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胡树勇:与水共舞

    作者:胡树勇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07日 点击数:

    2008年5月3日早上雷声滚滚,春末初夏的雨像快跑的脚步那般急。傍晚云开日出,斜阳的余辉发出谈谈的金色。此时,我收到了一条来自远方的短信,短信的内容是:“胡叔叔好!谢谢你对我的关心。现在批准了我能参加残奥会,比赛时我将尽力而为……”

    这是残疾姑娘夏江波发来的,在此之前的上月27日,夏江波的父亲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夏江波已从昆明到北京的消息。第二天我给夏江波发短信询问情况,夏江波给我发来短信,内容是:“对,我们昨天从昆明集训回到北京。在昆明高原集训了一个月,回到北京平原训练是感觉呼吸很顺畅,没有在高原那么憋了。参加残奥会的都在北京训......”

    这个消息让我十分高兴!想我两年前得知夏江波的事迹,并与江波和她一家认识,写过一篇文章,发在市报和我的博客上,引起很多人关注江波。这里我要再次介绍这位身残志坚的姑娘。                                     

    汉江三千里,一泻入长江。

    三千里汉江,孕育了多少英雄儿女。

    如今,在汉江上游的陕南石泉县熨斗镇有一个今年17岁的姑娘,她尽管下肢残疾,不能行走,但她却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拼命的进取,不息的奋争,成了国际游泳池里的一只蛟龙,占领几个泳赛的霸主地位。

    夏江波,是这位女霸主的名字。凡是熟悉汉江水流情况的人都知道,夏天的汉江水,水量丰沛,浩浩荡荡。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夏江波父母给自己的女儿起了这个名字,后来真正和水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在那一碧静水中掀起了波浪。

     

    童年

     

    陕西南部石泉县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山区小县,这里民风纯朴,山民在艰苦的环境中执着生存,富于一种虽苦犹乐的精神。

    在石泉县南部山区有一个山更大、地更少的小镇,就是我们所要说道的主人公出生的地方熨斗镇。熨斗镇位于石泉县城西南直线距离28公里、石泉至熨斗公路49公里处。

    从县城驱车经过一小时来到佛坪岭,即进入熨斗镇境内。佛坪岭东侧有一灵雀山寨,山势峻美。晴空下周围群山尽收眼底,山顶面积虽然不大,整个山寨却十分陡峭险峻,俯首下望,有雀跃欲飞之感,实为一登高远眺的佳处。汽车从佛坪岭下山约半小时,就到了熨斗集镇。熨斗镇两面山峦如弓环抱集镇,富水河从镇边穿过,登高观看全镇地形,酷似一熨斗形状,熨斗镇名由此而得。

    1991年,夏江波出生于石泉县熨斗镇双柳村三组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中四姐弟,都只靠父亲的小本生意来维持生活。

    夏江波出生后就先天性的双腿残疾,使她比一般的人坚强自信,有超强的上进心,更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也许从小身残孤零零的时候多,夏江波从小她就懂得怎样关心别人,更懂得怎样尊敬爸、妈、爷爷、奶奶,怎样爱姐、妹、弟。她经常对爷爷说:“爷爷你少喝点酒,本来就有高血压,不能喝太多的酒。”又常对爸爸说:“爸爸少抽点烟,对身体很不好。”就连她生病时亲戚为她买的营养礼品,不管多少她总是均匀的一分为四,给姐弟们每人一份,这才安心。她的真诚让身边的人都喜欢她。

    与一般残疾人不同的是,孤零零的夏江波喜欢用自己的一双眼睛去仔细观察这个她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用双脚去丈量的社会,从天到地,从地到天,眼睛看到的东西总是要在她的大脑里过滤一番,她爱凡事问个为什么。长期的勤于观察,养成了她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由于家庭原因,她没有上过学,家里也没条件给她请家庭教师。但她自小有一种要学习的强烈愿望。每天她除了习惯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后,就找出妹妹的书,尽管不会认,但一篇篇地抄写。当姐弟们放学以后,就要求他们教她识字。长时间的积累,她不但能认识很多的字,还学会了查字典、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等等。除了学课本上的东西之外,她学其它东西也学得相当块。只要看两三遍就会了,打麻将、下跳棋、五子棋、织毛衣、叠各式各样的画等,很多同龄人都不会,很多比她大的人都玩不过她。

