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长安方言三十七(每小平)

    作者:每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6日 点击数:

    陕西自古帝王都,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十三朝古都、是京畿之地,长安方言曾经是当时使用的官方语言。也融合了各少数民族不同语言,形成了丰富多彩一字多音多意的文化内涵。因而古汉语,史记及唐诗宋词、都需要用长安话来读,才能理解其中的方言词汇,读出当时的韵味来。方言字的考证,专家学者主要以宋代韵书《广韵》《韵集》等典籍为依据。《辞海·雅言》释义:“雅言,古时指共同语同方言对称。” 月是家乡明,话是家乡好! 雅言最早兴起于周朝,因周朝在长安沣建都,人们以说长安话为荣,说长安话成为一种风尚。

     

     

    长安有仓颉造字台,秦始皇统一文字;文字传承了历史、也记录着历史。秦人说话习惯粗喉咙大嗓门,秦腔高吼激越,言语粗犷奔放,为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一支特色语。长安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各具特色,语言表达丰富多彩,广大农民一代一代将长安方言传承下来,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留住祖先的声音,让后人知道先人怎样说方言生活和交流的。

    方言是人们情感交流的纽带,人类文明通过方言将优秀文化得以留存和传承。新生儿最先听到的是方言,方言有感情,有温度,成为难以释怀的永远乡愁。      中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都有方言。方言是贴在乡情上的标签,是百花园中一朵朵靓丽的奇葩。长安方言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的长安方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服务当代,留传后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与文化互为培养基的语言。方言作为汉语的独特表现形式,在语言文化,语言学中地位独特,放在中华文明5000年文明谱系中考量,人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方言就是最好的基因密码;中华文明内涵特质和价值取向,方言就是文化解码。保留方言,就等于保留下了打开中华文明奥密之门的钥匙,开启了智慧的宝库。

    长安方言是古老文明的体现,是地方语言的精华。他从远古飘来,充满着活力、是古汉语在长安方言中的留存,也是古汉语的活化石。《礼记·曲礼》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了解好长安方言,掌握好长安方言,宣传好长安方言,解释好长安方言,是我们的一项光荣义务。中国陕西的方言存古程度最高,陕西方言曾经是朝廷官方语言,被称为“大秦雅言”,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

    秦腔、长安道情等戏曲和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相互交流,如同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永远不变的是故乡的方言。诸多方言文字因地域、人们的口语发音不同,但大致意思相同;例如把非、扉、菲、啡、蜚、鲱、飞、绯、妃、腓、肥、淝、斐、悱、诽、匪、榧、篚、翡、痱、吠、废、芾、肺、镄、沸、费、睡、说、税等白话文统一成某一个字就失去方言的本意……长安方言有力的验证了:喝长安的水,说长安的话。黄土有多深,文化就有多深。听长安人讲陕西方言,就像吃锅盔、吃碗油泼面那样纯、那样香,那么亲切有滋有味!

