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皇甫村的新“创业史”(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

    作者:张丹华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9日 点击数:

            读完60万字的《创业史》,才发现这是一部未完结的小说。

      1952年,作家柳青从北京来到西安市长安县王曲公社皇甫村,扎根基层14年,创作《创业史》。他汲取身边村民的故事,记录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进步和变化。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深情地谈到了柳青。他说,“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因为身体原因,柳青只完成了小说前两部便于1978年病逝。中国在1978年迎来了新的春天,皇甫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革。

      “如今我们吃着细米白面还有啥干不成”

      从西安市中心钟楼顺着长安路南下17公里,到达滈河大桥。涓涓滈河两岸,就是《创业史》中的十里蛤蟆滩。滈河和皇甫村则化作了作品中的汤河和下堡村。这里曾经“蛙鸣十里,水稻飘香。”1971年起,这里逐渐改种了旱田。

      皇甫村村民罗利平流转的30多亩土地就在滈河南岸不远处。

      “老罗!”听到有人喊,罗利平从草莓棚后面的育苗大田里跑了出来。光着的脚丫沾满了潮湿的泥土,挽着裤腿,戴着草帽。4月的西安,还没有很热,他的两鬓却汗珠直落。

      来的人是草莓批发商,每天下午6点过来将当天采摘的草莓全部收走。1972年生的老罗其实不老,他更喜欢村里人给他起的外号——“草莓哥”。

      种草莓之前,罗利平在鞋厂打工,每月领着不到两千元的工资。“2012年是我日子最难的时候。”罗利平眼眶红了,他说:“母亲查出肺癌,女儿初中升高中,儿子小学升初中,每个人都需要用钱。”

      生活所迫,罗利平决定创业。中学的时候,他在课本上学过《创业史》选篇《梁生宝买稻种》。望着12岁的儿子,罗利平给自己打气:“梁生宝面汤泡馍都能干成事,如今我们吃着细米白面还有啥干不成!”

      他找到在村里种草莓的周发来拜师学艺。“之前,周发来的草莓大棚遇到大风被掀翻了。当时我路过他家的草莓地,就过去帮忙重新搭建,干了几天活。他看我想学技术,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学成归来,罗利平投资17万元,其中贷款15万元。流转土地,搭建大棚,披星戴月,种植草莓。从8月开始种苗到第二年5月最后一拨草莓摘完,他有10个月在大棚里吃住、劳作,没有假日。

      “第一年草莓卖了17万元,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是贷款都还完了。之后,每年收入都稳定在40万元左右。”罗利平高兴地说。

      “跳舞的时候,感觉自己在发光”

      柳青笔下的徐改霞寄托了他对女性真正自立自主的思考和期望。今天,属于巾帼英雄的天空越来越绚丽多彩。

      在皇甫村委会大院里,张贴着去年4月份党支部的选举结果。作为四名候选人中唯一女性的董雪利,以最高票当选新一届党支部委员。这是去年皇甫村合并了罗湾村、兴盛村后的第一次选举。

      其实,董雪利从2006年起就已经是兴盛村的党支部委员了。兴盛村就是《创业史》中的兴盛大队。“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两次当选,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平时为村民做点事,他们都会记得,这就是群众基础。”

      董雪利从小在兴盛村长大。毕业后,进了村里的刺绣厂。“在厂里工作的这几年,我学会了手艺,受益很大。”董雪利说。

      1990年,董雪利辞去工作办了童装厂,成为村里第一位创业的妇女。她每天天不亮就把村里十几名女工前一天加工好的服装装好,送到市里的服装批发市场,再把需要加工的布料拿回来。

      “为了送货,每天骑电动车到市里,单程要俩钟头,冬天太冷了。”董雪利回忆,“那时候苦是苦,但心里觉着,一个家庭要改变贫穷,吃点苦受点累算什么!”

      辛苦了几年,夫妻俩终于攒够了“第一桶金”,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这钱比加工服装好挣一些了,之后的日子越来越好。”

      经济上慢慢不愁了,董雪利觉得村里的精神生活太贫乏,就组织大家跳广场舞。2016年,她们在北京参加比赛,拿了奖。“大家都说,跳舞的时候,感觉自己在发光。我们一定要活出自我。”

      董雪利发现,比赛回来大家心更齐了,都想让自己活得漂漂亮亮的。

      “续写柳青笔下未竟的梦想”

      “原”是西北地区特有的地形,因河流冲刷黄土而形成,四边陡,顶上平。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的蛤蟆滩宁静美丽,依原而布的村庄静静地躺在滈河的臂弯里。

      “乡间小路曲径通幽,辘轳绞水、石磨石马点缀,这些都是《创业史》中互助合作的场景,碌碡垒起‘皇甫村’字样的景观造型能一下激活许多年前的乡村记忆……”沿着穿村而过的西弥路,王曲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刚毅边走边介绍。

      生态宜居是关键,产业兴旺是基础。为了有更好的居住条件,皇甫村为村民重新划定了宅基地,老房子所在地就成了“空心村”。这片保留着上世纪风貌的老宅子是拆了,还是改造利用?

      去年12月,西安市长安区制定了“柳青精神传承工程”实施方案,希望通过“学柳青、改作风、换脑子”,促进长安区建设。根据实施方案,《创业史》电视剧、柳青干部培训中心、陕西文学馆、柳青农博园等16个项目将在皇甫村逐步展开。

      “这是皇甫村难得的机遇,街道同村委会商量,准备整合村上196亩闲置空地和320户老旧房屋,发展民宿经济和红色旅游产业。修旧如旧,恢复老照相馆、老卫生院、老戏台、豆腐坊、碌碡碾场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业史》中的农耕场景,让游客体验原生态乡村生活,勾起人们记忆深处浓浓的乡愁。”李刚毅介绍。

      为了有利于规划的推进,最近村上正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土地入股分红的形式,将村民变成股民,成立皇甫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

      “《创业史》是我们大家伙儿的传家宝。我们要传承好柳青精神,就要和农民群众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续写柳青笔下未竟的梦想。”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王青峰表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田丽娜古诗词新著《一拢清欢》分享会成功…
    • 下一篇:长安老艺人用泥塑还原 上世纪关中农村风情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