    与其他一些残疾人不同,夏江波不仅性格开朗,而且有着坚强的毅力。时间一天天过去,她一天天长大。就在她13岁那年,特别想走路,当路上的同龄人走来走去时,她好羡慕,有时还会看着别人发呆。由于下肢残疾,根本无法走路。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她坚强的用双手支撑起身子,拖着双腿走路在屋里爬行。有一天无意中有位老人对她说:“早上起早一点每天锻炼对走路有很大的帮助。”这句话提醒了她。就从那天起,以后的每天早上她都是5点30分起来,用双手支撑身体在屋里爬行锻炼,不到半个小时,她已经满脸冒汗了。有一天黎明锻炼时她看到窗外天空划过一道很亮的星光,“哦,是流星,妈妈,我看到流星了。”妈妈亲切地对她说:“可能你的幸运要来到了吧!”果然,没过多久,她的机会到来了。

     

    机遇

     

    夏江波所在的陕南石泉县尽管是个山区贫困县,但这个县的残联多年来十分重视残疾人体育运动,特别重视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推荐。2001年7月,经他们选拔的喜河镇残疾青年刘家帅和池河中学学生刘声进和其他运动员一道,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在云南昆明举办的“2001年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分别捧回一枚金牌和一枚铜牌。2004年石泉县残联又担负了选拔5名8--16岁的肢体残疾人送西安参加省上集训、为备战2008年残奥会作准备的选拔任务。

    那年夏天,父亲背着夏江波来到石泉残联。面对众多的残疾儿童和省体育中心的叔叔们,小江波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残疾朋友,面对教练老师们的提问,检查身体,小江波以她敏捷的头脑和良好的体能素质,赢得了省体育中心叔叔们的好评,决定选用小江波。2004年8月,在石泉残联的护送下,小江波第一次坐上火车,离开了家乡,踏上了她人生新的里程。对于一个山区残疾女孩,能出去看外面的世界是一个梦,石泉残联圆了夏江波的梦。

     

    “在水里,我可以自由行走,那里是我的天空!”

     

    为努力提高我国残疾人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发现、培养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力争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自2004年12月5日开始,国家组织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开始进行训练。本着"着眼2008,调整提高,夯实基础,培养新人"的原则,调整队伍,打好基础,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发现、培养年轻残疾人运动员。夏江波和另外几位队友均在其中。

    云南昆明在人们眼中是个十分诱人的旅游胜地,这里的天空是如此的蔚蓝,天上的灰尘似乎都被蓝天里的朵朵白云所融化了;这里的气候是如此的温和,没有四季之分。但是,这所有的一切在夏江波眼中似乎并不诱人,因为这位性格倔强的陕南山区女孩很清楚她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不是来享受这里的绮丽风光,也不是来享受这里温和的气候和舒适的环境,她是为实现自己人生的巨大愿望而来的,否则,她可能一辈子就呆在那个小山村里。

    对于水,夏江波并不生疏。夏江波所生活的这块陕南山区,尽管缺这缺那,最不缺的就是水。在她的家乡河沟纵横交错,山涧小溪淙淙,还有一条名叫富水河的河流在山间奔流,而后汇入不远的汉江,这条汉江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区的上游部分。假如夏江波是个身体健全的女孩,她可能在夏天经常在汉江里游泳,但是因为身体残疾,在来到训练中心前,她与水无缘,顶多也只是在她的名字中与江波相连。

    训练是艰苦的,对残疾人来说甚至是残酷的。此前夏江波并不会游泳。她要经历最初的基本功训练。刚去昆明的时候,因是重残又是乡下来的姑娘,一些同学都瞧不起她,然而她自己内心却始终看得起自己,自己给自己定下了永不退缩的誓言。训练很累、很苦,一些同学吃不消就自动放弃了,而她不甘落后,不肯比别人差,她是队里残疾最重的一名运动员。每一次下水都得两个人提着她的双臂走下去,由于脚不搭力,双脚直到膝盖那里都会被地面刮伤,旧伤的血还没完全恢复,新伤又来了,如今大大小小的伤痕已经特别明显地留在皮肤上。在一次游泳训练中,她越游越远,突然她感到体力不支,双手不能打水支撑自己的身子了,渐渐地往下沉,嘴巴不知不觉咕噜咕噜地喝水,幸好有位轻残大个子看到后赶紧把她拖上来,她已晕了过去,经过抢救,她慢慢地苏醒了,还以为进了另一个世界。当老师敲了她一下,她才完全苏醒过来,哇哇大哭起来。

