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人物>> 根在长安>>正文内容

    八旬老翁花20年 建成一座西安城 城墙就有18处城门、70个城门洞……作品全部由榫卯结构制成

    作者:龚伟芳 赵曦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1日 点击数:

     

    今年80岁的梁德怀老人,是长安区滦镇街道办事处内苑村村民,出于对西安古建筑的热爱和木工制作的酷爱,前后花费了20年时间精工细作,用10万多个木质零件建成了一座微缩“西安城”。虽然是微缩版,但老人的作品严格按照榫卯结构制作,微缩城墙作品和实体的西安城墙“无异”。

      取材都来源自家种的香椿树

      12月10日,记者来到梁德怀老人家,从前厅进入二楼,眼前的景象让人叹为观止,房子内竟有一座“西安城”。因为老人身体不好,说话吃力,老伴倪利珠介绍道,这就是老梁用20年时间完成的作品,这件作品按照200∶1的比例将西安城制成了微缩景观,除了有钟楼、鼓楼、大雁塔、小雁塔等古建筑外,还有完整的西安城墙。

      细看这些微缩景观作品,工艺精湛、精巧至极。城墙的18处城门、70个城门洞、44个马面、44个敌楼、4个角楼……都与西安城墙形态一致,就连细小的风铃等细节也分毫不差。“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精华,我想让这些流传下来。”梁德怀说,因此他就开始手工复制西安城的古建筑,只是没想到为了实现这个想法,竟用了20年时间。老人所有的作品全部由榫卯结构制成,取材都来源自家所种的香椿树。

      查阅大量资料力求准确还原

      “他这辈子就喜欢干这个,为了测量数据,光是城墙他就上了上百回。”倪利珠说,老人从小就喜欢看木工制作方面的书籍,平时一有机会就动手做些小玩意,十几岁的时候就能帮着乡邻维修、制作纺织机,帮人制作蝈蝈笼子。1966年从部队复员后就进入西安市古建队工作,专门修复古建,并且参与过西安城墙修复工作,之后在市政公司负责制作木质门窗。因为工作的关系老人经常能够与西安的古建筑亲密接触,休息时他还会骑着自行车实地考察,记录各种古建的细致数据。如今老人案头的笔记本上还记录着20世纪80年代测的城墙垛口、门洞等的长宽高数据。退休后,老人将前期搜集的古建筑资料进行了整理,并且手绘了建筑图纸。从1999年开始,老人的古建筑微缩景观正式开建了。

      这20年来,梁德怀老人只专注一件事,就是在自家绘图、选材、加工、组装,制作各种西安的古建筑。最终在2007年,老人初步完成了钟楼、鼓楼、西安城墙、大雁塔、小雁塔、含元殿、长安塔等微缩景观制作,后续老人又制作了许多西安城内具有代表性的新老建筑微缩景观。

      没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

      “老人平时很神秘,几乎不出门,每天只能听见他家传出电锯工作的声音。直到后来老人将自己的作品摆到了自家院子,大家这才知道这么多年他在干什么。”老人的邻居安师傅说,在村委会的帮助下,2008年老人的作品被安排到村里的文化馆进行了连续三天的展览。当时乡邻们见到这些微缩景观都惊呆了,一座“西安城”共有10万多个零件,组装这些小物件竟然没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全部都采用榫卯结构连接在一起。

      此后,这些作品还被运到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进行展览。倪利珠说,这些作品就是老人的命根子,展出前老人在每个零件的背后都标有编号,并且亲自到场拆卸组装。为了展出这些作品,老人在2013年对自家的老宅进行了改扩建,特意将二楼打造成了“展厅”,并且为微缩的城墙景观制作了展台,还在护城河边加了灯带装饰。

      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保存古建筑

      从1999年到2019年,梁德怀的微缩景观制作仍在进行,因为身体原因,他无法出远门活动,只是对原先已完成的作品进行局部加工、打磨,并且进行更加细致的微雕创作。“这是他坚持了一辈子的爱好,我们一家人都支持他。”倪利珠说。

      梁德怀说,直至今日作品才算真正完成,但是自己的手工制作不会停止。他希望能用特殊的方式将西安城的古建筑保存下来,也希望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让这些作品走出内苑村,走出西安,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丰富的人文底蕴。

      文/图首席记者龚伟芳 实习生赵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陕西好人”屈养利
    • 下一篇:一名共青团“新兵”的青春担当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