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人物>> 科教精英>>正文内容

    长安一中校长赵根厚

    作者: 来源:长安一中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3日 点击数:

     

    长安一中校长  赵根厚

     

    此刻,高考成绩公布的第三天,准确的说,是第三天的凌晨四点,一夜辗转难眠,看着我们的成绩,想着我们的学校,往事历历在目,未来何期何盼......涌上心头,不吐不快。

    从教三十一年,在长安一中工作同样三十一年;亲历了一中的风雨沉浮,见证着一中的坎坷与发展。

     

    昔日之辉煌

           

     

    长安一中一直都是一所在西安地区乃至全省享有盛誉的省级示范高中,特别是1998年,因化学竞赛异军突起。省教育厅在一中设立陕西省化学实验班,可面向全省招收有竞赛特长的优秀学生。那时由于生源质量高(来自全省各县的优秀学生),学校管理好,数、理、化教师辅导有方,一时间学校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至2004年学校发展达到巅峰。时年,高中化学竞赛获一等奖23人(全省32人),其中全省前6名全在一中;物理一等奖8人(全省最多),数学4人(全省第二)。当年高考清华6人,北大6人,列全省第四,若单论理科成绩,已在前三名。

    2006年起,省教育厅取消实验班,一中失去了面向全省招生的资格,同时按规定可招收20%的择校生,又因城乡融合,长安区部分优秀学生流向城区等原因,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加之学校发展也遇到了资金等诸多问题,导致质量提升已比较困难,虽然时有亮点出现,但整体水平已难达巅峰时期。

     

    今日之发展

     

     

    一中目前面临的形势:生源范围仅限长安区,而区内部分优秀学生又在小升初、中考等选拔中流失;清华北大的招生政策和多年前相比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设立专项计划每年约40人,仅面向陕西国家级贫困县招生,长安区不在此列;自主招生计划(可降20至60分录取)每年约60人,主要面向有显著特长的优秀学生。而一中学生多数来自长安农村,要在自主招生中通过非常困难。因此,一中学生要进入清华北大只能靠裸分。根据近几年情况来看,只有高考分数进入全省前80名(理科),方有希望录入清华北大。我们目前的师资水平和复习辅导方法,有把握将中考成绩排在西安市1000名以外的优秀学生培养进入全省高考前200名(理科),但要进入前80名,甚至前50名还没有做到,还需继续努力。

    基于上述现实情况,短期内要使一中在高考和竞赛中达到或接近巅峰时的水平,实属不易。因此,我们确立了“学校管理优先突破”的策略,即首先提升学生管理及教学管理水平。通过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促使教学质量飞跃,推进育人方式改革,从而实现我们既定目标。

    基于此,我们从2016年开始,首先在学生管理中提出“五有五无”的准则,每学期在各班开展“五有五无”规范班和示范班的创建活动,期末进行总结评奖,并对获奖班级进行班费奖励。每学期均举办隆重、热烈、富有很强仪式感的大型学生表彰大会,参会师生、家长和来宾达5000余人,受奖学生达千人次以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涌现一批学习之星、素质之星、特长之星和自主管理之星,使他们感受到荣誉和责任,成为校内学生追逐的明星、学习的楷模。

    每学期我们还要举行“社舞青春•团聚梦想”社团艺术展演和“创新•环保•节能”科技创新大赛等,促进学生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每学年我们均举行“激扬青春•放飞梦想”学生励志主题活动。从高一开始,他们面向国旗,立下自己的高考目标和人生目标,学校专门把集会广场主席台的正面墙壁设为“梦想墙”,每位学生的人生目标都贴在这面墙上,可时时重温。高二、高三每年还要举行隆重仪式集中重温。几年来,我们每天在学生中坚持开展“三读、晨誓、三问三省”活动,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提升学生自律能力。同时,又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

    用两年的时间,使学生的精神风貌、综合素养、自主管理及自律能力有了极大提升,校园风气焕然一新。

    为使学生管理再上台阶,去年9月,我们提出学生管理的“四个更”,即更加严格,更加精细,更加规范,更为仁爱。通过一年的实践,成效显著。

    对于高三年级,根据复习备考的时间节点,分别在刚升入高三、新年元旦前、距离高考百日和六月初,举行“决胜高考•勇创辉煌”誓师大会,“成长·感恩·责任·梦想”成人礼主题教育活动,百日冲刺誓师大会和高三毕业生离校欢送暨出征仪式。

    今年6月1日高三级学生离校,同学们眼含泪水,打扫教室、摆好桌凳、关闭电源、关好门窗、倒掉最后的垃圾。在欢送仪式上,他们噙着泪水,拥抱恩师,踏着红地毯,依依不舍地离开母校。这一幕令在场的每一位都动容、动情、感慨。

    有生如此,吾辈足矣!

    在提升学生管理的同时,我们更专注课堂教学的改进。

    几年前,我们提出了“理想课堂”的构建,确立长安一中理想课堂三原则。成功申请“长安一中理想课堂实践研究”为省级规划课题,并成立课题研究组,以课题研究带动理想课堂的构建,以理想课堂的构建促使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提升,并通过一系列大型教学研讨活动有力地推动理想课堂的构建。

    我们每个月均举行理想课堂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研讨教师不仅包括本校老师,还邀请大学区,以及区、市的部分老师参加,每次研讨都请有关专家到会指导。

    我们每学期都会邀请全省部分学科带头人或特级教师来校登台教学,先后举办“陕西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培养对象”示范课观摩,“陕西省第三、四批学科带头人”示范课观摩,“西安市首批教学名师”示范课观摩活动。这些专家教师登台示范教学,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大家对学科和课堂的感悟,有力推动了理想课堂的构建。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我们专门设立“青蓝工程”,即由一名高级教师或省级教学能手做导师,指导一至两名青年教师,指导期三年。为明确师徒关系,学校隆重举行拜师仪式。每学期进行总结考评,将徒弟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都和师傅挂钩。这三十对,六十七位师徒成了学校课堂改进与研究的有生力量,成为带动课堂改进与研究的另一极。

    不断的课堂改进,使我们老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逐年攀升。特别是今年,高考一本率增长七个百分点,这就是对我们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有力回馈。

    天道酬勤,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未来之期盼

     

    长安一中是一所公办学校,是一所由百万长安人民供养的公办学校。我们的责任就是为百万长安人民坚守一所优秀的公办学校,使进入一中的优秀学子通过三年学习,能够走进一流大学,成为国家栋梁。

    几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一中巅峰时期相比还相差甚远,我们的路还很长,也很艰难,但我们会咬住目标不放松。一中前辈们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要尽力做到!无非就是苦点、累点,我们不怕苦、不怕累;要的就是一中人的精神,一中人的良知,一中人的尊严。

    当我们将西安市中考千名以外的学生培养成全省前50名,80名(理科)的时候,当走进一中的学生都能进入一本大学的时候,当走出一中的学生都“知感恩,报国家”的时候,我想一中也就实现了凤凰涅槃,一中人也就能够挺着胸口说:我们为长安百万人民坚守住了一所好学校!

    这就是我们对未来的期盼,也是我们正在奋斗的目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90后王睿的创业故事
    • 下一篇:中兴通讯频谱专家周栋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