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10万个零部件 竹木榫卯结构 八旬老人23年建成一座“西安城”

    作者:宋雨 李宗华 来源:三秦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3日 点击数:

    梁德怀耗尽毕生心血,完成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作品。当这座由10万个零部件组成的“西安城”全景微缩竹木雕作品面世时,他已经坐上了轮椅,连走路、说话都很吃力。

    即便如此,他仍不愿停下来。“一辈子就心无旁骛做了这么一件事,”74岁的老伴倪阿姨说,老爷子的身子已经被“掏空”了,“他是我们全家的骄傲。”

    系统化的竹木微雕技术

    西安长安区内苑村,80岁的梁德怀已经很少出门了。他话不多,年轻时也不爱热闹,在退休后近30年的时间里,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屋子,是他每天工作的地方。

    屋子里的各类工具、操作台,甚至连加工机床,几乎都是梁德怀设计制造的。“没有师傅,不带徒弟,单枪匹马自己闯。”今天,在接受三秦都市报记者采访时,梁德怀说,古建筑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天赋、兴趣、钻研,一样不可缺。

    1966年,梁德怀从部队复员进入古建公司,成为一名木工。这个过程,让他得以近距离接触到西安城墙中城楼、角楼等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并参与其中。

    “完全达到痴迷状态,”他买来《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等专业书籍,在工作之余开始自学,并逐渐掌握了系统化的竹木微雕技术,“城墙上有多少个垛口、城门洞,每个门洞之间的距离是多少,长宽高比例是啥,我心里清清楚楚。”

    他从不迷信权威信息,所有的数据采集,全部都是实地查看。为了观测城墙,他和老伴绕着城墙一圈圈走,甚至连城墙上的5984个箭垛,都作了仔细观察。

    除了城墙墙体,墙内的钟楼、鼓楼、都城隍庙等建筑,也让梁德怀颇感兴趣,比如,钟楼每一层的廊柱布局、斗拱结构,他都绘制出详细的平面图纸。

    10万个零部件合卯合口

    1990年,梁德怀退休,他开始尝试用竹子和香椿木来建一座微缩的“西安城”,“我是西安人,能将城墙微缩成一件艺术品,是我后半生最大的心愿。”

    用竹子和木头进行微缩雕刻,精准最重要——这里头的门道就深了。比如,城墙南门吊桥、南门瓮城及城楼上的飞檐廊柱,“瓦片”“墙面”“地面”均由一根根0.75毫米宽的竹篾组成,没有任何文献可参考,只能反复观察,凭借对微雕原理的理解和想象力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有多艰辛?从梁德怀整理的一本笔记中可窥一斑:整件作品严格按照200:1的比例进行微缩,除了钟楼、鼓楼、大雁塔、小雁塔等古建之外,还有完整的城墙墙体,包括18处城门、70个城门洞、44个马面、44个敌楼、4个角楼、2500个城垛子、2500多个箭孔……

    “一共10万个零部件,合卯合口,没有用一枚钉子和一滴胶水,”倪阿姨说,需要6个木箱才能将零部件装下,每个零部件背后都有编号,可以拆卸组装,“从设计图纸、画草稿,到准备材料、计算尺寸,最后才开始动工,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以年来计算,一秒都不能走神。”

    一刀一刻细致入微   叹为观止

    耐性都是磨出来的。倪阿姨说,一年四季,老伴除了全身心投入到这个竹木雕中,其他的事情他都不管,“昼夜不分,经常半夜醒来后他还在紧张工作,几天几夜连续工作是家常便饭。”

    从正式动工到建成雏形,梁德怀用了整整23年,整件作品长8.3米,宽5.3米,周长27.2米,面积近44平方米。

    如今,他还在对作品进行局部加工、打磨,对护城河沿岸的绿化进行微雕创作,使之与整个城墙浑然一体,更加生动。

    “老爷子淡泊名利,过得很清贫,在工艺上讲,这个巨作,一刀一刻,细致入微,让人叹为观止,”内苑村村委会主任姚磊告诉三秦都市报记者,很多单位曾邀请梁德怀“出山”,但他都谢绝了,“他心里有海纳百川的气度。”

                                 文   三秦都市报记者  宋雨  图  三秦都市报记者  李宗华  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民盟长安工委到蒲城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 下一篇:男子秦岭子午峪山上突然晕倒 救援队积雪…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