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今昔办年货(每小平)

    作者:每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6日 点击数:

      

    每年腊八节一过,人们就掰着手指头算日子离过年还有多少天。腊月的天很短也很冷,毕竟进入了二九天,人们都急匆匆赶路、急忙着置办各种年货,准备辞旧迎新过大年。

    富人过年,穷人过难;穷过日子富过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千上万的农民处于计划经济的大集体时代。生产队年底没有核算出收入、支出和社员工分等决算帐,是不会发钱分红的。曾记得我们队没有副业和收入,仅凭售粮、卖菜等有限的资金进帐,年底算盘一响!决算出来,每个劳动日值二角、好的年景三角钱,最好的一年劳动日值不足伍角钱。由此可见昔日农村的落后与贫穷!

    过年,就是过难!队上没钱,众人熬煎。生产队长看到帐面上没钱发愁熬煎,无论多少都要给每家每户发些钱过年,即就是没有劳力、缺少工分的欠钱户、五保户也要从队上借发给拾元、贰拾元让其过个年。如果劳力多、挣工分多的家户才能多分钱、多分粮,并且先分、高高兴兴的背粮拿着钱回家去置办年货。

    大河没水小河干!生产队没分多少钱,可难住了我的父母亲。我家八口人,姊妹们小或正在上学,父母亲整天忙于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劳动日值高了就少欠生产队的帐,低时就成了欠钱户。有时队上发给二、三十元钱,还需打欠条计帐……

    杯水车薪,捉襟见肘。办年货时只好精打细算,把一个钱掰成两半使用。少量有限的钱要过好年,真难为了我的父母亲!父母亲过年的衣服和鞋洗干净即可,娃们沿续了多年大的穿后小的穿,实在不行套着穿。有时扯些花花布,给姐妹做几件新衣服穿。那些年,我们全家没有掏钱买过网球鞋、解放鞋,全凭母亲夜晚在灯下熬夜缝制、做成黑布鞋和棉窝窝。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时候缺粮油少蔬菜,高档菜也没有!即就是集市有,也因缺钱无人买。二、三分钱白萝卜、一角钱的干地软就成了集市上的抢手货。用红、白萝卜、地软和豆腐等包的素菜包子,虽然油水少但清香可口,长身体的我一次能吃碗大一个菜包子。我家离杜曲街道近,曾记得父亲腊月天急急忙忙上几次人头攒动吆喝热闹的集市。卖货的、购物的、逛集的把街道拥挤得满满当当。父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觅、看到有廉价或低价处理的菠菜、白菜、红萝卜、蒜苗、短粉条、干辣椒等赶紧抢购;再置办些待客用的白酒、宝成烟、茶叶和瓜籽、花生、水果糖等买回家。时常到下午罢罢集市上低价买回些剩莲菜、土豆等用竹篮带回家。豆腐常在家门口用黄豆或黑豆换,很少有掏现钱购买的。没有肉咋能过个年?父母亲苦思冥想:割肉只割软肋肉,此肉骨头少利用率高而且实惠。花二角钱接一搪瓷盆猪血,回家加热、切些蒜苗花、倒点盐、调上酱油醋和辣面子就是一道菜。再就是想方设法低价买个猪头,拔毛清洗干净后既能做臊子、包包子、炒菜,还能熬汤做成冻肉,一举数得!既满足了全家人的生活,又不慢待到我家来的亲朋好友。

    过年了,还要给家里购置笤帚、竹扫帚、小簸箕;镢头锨、担笼等工具;买些大碗小碗、大小碟子、筷子、盘子、搪瓷盆子、毛巾等生活用品;买回盐、酱油醋、碱面等,调和面是在药铺买的,用碾槽子反复研末即成。由于资金有限,春联多由父亲写出张贴在房门两侧,时常还热心为乡邻在寒冷时节书写俊秀硬朗的红春联。以前在老家燃放鞭炮少,经济好转以后逐年增多……

    改革开放政策好,全国百姓能吃饱。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世纪、新时代,老百姓逐步过上了甜蜜幸福的小康生活。君不见:如今过年,很少有人买整筐、整袋的萝卜白菜。肉蛋奶、鱼虾和腊肉、香肠成了主要副食品,诸多名贵高档菜品佳肴替代了炒洋芋丝、炒粉条、炒豆芽、炒豆腐等老四样。粗瓷大碗变成精制细瓷白碗,就连喝酒用的酒盅杯子也形式多样,精制高雅。昔日2元1瓶的白酒已被百元以上的名酒所代替,如今还增加了啤酒、黄酒、红酒、保健酒、外国酒和雪碧、可乐等饮料,满足了不同群众的生活需要。

    烟酒茶的消费是身份地位和穷富的象征。如今生活水平高了,不足二角钱一盒的“宝成”烟早已退出市场。2分钱一盒火柴,若受潮就无法抽烟。后来的打火机,因添加汽油而危险而被淘汰,现已变成各种高档气体打火机。伍元、十元、二三十元一盒烟,已是很平常的消费。经济条件高的,已抽上了近百元一盒高档烟。昔日茉莉花茶一包八角钱,大多数人为省钱喝黑砖茶,还有农民喝沙果叶子、竹叶等泡茶水喝……如今生活水平大提高,几十元1斤重的茶很平常,二三百元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上千元价位的茶也有人喝,不再是奢侈品。相应的高档茶具也应运而生,精采纷呈瓷的、玻璃杯、金属杯应有尽有,玲珑剔透,给人以美的享受。

    新世纪生巨变,办年货随心愿。如今在西安无论城乡置办年货时,再也不用发愁口袋没有多少钱,不再为角角钱、分分钱而与卖货人讨价还价,争论得面红耳赤。也不用赶早到引镇、鸣犊、韦曲、杜曲、王曲、郭杜、子午、滦镇、细柳、斗门、马王等集镇拿着布袋、竹篮或推着车子、拉上架子车而风尘仆仆、早出晚归赶集办年货。先卖掉自产的农副产品、蔬菜、瓜果、饲养的鸡鸭、猪羊或加工制作的家具、簸箕、担笼、竹筐等出售后再买回过年用的肉菜副食,手提肩扛或用车满载着返回……

    欣逢盛世百姓福,福照万家事事兴。如今置办年货人们再也不象往昔那样集中购买年货了,平时就象过年,过年也是过年。因此在长安,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家家户户生活大改善、人人笑开颜。市场超市各种年货应有尽有、任君选购。南方的鱼虾,时令水果也都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就连国外的肉品、水果、烟酒也成为年货,被人们装上车带回家。还有超前消费者,坐在宽畅明亮自家楼房里,网上选购年货,即刻就会有外卖、快递送到家中。坐在家中就能品尝国内外美味佳肴,时令蔬菜水果令人尽情享用、幸福无比……

    生活逢盛世,国家富又强;

    年货生巨变,百姓喜洋洋……

     

    2020年1月12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腊八节的习俗(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你所不知道的——韦曲老街道(每小…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