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西安文脉景胜多(每小平)

    作者:每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9日 点击数:

         梦回汉唐,亘古长安。华夏龙脉,文武盛地。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西安由长安演变而来,地名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它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也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包括建设、战争、灾荒、疾病与磨难,在漫长过程中有发展、壮大和辉煌。

    西安作为周、秦、汉、唐十三朝京畿之地,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闻名于世。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惟一经历了人类起源、食物生产起源、文明国家起源这三大起源的国度。蓝田猿人、半坡先民、长安仰韶文化、丝绸之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民族在创造了高度文明的同时,也在西安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如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阿房宫遗址、秦始皇陵、汉阳陵、杜陵、大明宫遗址、华清池、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碑林、钟楼、鼓楼、明城墙等等……

    长安自古帝王都,西安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古老的中华文化在这里流淌,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其经历岁月长河依旧魅力无限。古城西安是世人向往已久的地方,西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城市、文化积淀非常厚重。走进西安,感受西安文化之美,时尚之韵。长安听史,华山论剑。长相思,在长安。唐诗里的长安,让亿万人无比向往。山美水美人更美,千年古城西安最。

    古城古韵古文明,美景美食美文化。览古城美景,享西安美食。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西安是文化的西安,是千年历史再现的西安。秦汉厚重,盛唐雍容;唐塔汉冢朱打圈,游客转完需几年。西安千年文脉震撼人心,观看碑林博物馆、大明宫、大雁塔等使人有种梦回古长安之感。触摸古砖瓦、石桥、门当、石碑等有感历史文明,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千年璀璨的秦始皇兵马俑每件都像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士,沧桑而严肃、平静中显威武。

    文明摇篮,大美西安。十三朝古都留梦萦,五千年兴衰展新容。置身在大明宫,有当一回唐朝人之感。来到大明宫后顿觉中国历史的漫长、中华文明的悠远。在这块古老的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无数影响中国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大明宫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繁盛时期的唐王朝皇宫,建筑风格独特、沿袭了中轴线、左右对称的营造法则,是祖国所有宫廷建筑的鼻祖。聪明的工匠艺人精心建造的大明宫,领先于世界、创造出伟大的建筑史。众多的宫殿曾是灿烂辉煌的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见证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诸多巨变和历史事件、形成历史的转折点。

    游最美西安大地,览千年古都文化。登上丹凤门,在城楼上俯瞰鳞次栉比的宫殿群,胸中有种无限的感慨。如今地面上的遗迹灰飞烟灭,但大明宫独有的壮观气魄,令人有种深深的震撼。古朴人文情,终南河山韵。汉唐古韵,美丽古城,豪放西安欢迎您!

    周秦汉唐盛世现,全球旅游到西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西安明城墙,是这座千年古都最大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上迄今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历史价值最高、最宏伟壮观最完整的古代城堡建筑,延续了整个古都长安的历史文脉。在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城墙见证了战火硝烟,目睹了枪林弹雨,经历了一次次劫难,最终却奇迹般幸运地完整保存下来,不得不说是西安之幸、中国之幸。

    回望1983年开始的西安城墙抢救性大规模修复和保护,以及后来相继实施的护城河清淤、河坡砌石、修桥、植树种草等改造工程,数十万群众参加义务劳动,各级政府获批7300万元维修资金,终于使墙、河、林、道、桥融为一体的西安城墙,才有了城墙上下其乐融融的盛世风采;才使得西安城墙焕发出青春,雄姿勃发、重现辉煌。

    无论人们从那个城墙口沿着古色古香的砖台阶拾级而上,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身旁竖立在旗杆上的旗帜、古灯随风飘扬,城垛上每一块古砖都有着历史痕迹。在城门洞旁张贴春联,城墙上举办城墙马拉松比赛,全球五湖四海的健儿竞相奔跑,为古城增添了飞越之感。从数丈高的城墙上俯瞰,清澈的护城河水似项链倒映着城墙和云影,美如画卷、胜似画卷。经过西安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治理,才形成如今雄伟的美景,也是古城西安历史文化的象征,成为人文西安、古都西安的重要品牌和西安通往世界的一张特色名片。

    西安碑林是闻名世界一处名胜古迹,馆内珍藏着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碑刻铭文的集中展示地点,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更是我国历史上较早地保存碑刻文物的场所。林林总总排成行的碑林上真草隶篆行、柳骨颜筋等书法各具特色,尽现汉字的艺术魅力、有着道不尽的沧桑感、厚重感,充分表现出我国汉字、社会的发展史,极具影响力。

    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十三朝古都西安,以其独特地理、古建筑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备受海内外游客的青睐。在这美丽古城的每一条街巷,建筑都流传着美妙动人的故事和传说。

    汉唐古圣地,魅力新西安。西安这座千年古都,在党和政府重视下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更让四面八方来西安的人发出感慨:西安人对文物古迹遗址的保护、修复和开发功不可没。如大明宫遗址轮廓已现,正在以崭新而不失原貌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徜徉其中顿觉历史与现实、过去和未来完美的结合、水乳交融。如今西安古城既有厚重文化积淀,又时时被充满青春气息、时代活力的氛围所感染。大唐不夜城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高大的青铜雕塑,有皇帝有百姓、有官吏有艺人,还有李白、杜甫、王维、柳宗元、杜牧等文化名人,每一处铜雕都有历史典故。古风古韵,人流如织。

    光影交织共舞,勾勒亮丽盛景。西安的夜晚因为有璀璨的灯光照耀,钟鼓楼、东西南北城楼、城墙、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被照射得非常绚丽,明媚和华美。炫耀的灯光、锦簇的花团、火树银花、繁花似锦,人行其间有盛世之感。白天参观各大景点,夜晚漫步在西安街头,处处美不胜收,人潮涌动、灯火璀璨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的目光,西安获评夜间经济十强市。壮美新时代,西安美如画。西安好河山,丝路再扬帆!

    千年古都,美好西安!

    千年古都,常来长安!

    阿!美丽的西安,全球最美旅游景点!

     

    2020年12月17日

     

    每小平 笔名每牧 每文 长安区作协理事 民俗委员会副主任  市作协会员 市民盟科技委员会委员  省散文学会会员 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民盟长安区工委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文化研究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上善若水做好人(每小平)
    • 下一篇:评论:人生哲理经典名言十九(每小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