    《长安方言》1-----36分别在《长安人》《爱长安》《京兆文学》《今日头条》《复兴文化传媒》《作家地带》《西部都市网》《三秦文学》等网站刊载后,受到9.27万读者和4902位网友的留言点赞;许海峰、成鹏、贺博、王群英、章文、秦风、黄超旺、张同辉、主编鱼儿、杨余良、陈雯、李乃生、刘德明、张湛奇、高志德、武稳祥、郭鹏辉、骆忠学、李晓姣、毋东汉、张永峰、贾文斌、王剑利、王伟、每武、朱孝武、白开水、庞晓蕤、狄会芹、王正学、陈屯良、曹石峻、瞿文华、薄老师、张宝星、邹圣周、张含、一滴水、给天使看的戏、老杨、唐晓娟、青木、陶建洲、郝德海、王选信、王小虎、赵平林、王科、金步摇、终南驿站、苗战军、高建峰、秦岭、小马先生、闲云祥月、诗酒趁年华、雪枫、王实鹏、西岸老雄、张小会、常明章、田丽娜、小魏、魏渊平、周维、满江红、山花牛、樊川谨瑜、我芯飞扬、西北狼、王强、落叶、刘治胜、肖可桢、刘尚平、曹卫民、李波、翁家骥、毋彰扬、毛安、曾宪才、王华、小福女、刘牧之、刘君瑞、昆萍、伊诺爷爷、张新武、李福才、八水长安、神禾塬文轩、驿站、牛虻、老张、高鹏、张奂才、茹富民、王琢、张颖、快乐人生、风驰、军如林、胖子、戏曲大王、周健、王春妮、袁益善、王彩维、刘锋、马新武、鼎文、王宝群、谭卫华、冯西君、终南一叟、知足常乐、刘智瑞、张永录、秦剑、静莲子、李明、高晓燕、郭天部、郝举利、颦儿、孔乙已、昏昏道人、龙啸九天、张茂胜、张长利、白小英、李晓信、孙小林等2847位读者分别多次写出宝贵的评语进行点赞,还有的为某句某字某方言进行探讨、并给我发来他人文稿对照,令我欣慰不已。本稿对某些生僻字用同音或近似字标出!我恳请并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和好的建意,共同参与到长安方言中来,为传统文化、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感谢张利萍和子女为本稿的大力支持!

    2021年3月5日

     

    脸蛋(脸蛋子) :指脸的两旁部分、多指孩童!

    例句:小女孩的脸蛋像红苹果!

    青年演员的脸蛋(脸蛋子) 长的真好看!

    脸面(面子) :指脸;又指人的情面!

    例句:看在我的脸面上,放他一码!

    小孩不懂事,你就看在我的脸面(面子) 上不生气!

    脸皮:指人的情面;不懂羞耻、易害羞等的意思!

    例句:每当遇到打骂、她总是撕不破脸皮!

    易害羞者叫脸皮薄,不知羞耻者叫脸皮厚!

    脸色:指脸上表现出的气色;脸上的表情!

    例句:她经过治疗和锻练,脸色好多咧!

    一进门看她的脸色,就知道今天有好事情!

    脸红脖子粗:贬指人发急或发怒时面部红胀!

    例句:发放奖金差咧800元,两人脸红脖子粗在不断地进行交涉和换算!

    脸吊吊着:指因办事不顺而扯着脸不高兴样子!

    例句:她想买6000元手机我不准、她脸吊吊着!

    脸呶愁着:贬指人因事情难办而面部带着愁容!

    例句:借人的钱无法还清,他这两天脸呶愁着!

    脸怒瞅着:贬指人生气面带怒容看着人或物件!

    例句:打麻将输咧300元、他沉着脸怒瞅着!

    脸没处搁:指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丢人没面子!

    例句:这次娃又打同学,赔礼道歉仍脸没处搁!

    脸皮薄:指没经过大场面,见人言谈举止害羞!

    例句:她娃没出过门,脸皮薄见生人就脸红!

    脸皮厚(脸厚):贬指没皮没肉不知羞耻的人!

    例句:甭提张二咧、他脸皮厚(脸厚) 得说不成!

    廉正(廉直) :指廉洁正直无私的意思!

    例句:在党员干部教育中,培养廉正(廉直) 干部!

    廉耻:指廉洁的操守和羞耻的感觉之意。

    例句:通过先进性学习培训,人人都有廉耻感!

    镰刀:收割用农具,由木把和刀片等组成。有大小镰刀,大镰刀用来割麦;小镰刀用来割青草。

    例句:割麦时用长柄大镰刀!割青草用小镰刀!

    还有进山砍柴、割竹子稍弯曲打制的铁镰刀!

    怜悯:对遭遇不幸有困难的人表示同情。

    例句:干部群众对患病者送来物品、以表怜悯情!

    炼话:指方言中精炼的意味深长、富于表现力话!

    例句:她长的孥(音奴) 就是长安方言中的精炼话!

    炼油:指分馏石油;加热法分离油脂;炒菜时加热油!

    例句:工业化炼油!把猪牛羊等动物的板油、花油和肥肉加热后炼油!先炼油后做饭炒菜!

