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吃饺子(王选信)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7日 点击数:

    饺子形如元宝,取招财进宝之意,这是饮食文化的体现,也是祖先智慧的结晶。

    大多数人都爱吃饺子,我也不要例外,几天不吃饺子,心里就发慌,就给妻子提要求,要求多了,妻都烦了:“饺子把人都吃伤了,你咋不烦呢?”我嘿嘿一笑:“你烦我不烦。”

    小时侯生活艰苦,一年到头,吃不了几回饺子。不过生活再艰苦,大年初一吃饺子是雷打不动的,这是取吉祥如意、招财进宝之意。那是一个艰难的年代,饺子馅更是庸常,不是萝卜豆腐,就是韭菜笋瓜葫芦,很少能吃到有肉的馅。偶尔吃顿饺子,像进了天堂般的满足。

    记得印象最深一顿饺子是母亲包的萝卜馅饺子。

    那时一个炎炎的夏天,我在西渠岸上搂柴。几十亩的麦茬地里,一棵树也没有,尽管麦秆很少,我还是拉着耙子从东头走到西头,又从西头回到东头,不管怎么说,耙上总会吃些麦秆。

    天上的太阳,像火炉一样,烤的身上能流油,我还是一遍一遍地拉着耙搂着。

    仅凭生产队一年分的柴火烧锅和冬天烧炕,远远是不够的,只好利用秋夏两季搂(捡)些柴火补充。从小就董事的我,知道父母生活的艰辛以及养活我们兄弟几个的不易。

    快到中午了,浑身湿透的我,望着麦茬地里东西两头堆着两大堆麦秆,满意地笑了,该回家吃饭了,吃罢饭,等下午天稍凉些,再用架子车拉回家。

    兴冲冲地回到家里,母亲告诉我,中午吃饺子。天上掉馅饼,我喜出望外。脱掉破旧的上衣,赤裸着上身坐在门道里歇凉。不大一会儿,母亲就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酸汤饺子。红红的辣椒和香香的醋味,像魔法一样勾着我的味蕾,顾不上滚烫,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放到嘴边吹上两吹,就吸溜着塞进嘴里,囫囵咽下。好香啊,从没吃过这样香的饺子。不大一会儿,一碗饺子就风卷残云进了肚子。当吃第二碗的时候,才吃出了萝卜馅的味道。我清楚地记得,萝卜不是煮熟的萝卜,而是切成生丁的那种,馅里仅调点盐和大葱生姜之类的佐料。

    两碗饺子吃完,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尤其头上更是大汗淋漓。

    这顿饺子,在我一生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我也试图按着母亲的方法做了多次,均未吃出母亲的味道。

    可能是饿了饥不择食,可能在缺吃少穿的年月中,平时很难吃一顿饺子,偶尔吃顿饺子,就像吃山珍海味般的过瘾。其实,这正印应了一句老话:“饥了吃糠赛过蜜,饱了吃蜜蜜不甜。”

    参加工作初期,上单位食堂吃饭。食堂一月总要吃上一两顿饺子,不过,没有素馅的,全是肉馅的,而我不吃肉,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饺子发呆。看别人吃饺子,而自己又不能吃,实在是一种惩罚:心里发痒,甚至涎水横流。自己不吃肉,荤饺子怎么吃?思想斗争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吃吧,平时闻到荤腥味就恶心就想呕,肉饺子怎么吃?不吃吧,实在受不了饺子的诱惑。多少年来,不吃肉已成了习惯,任凭别人把肉说的多么多么香,我就是不吃肉。不知怎么了,当时在饺子面前,多年顽固的思想动摇了,感情战胜了理智,自己还给自己找台阶:买上一碗饺子,不用嘴嚼,直接咽下,这样既满足了口福,也吃不出荤腥味来。于是,买了一大碗饺子,端到背人的地方(怕人看见,说这家伙不吃肉是假的)仓忙吞咽。

    这事过去了好长时间,心里都惴惴不安:不吃肉的“美名”被自己“颠覆”了,应当受到良心的谴责。可是当时没有那么多思想,仅为能吃上一顿饺子而满足。

    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吃肉,也是我保守了几十年的秘密。

    退休后去了徐州打工,又遇到吃饺子的问题。

    徐州人主食以大米为主,很少吃饺子,即使偶尔在饭店吃饭,最后主食来一斤半斤饺子,因无调料汁子,只能干吃,干吃不习惯。好在自己会做饭,偶尔逛市场碰到卖饺子皮的,就买点回房子自己包。做了几次饺子,馅也变了多少回,不管怎么用心,感觉味道总不对路,吃不出西安饺子的香味。时间长了,也就懒得做了。

    记得有一年夏天,妻从西安千里迢迢到徐州看我,想吃顿饺子,我俩在街上转了几圈,也没找到卖饺子的饭馆,最后在个小巷中找到一家卖饺子的摊位,喜出望外,高兴地要了一斤饺子。饺子上来了,没有调料汁子,问老板怎么吃,老板看了看我,笑着说:“筷子捡着吃吧。”我哭笑不得,给老板解释了半天,老板才明白过来,搜腾了一会,找出点醋酱和干辣面递给我们。

    一斤饺子蘸着醋酱和干辣面吃了,吃的实在寡味。

    饺子是啥味道,早没了印象,只有一小碟醋酱和辣面常在眼前晃动。

    妻来徐州一次不易,没吃上一顿可口的饺子,妻念叨了几年。

    西安人吃饺子,不是吃酸汤的,就是蘸着汁子吃。尤其汁子是很讲究的,有时汁子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吃者的心情。

    饺子虽是一种普通的面食,名品不少,如南方的虾饺、上海的锅贴煎饺、扬州的蟹黄蒸饺、山东的高汤小饺、沈阳的老边饺子、四川的钟水饺等。饺子还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例如芹菜馅的,取勤财之意为勤财饺,韭菜馅的,取久财之意为久财饺,白菜馅的,取百财之意为百财饺……

    饺子的名堂颇多,咱们这些普通人,可不管它那么多名堂,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就喜欢吃咱西安的酸汤水饺或蘸汁水饺。因为西安的饺子皮薄馅嫩,味道鲜美,不管做成酸汤的还是蘸汁吃,都百食不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牛背梁上望长安(徐祯霞)
    • 下一篇:散文:麦子黄了(王炜)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