,这已经成了她的一种习惯。

    十多年里,她先后30多次向蓝田、周至、长安等山区农村困难家庭、学校和贫困孩子捐送衣物和棉鞋、学习用具。

    2018年7月,夏海欧听说在沣峪口做生意的旬阳人陈平安,老家不幸着火,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她当即给捐了1万元。

    看到环卫工人常年不畏酷暑严寒美容城市,夏海欧连续连年向细柳街道环卫工人共送去128条夏凉被、两吨西瓜和近百只保温杯。

    今年高考结束,她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孩子高考成绩很好,但家里却没钱供孩子上学。夏海欧随即联系了朋友,给孩子捐助了2000元学费。

    夏海欧不但在当地做公益,而且把爱心传播到了川南的贫困山区。

    2019年,夏海欧从公益微信群里看到四川甘孜道孚县山区35名留守孤儿缺衣少穿,生活十分困难。看到一个个蓬头垢面下童稚的脸,夏海欧心中一阵刺痛。她立即联系了当地公益组织负责人,寄去6000元,委托购买棉衣、棉鞋、书包,转送给每名孤儿。

     

    2019年3月,她在新闻中看到四川凉山州美姑县石绝村等一些山区群众,常年吃水困难,孩子和老人赤脚污面,内心为之震撼,她又一次寄去2.5万元,委托当地爱心组织一个多月就建起蓄水池,彻底改善了石绝村等3个村500多人祖祖辈辈“吃水难”问题。

     

    危难之际的爱心担当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无忌惮在我国蔓延。从“武汉封城”,到14亿人举国抗疫,作为一个公益人士,夏海欧此刻感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除夕第二天,她顾不得与家人团聚,立即联系在国外的朋友和公益组织,购买防护用品。2月1日1000副护目镜到西安后,第二天她就急切地将200副护目镜送到沣峪检查站。正在执勤的干警用掌声和敬礼表达敬意。公安长安分局局长李会贤感动地说:“感谢你雪中送炭,为一线干警抗疫排忧解难”。

    从沣峪返回途经三星高速收费站,夏海欧又为正在值班的工作人员捐送了护目镜。以后的几天,她把剩余的防护用品分别送到了交大一附院长安区医院、区疾控中心,陕西省康复医院等13家单位,以表达她对抗疫一线“白衣战士”的崇敬之情。长安区砲里街道白鹿原村党支部书记高超信连续在村口防疫值勤,导致腿部患严重湿毒,她听说后,找中医大夫开了中药,驱车40多公里送到高超信家中。

    全民抗疫最为紧张的时期,防护用品市场紧俏,口罩一只难求。她想方设法购买了1万只口罩,一次向细柳街道环卫工人捐送3000只,消毒液180公斤。又先后向长安教师小区、王莽稻地江村、刘秀村、砲里白鹿原村等捐赠口罩和消毒液。长安区区政协发出倡议,呼吁区政协委员献爱心抗疫情,作为区政协委员的夏海欧第一时间捐款5000元。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能坚持常年做好事难。夏海欧热心公益12年,一次次用自己一片炽热的爱心,助贫扶弱,奉献社会。  

    2008年以来,她累计投入30多万做公益,帮助贫困山区的贫困群众,改善山区学校教学环境,为困难群众捐送衣服、鞋各类生活物资。仅抗疫期间,她就捐赠口罩、护目镜、消毒液、等各类物资价值8.2万元。

    夏海欧的爱心付出,也得到了各级组织和社会认可。2017年她当选为长安区十四届政协委员。《人民政协报》、中国教育文化网、上海东方网、陕西新闻网、西部都市网、今朝长安、爱长安等10多家媒体也对她的善心善举进行报道。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苏小花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