    练习:指反复学习、以求熟练;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反复演练的作业等。

    例句:练习打太极拳!老师布置的练习题要做完!

    谝大嘴(说大话、吹牛、吹大气、吹牛皮) :贬指

    夸口、说大话、吹牛皮不贴孕话等意思!

    例句:他爱许愿哄骗人,是个谝大嘴(说大话、吹牛、吹大气、吹牛皮) 的人、人们把他看骗咧!

    吹鼓手(乐人、龟兹) :指红白喜事中吹奏演唱的乐人;又指鼓吹某事或吹捧某个人的人!

    例句:吹鼓手(乐人、龟兹) 一般为8个人!

    前些年一些宣传单位成了名星艺人的吹鼓手!

    吹风:指被风吹患病;洗发后吹干;透露信息!

    例句:她从屋内出来被寒风吹后人感冒咧!

    刚洗完头、她正在用吹风机吹干湿头发!

    他私下给人吹风,要参加下届村主任的选举!

    吹大捏扁(吹胀捏塌):指气球可吹大捏扁;贬指某狂人口出狂言,办啥事可由他来办的意思!

    例句:他给娃吹气球可吹大捏扁!

    他爱逞能给我说:村里的啥事他都能吹胀捏塌!

    捶一顿(打一顿、揍一顿) :指用拳脚打一顿!

    例句:二货在村里打人诀人胡发歪,被石家弟兄俩捶咧一顿!

    垂头子(拳头) :指五指攥紧成拳头的意思!

    例句:千里衙门远,垂头子(拳头) 知县官!

    捶衣服(棒槌) :昔时洗衣服用棒槌捶衣服!

    锤子(石锤子、铁锤子) :指前有铁做的头、后有木柄敲打工具的钉锤子;还有乡村打墙、打胡墼用的石锤子!

    例句:敲打修理用钉锤子!

    打墙、打胡墼要用半人高的石锤子!

    锤炼:指磨练;刻苦钻研、反复实践提高技艺!

    例句:他反复磨练基本功,在工作中锤炼自己!

    在生产一线他不断进行锤炼,掌握先进技术!

    龙头:指自来水龙头;又指自行车车把的意思!

    例句:用水过后请自觉关好水龙头!

    公路上车辆行人多,注意骑行时把好车龙头!

    龙套:戏曲中随从或兵卒穿戏装;穿龙套的人!

    例句:秦腔武打戏中有多人演跑龙套!

    穿龙套的演员还必须有两下子武功夫!

    龙眼(桂圆、圆肉) :指中医用的黑色粘性滋补药。

    例句:圆形龙眼(桂圆、圆肉) 味甜,是滋补药。

    笼火(引火、生火) :指用柴禾木头煤炭等生火!

    例句:冬季户外寒冷,人们用柴禾笼火(引火、生火) 燃烧升温后取暖。

    因火柴受潮无法生火,母亲用把长麦秸到隔壁引火后回家烧水做饭,此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笼头:用绳或皮条制成圆形套在马骡驴牛头上的东西!

    例句:牛笼头!把马、骡的笼头带好、再系缰绳!

    笼嘴:指用竹条或铁丝编成半圆形不能吃食笼嘴!

    例句:牛笼嘴尿不满!犁地时带上笼嘴不能吃食!

    笼子(鸡笼、鸟笼) :指用竹片、木条树枝、铁丝等制成装动物的笼子!

    例句:装动物的笼子有鸡笼、鸟笼、鸽子笼等。

    聋子:(耳聋、耳背) :指听力下降或耳聋的人!

    例句:聋子少是非!她是个贼聋子!骂她时她能听见!

    隆冬(寒冬) :指冬天最寒冷的三九天气!

    例句:隆冬(寒冬) 时节,为了工期众人仍在冒着严寒紧张施工!

     

    2021年3月5日

     

    每小平 笔名每牧 每文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副主任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省散文学会会员 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文化研究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评论:人生哲理经典名言二十六(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长安方言三十八(每小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