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散文:玉龙腾吟嘉午台(王小洲)

    作者:王小洲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2日 点击数:

    嘉午台景色 陶浒 绘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庚子冬至前二日,又逢周末,与群友相约一大早登嘉午台。在村南峪口,弃车步行,沿着白道峪蜿蜒的山路登山而上。

      嘉午台素有“小华山”之称,是终南山风景名胜之一。《西安通览》记载:“唐代为谷口(今大峪口)镇,镇西南为唐玄宗避暑地,兴建兴庆寺……号为嘉午台,是南山风景最嘉处。”

      白道峪,沟道狭窄,且沟不深,流水较少,是秦岭终南山的一个小峪口。东邻大峪,西接小峪,沿山道登顶,俗称岱顶即为嘉午台。据《长安县志》记载,唐时为兴庆寺修道,整个峪道路由白色石头铺成台阶直到山顶,此峪故名白道峪。

      嘉午台有三宝,石阶多,山峰险,石洞古。石阶多,石阶铺道,从沟口到山顶十几里,大大小小台阶一千多个,如同一条玉龙蜿蜒盘绕。山峰险,沿着一条主脊,一座山峰连着一座山峰,一座山峰比一座山峰高,一座山峰比一座山峰陡峭。石洞古,相传从西周起,历朝历代修行之人筑洞,唐代佛洞最为有名。唐代以后,嘉午台成了佛家重要修行地。

      峪口道路残雪星星点点,两边山坡积雪斑驳,光秃秃树木一览无余,山石坡土多有外露。一会儿,寒气越来越重,道路被白雪全部覆盖,严严实实。两边山坡上的雪也越来越多。左手前方平台上一小庙,名曰太白庙。庙前左边一口铜钟,右边一座柴棚,棚前码着一堆锯过短木,散发着淡淡的绵柏味,一位穿着臃肿棉衣、高高束发的年轻女人正在劈柴。借机稍事休息,一面帮其劈柴,一面聊着。白道峪内有大大小小近百座寺庙、茅棚和石洞,住着上百清修之人。冬天山上特别冷,零下二十多摄氏度,大部分人下山了,很少的一部分常住山上,靠烧柴取暖。

      越过二天门,积雪越来越厚,道路上的石阶被积雪吞噬,只露出一点点棱角。穿过寺旁一路台阶爬坡而上,曲曲折折前行,登上山脊。四周豁然开朗,群山尽收眼底。这时云开日出,顿时天蓝气新,雪暖地温。雪光泛着金光,天光滴着蓝霞。此后道路一直沿着山脊逶迤而上,山脊越来越高,山道越来越陡,积雪越来越厚,白雪茫茫,疑是天上宫阙,月上广寒。

      再前行,一巨石突兀面前,上书几个大字——破山寺。高处三行竖刻文字依稀可见,遗憾的是没有梯子,断断续续只可准确辨“破山石护国寺……谨勒”等字样。右手旁破山寺,厚厚的积雪下茅草门上挂一匾,上书“破山护国寺”,黄色寺门紧闭。据说寺内西边栈道悬崖下,有一个喇嘛洞,洞内有唐代贞观石刻碑文三处。惜乎寺门紧闭,不及见。左手边,山劈石开,一狭窄小道,仅容一人上下,就是所谓破山石。劈开的小部分石片,如同一把大刀,直插云天,故名大刀石,有民间好事者附会为关老爷大刀所砍。清代高鹤年居士《终南山经冬略记》:“上山十五里。破山石护国寺。俗呼嘉午台。”

      穿过破山石,沿着石阶不断登高,很快来到南天门,一座小山峰跃然面前。一条石梯直通峰顶山门,粗略估计三十多个台阶。两边石栏岁月斑驳,铁链乌黑锃亮,看来已有些年头,据说是明万历年间所造。此梯民间俗称小梯子。其内茅棚,明清有高僧常年居住,高鹤年居士曾经在此驻修过一个冬天。“山势壁峭,上摩穹霄,下临绝涧。耳不闻鸡犬之声,目不睹尘俗之境。”若夫清晨日出,甚为美妙。“时日光初出,照于高林之上,石径曲斜,野花覆被,山光淡荡,群鸟和鸣,天井有潭,潭影澄清,面面皆圆,一尘不染,万籁寂然。”当日高鹤年就想起了常建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冬夜,山高月晓,月朗如昼,群山寂寂,虫鸟俱眠,一切如禅。

      到了回心石,两块小石头,托起一块四方形巨石,巨石上两块小片石,稳稳当当横卧上面如同如来打坐。片石背上一丛灌木擎手向蓝天,如同屈原的天问。不过我们哪肯回心,踏雪攀援而上。扭头回身,山脊上一座孤峰凸起,巍然笔立,如在云端,直逼天穹。抬头仰望,山崖直立面前,九十多层台阶,两边石栏铁锁,栏外空空,让人望而生畏。此台阶,俗称大梯。这时两只雄鹰在山峰周围徘徊,展开犀利的歌喉,如同容中尔甲的歌声响起。山有多高,天就有多高,雄鹰就能飞多高,人也就能登多高。我们小心翼翼踏着石阶,抓着两侧冰冷的铁索,一台一台,一节一节,战战兢兢跨进了石门。即为嘉午台主峰,即唐代兴庆寺。宋代以后,该寺庙渐渐衰落,庙宇多有倾毁,人已不复存在。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圣杜甫正陪同驸马郑谷,也在嘉午台岱顶。面对如此壮美景色,杜公竟像当年李白在黄鹤楼上看到崔颢的题诗,竟然激动得一时无语。四周山舞银蛇,岭驰蜡象,一派北国风光。群山茫茫,山脊条条,高高低低,沟沟壑壑,江山如此多娇。“终南山北面,直下是长安”。北望长安,“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右有陇坻之隘……”北边近处,“据渭踞泾,澶漫靡迤……”“远则九嵕甘泉”;南边沣、涝、潏、滈、浐、灞曲流。不由得想起唐人诗句“水穿诸苑过,雪照一城寒”,只是山下已无雪。一时间竟忘了身在高山之巅。

      “由峰背下坡,异常崎岖。”旋即,踏上一条几十米长山脊,白雪紧裹如同白玉,是为“龙背”。“龙脊最险,稍不经意,即有堕坑落堑之虞,下面深不可测。”不远处一座山峰,石开如同张开的大口,石间有一小庙似舌,此乃龙头。东坡居士站在龙头,捋着胡须,把酒临风。

      据《长安县志》和《陕西省长安县地名志》载,诗圣杜甫曾陪同驸马郑谷游览过嘉午台,北宋时文学家苏轼也曾登临游历,为何未有诗词和文章流传于世?县志所载有误?民间谬传?疑哉?!不想了,不想了……

      一山,有人,有美景。想来,这才是人间。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与贾平凹先生“暂坐”(姜乾相)
    • 下一篇:《秦岭》出刊五十期:回顾•祝词(董颖夫)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