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任应孝>>正文内容

    散文:饲养室门前的水井(任应孝)

    作者:任应孝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1日 点击数:
          在长安农村,以生产队为集体进行农业生产的年代,我们任家寨村建有喂养牲口的饲养室,饲养室门前还有一口水井,一直为生产队饲养室喂养牲口专用。
           小时候,生产队的饲养室是我们很少去的地方。觉得那里空气不好,散发着一股牲口的粪尿味,也没有什么好玩的。所以对饲养室门前的水井,了解的并不清楚。七十年代中,我中学毕业后,回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生产队的一个饲养员因事请假,队长让我顶替 这位饲养员在饲养室干二天,我才对生产队饲养室门前的水井,有了清楚的了解。
          我们任家寨村共有三个生产队,三个生产队的饲养室集中建在一起,是一座三百多米长,跨度比较大的土木结构的麦草顶房子,房子坐北朝南。饲养室西侧门前的拐角处,就是水井。水井有二、三丈深,井出口边沿处,长有几棵我叫不上名的野草,见证了井挖成的时间,至少在十年以上。这口井的井形和村民家的井也不同,村民家的井是圆形的,这口井是方形的,它也是村里唯一的一口方形井。水井的井台是用砖垒成的,水泥抹平的台面。井台上固定了从井里绞水用的辘轳和井绳,在井绳上固定了一个大木桶。水井的上空建有井棚,遇到下雨,井台也不会被雨水淋湿,饲养员在井棚下,仍能正常在井中绞水。井台边还建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泥蓄水池,这个蓄水池里的水,供三个生产队喂养牲口共用。给蓄水池里进水,由三个生产队的饲养员轮流进行,用固定在井绳上的大木桶从井里把水绞上来,再倒入水池中。特别是夏天,用水量较大。除了给牲口拌料正常用水,每天牲口从地里劳动回来,也要在水池里喝水,饲养员还会用盆子在水池中取水,给一些牲口洗刷身上的泥土,保证夏天牲口身上干净,毛色柔顺光亮。饲养员在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夜晚无人时,也会利用这个时间,用盆子在水池中取水擦身洗澡。因此,夏天水池里水,每天必须进满。
          用大木桶给水池里进水,是很费力的。一木桶水打满有五、六十斤重。不像家庭用的小一点的铁桶,重量轻。给水池里进满水,需要十几桶水。要从几丈深的水井里,一次绞上十几桶五、六十斤的水,除了身上有一定的力气,胳膊也要有臂力。好在蓄水池里水,每天用不完,饲养员每天只需绞几桶水,把水池就能续满,不需要绞十几桶水。水池里的水四、五天还要清理一次,把陈水彻底清理干净,再倒进新的井水,保持水池中的水清洁。我在顶替饲养员二天工作中,给水池进水刚好轮到我们生产队,我主动提出由我来给水池进水。用大木桶绞水,由于力气不够,在第一桶水绞到井中腰时,就绞不动了,停在了井的半空中。我紧张的浑身冒汗,用手紧紧地握住辘轳把,不敢放松。急忙喊来我队另一个饲养员,由他及时帮助,我才把那桶水绞了上来。这位饲养员给我说,他们开始用大木桶绞水时,也是很吃力的,只是他们用得时间长了,臂力一天天增长有力了,现在才很轻松地就把一桶水从井里绞上来。看到我绞水力气不够,给水池进水后来就由他完成了。
           饲养室门前的这口井,井水纯净清澈,味道甜美。由饲养室专用,村里的人基本上不用。还因它在村外,来饲养室的人少,产生的污染少。用这口井水给牲口拌料,饮用,我们村喂养出的牲口,个个膘肥体壮,毛色柔顺光亮,生病少。不管是下地耕田,给庄稼地送肥,夏收和秋收拉运庄稼,还是出外拉车运输,都能给上劲,很好地完成任务。
           饲养室门前这口井,因喂养牲口用,也受到了饲养员们长期的精心爱护。在村里饲养室使用期间,井水一直干净旺盛,没有对井底进行过清淘。直到八十年代,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分田到户,生产队饲养室解散,这口井也为村里弃用,井水逐年减少,直至最后彻底干枯荒废。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官路的变迁(任应孝)
    • 下一篇:散文:又是槐花飘香时(任应孝)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