    夏江波在队里是一个最需要别人帮助的人,但她首先要求自己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不要事事依靠别人,能自己完成的事情决不让别人来做。从宿舍到食堂,到游泳池,到教室,这样来来回回,总是自己坐轮椅完成。其次,要战胜自我,艰苦训练掌握每一个动作,从不会到学会,从学会到熟练,从熟练到精通,从精通到超越,在夏江波脑海里,形成了这一个个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目标。

    常人做到的,她通过训练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她经过艰苦训练,想尽办法,超常发挥做到了。在教练老师眼中,她成了不服输的化身和象征,成了残疾人运动员的一个顶尖人物,他们把重大赛事的夺冠希望寄托在她身上。

    一个身体残疾的人特别象夏江波这样重度残疾的人要成为一个夺取世界游泳冠军的人谈何容易。也许夏江波本应天生是个与水有缘、与游泳相联系的人,教训以百乐相马的眼光相中了这匹宝马,终于让夏江波与水共舞,创造了残疾人在游泳池里的新的辉煌。

     

    创造辉煌

     

    夏江波开始进入比赛,接受各种比赛的严峻考验。

    2005年11月,夏江波参加了陕西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暨首届特奥运动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在游泳女子S3级100米自由泳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并打破该项目的世界记录。同时荣获了游泳S3级50米仰泳第一名,S3级50米自由泳第一名,50米混合泳接力赛中第一名。

    《陕西日报》2005年11月14日以《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暨首届特奥运动会落幕》之题报道了比赛:来自安康的夏江波超过了女子S3级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华商报》2005年5月6日以《泳者无畏》的题目用图文的形式报道了赛事:石泉县15岁的夏江波,患有先天性高位截瘫,在知道要招收游泳队员的消息后,她一次次地肯求父母带自己入队。一到西安她就要求入水训练———这是她第一次走近游泳池,由于身体的缺陷,她只能用双手胡乱地打水,教练一放手,她就往下沉。刚开始的时候四五个老师轮番下水,手把手地教。张红云教练说:“这些勇敢的孩子直面人生,克服身体障碍和生活上的困难,参加体育运动,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游泳,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他们的自信心!”

    各类网站论坛纷纷发贴称赞夏江波:石泉籍残疾人夏江波勇夺“残疾人世界游泳赛”金牌:石泉县籍残疾人运动员夏江波作为在陕西选拔的两名运动员之一(全国16人),代表国家队前往德国参加于5月31日至6月5日举行的“残疾人世界游泳公开赛”。肢体残疾的夏江波一路过关斩将,一举夺得女子50m自由泳金牌和未满18岁青年组女子50m自由泳银牌的好成绩。

    2006年9月,夏江波在河北石家庄举行的2006年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再创佳绩,荣获S3级女子100米自由泳第一名。同时荣获了S3级女子50米第三名。

    2007年,夏江波又获得了2枚金牌。

    2006年9月,夏江波刚参加毕石家庄游泳赛,体育中心教练给她们放假一个月。夏江波在父亲的接送下,回到家乡熨斗镇。县残联派专车从火车站将夏江波等人接送到各自家里。9月20日,县人大、县委宣传部、县残联、县教体局、县妇联等部门领导一行,专程从县城赶到熨斗镇,看望载誉归来的夏江波。县妇联主席宣读了命名夏江波为全县“三八红旗手”的表彰决定,希望夏江波继续努力,在2008年残奥会上创出佳绩,为石泉、为安康、为中国争光。夏江波接受奖金和奖品后,激动地说:“今后,我要刻苦训练,战胜自我,挑战世界,在2008年残奥会上取得佳绩。”

    夏江波是不幸的,因为上天给了她一副残疾的身体,让她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工作;夏江波又是幸运的,因为靠着自己从小的性格锻炼,磨练出了坚强不屈的特别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她敢于向命运挑战,她聪敏地抓住了决定命运的机遇,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一个重度残疾人的人生价值。

    我们祝愿夏江波在2008年残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胡树勇(石泉县作家协会主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鲜毅娜:知了. 童年
    • 下一篇:王江:香积冬雪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