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吴景桦>>正文内容

    散文:户县抗击传染病史上的"三大战疫"(王景民)

    作者:王景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7日 点击数:

     

      本人在新中国第二轮编修《地方志》中,曾主编户县志《医药卫生分志》。从中发现户县人民由民国以来,在抗击致命性传染病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疫情”时,打了三场硬仗:即民国初的霍乱(俗称虎列拉);上世纪70一80年代的出血热;本世纪初的非典型肺炎。夲人且称其为“三大战疫”。 

    死扛“虎列拉”

       民国时期,户县无卫生防疫机构,且医疗水平低下,流行性传染病时有发生,死亡率高。民国十八年(1929)霍乱(俗称虎列拉)开始流行,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6一7月达到高峰,患者朝发夕死,人们闭门不出,谈“虎”变色。据民国二十二年《重修鄠县志》载:“有病疫自东而来,传染甚速,初至秦渡镇,后至县,后遍四乡,名曰虎列拉疫,其症吐泻似霍乱而甚急,倾刻即死。”在疫情严重的秦渡镇,大王镇,水寨,县城等处,“一日之内一村之中往往死亡十数人至数十人,遍觅棺不得,席卷以埋者多矣,绝户亦不少,”仅秦渡鎮北街死去40余人。据民国《陕西志辑要)载:户县患病5600人,死亡3856人。时陕西省政府曾派医务人员来户防疫救冶。疫情始得消除。

     

    攻坚“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1956年惠安化工厂出现首例出血热患者,疫区即由县东南逐渐向县西、县北扩展,以至蔓延全县。每年5、6、7月为发病小高峰,10、11、12月为大高峰。发病者多为男性青壮年农民。一度在县出现了“出血热之恐。”1974年出血热第一次在全县暴发流行,县委宣传部闫致辉先生以内参上书中央。国务院李先念副总理批示:“告诉卫生部,切实组织人力研究,迅急解决这个严重问题。”卫生部即派专家来县调查。1975年省卫生厅与卫生部联系,由解放军302医院姜素椿带领30多名的医疗队,进驻发病区宋村公社,救治了不少濒于死亡的患者。并总结岀了“平衡盐”治疗法。据疫情资料分析,每四年为一周期出现一个高峰。1990一2005年全共发病12130例,死亡804例。 

       1984年卫生部在县防疫站设全国岀血热监测点,配备了仪器设备。县委县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发动全县医疗卫生人员,下乡开展群防群l治工作。又拫据褐家鼠、黄胸鼠、大姬鼠是出血热病毒的主要宿主,每年开展两次群众性的以灭鼠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城乡推广注射出血热疫苖。总结出“三就一早”(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治疗)的防治经验,并编成口歌向群众宣传,加之采用以平衡盐疗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使死亡率明显下降,2005年,发病数55例,发病率为9.53/10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以保障,时至今日户县人己无出血热之恐。

     

              紧锣密鼓防“非典”

       2002年12月,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非典型肺炎(SARS,简称非典)。2003年4月初,广州,北京等地岀现大量疫情。其传染性极强,死亡率高,医疗界缺乏对应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发出抗击非典的紧急通知。4月中旬,陕西发现首例病人。

      4月20日晚,户县县委、县政府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防治领导小组,各基层单位亦成立防治领导小组。并召开全县电视动员大会。县上抽调2500名干部、组成500个工作组,分赴全县518个村协助防预工作。同时利用广抪等多种宣传工具,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七家医疗机设立预防知识宣传点。

       县卫生局防疫站向各乡镇发放消毒药品和预防中药板兰根等;全县685个事企业单位、学校坚持日常全面消毒;500多个自然村逐户喷洒消毒液,全县共使用84消毒液4600公斤。各村组用中草药管仲、白茅根統一煎熬后让群众服用。全县培训医务人员560名,以备救治,各医院均设发热诊室和隔离病房,观察疑似病人。

       县上下发紧急通知,严禁举办庙会、物资交流会,控制景区,严禁春游。对宗教活动场所,寺庙道观也做好宣传工作。

       5月1日,县上与各乡镇、各部门簽定《预防非典目标责任书》。并通过领导下基层檢查和现场会指导预防工作。

       6月1日,疫情解除,全县未发现一例非典患者。

      笔者拭目以待:本次来势迅猛的冠状肺炎再次将被全国人民击败!

               

     

     2020年2月于家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篇:静静流淌的沧桑(吴景桦)
    • 下一篇:诗词:如梦令三首(吴景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