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掐帽辫(每小平)

    作者:每小平 来源:长安人网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06日 点击数:

    昔日农夫耕田外出都戴草帽遮阳挡雨,休息时垫在地上供人休息,是头上必备之物。

    改革开放前,人们外出或到田间劳动,头顶上都戴着一顶草帽。戴上草帽晴天可防太阳曝晒,下雨天可避免头顶淋雨;劳作出汗时可用来扇风降温,疲乏困倦时可坐在草帽上休息。

    草帽是妇女闲暇或夜晚抽空时利用麦秆双手对折掐帽辫,再用针线一圈接一圈手工缝制而成。上世纪七十年代采用类似缝纫机将帽辫加工而成,草帽下圆圈上面分别喷印有“农业学大寨”“为人民服务”“抓革命,促生产”和红五角星、年代等图文。

    改革开放前,农民种植的小麦多为高秆,特别是顶部一节约有1尺多长,再加上用麦镰手工割麦,因而麦秆保存较好,是掐帽辫的好原料。生产队碾麦前,妇女们会将高大整齐的麦捆小心解开,在麦场上将麦穗剁下,麦秆捆绑过称后带回家。

    在樊川杜曲等地,闲暇时掐帽辫是一项传统的手工业。麦秆分粗、中、细三等,细麦秆掐出的帽辫细密紧凑,缝制草帽轻薄好看、档次和价格也高。中等次之、粗为低等。将麦秆上部又长又直的一节或两节剪下,待到农闲或雨雪天剥除外皮,为防折断便于掐帽辫需用水浸泡变软,再用双手折叠掐成长长的帽辫,用长约2尺的木拐缠绕20圈长为一把。靠近麦穗的一节麦秆又细又长,比第二节麦秆掐出的帽辫质量好。收购员根据材质、掐帽辫的质量、颜色等感官定价,自由交易。一把帽辫的价格有1角5分、1角7分、1角9分、2角2分,特级为2角5分。一般帽辫能卖2角以内,一级或特级能卖2角以上的好价钱。

    当时生产力低下、经济困难,人们通过掐帽辫来增加收入,挣些酱醋钱以补贴家用零花钱。下雨天,开会或冬夜是人们掐帽辫的大好时光。掐帽辫大多为妇女、姑娘娃,也有少数男人也参与其中。麦秆用水泡软后用湿布或湿毛巾包裹,夹到胳膊窝或放到固定处,随时取用。掐帽辫先用四根麦秆起头,三根横向一根竖立,左右手分别向内斜向上横折,一上一下相互叠压,一侧为四个头的向三个头的方向横折。每掐一次要求用力和折叠角度均匀、不可大小不匀称,边缘要整齐光滑、不可弯弯弓弓或留有毛茬。每个麦秆用完时抽取一根接上继续折叠,帽辫会越掐越长、越辫越多。手下是掐成的帽辫,手上是七根竖立麦秆左右晃动,从外折内,依次折叠。每根用完或不用时,茬口需接严光滑,最好不同时接茬,以免影响帽辫质量。后来,人们发明了一个用钢针做成的十字形裁麦秆的小篦刀,用其在麦秆中空处均匀划开,一个麦秆会变成薄薄的四节,一变四能有效增加帽辫的长度。缺点是薄、轻和不结实耐用。但戴到头上轻爽、凉快,年轻人喜爱戴划开后掐成帽辫的草帽。

    生产队或大队开会学习,是掐帽辫的大好时机,众多妇女和少数男人掐帽辫成为一道风景。常见胳肢窝夹上一包湿麦秆,掐长的帽辫在胳膊上吊挂成圈或从肩上一圈圈地斜胯着,双手不停熟练地折叠着麦秆。当时我也向姐姐学会了掐帽辫,掐好的帽辫长度从肩部拖到腿部好多圈,只是掐帽辫的质量欠佳、卖不上好价钱。但我用双手掐帽辫的钱买回了上学用的笔记本、生字本和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常见掐帽辫者左右手习惯性对折,沙沙声阵阵,说闲话唠家常,女娃们算掐帽辫算说闺密话,贴耳悄悄说些脸红羞答答的窃窃私语……

    妇女们多利用夜晚或雨雪天掐帽辫,腋下夹上一卷湿麦秆,东家进、西家出,边串门子边掐帽辫,说话做活两不误。为了多掐常站立,困乏时才在凳子上坐会,也有少数人坐在热炕上掐帽辫。缺点是:掐不成帽辫的废麦秆,头或节管弃掉地上影响卫生和整洁,自觉者常在自家房屋内掐帽辫。人们说些家常话,讲故事、说笑话、民谣谚语和猜谜等竞相说道,有人绘声绘色的讲述到动情处常会引起众人哈哈大笑……

    杜曲供销社收购大量的成把帽辫,初开始给县上或西安运送销售。上世纪七十年代组织数十职工采用类似缝纫机加工机制草帽,在杜曲、韦曲、西安等地畅销。还销往省内外,通过外贸公司还将加工制做的精制草帽出口,换回外汇、增加收入。当时每逢三夏来临,城市里的机关、单位派员支援夏收,每人发给一条毛巾、一顶带系的草帽到田间地头割麦……

    草帽有大有小,农民喜欢由麦秆掐成帽辫做成的大草帽和礼帽,城镇和农村年轻人喜爱划开麦秆做成的时尚轻型草帽。在农村,马骡驴牛等牲口在拽石磨、拽水车、碾麦场等转圈使役过程中,为了防止偷懒歇息和转晕等不良现象,常用掐好的帽辫做成圆筒状形似草帽顶(即暗眼),缝制对称两个黑布圈缠绕牲畜头部,蒙住双眼能有效长时间连续劳作。也有个别人同戴茶色石头眼镜老者开玩笑,美名曰:“戴暗眼”“戴鞍眼”。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工割麦变成收割机、麦秆已掐不成帽辫;草帽已被竹帽、塑料帽等新型材料替代,男女老少人人掐帽辫已成为过去、逐渐变成美好的回忆。

     

     

    每小平,笔名每牧、每文

    长安区作协理事

    民俗委员会副主任 

    市作协会员

    民盟市科技委员会委员  

    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文化研究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评论:人生哲理精典名言(每小平)
    • 下一篇:西安民谣(每小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