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科教长安>>正文内容

    长安“名校+”助推优质均衡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作者:刘参军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2日 点击数:

     全市“名校+”工程实施以来,长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指导区教育局立足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现状,在深入推进“三名工程”的基础上,积极突破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区域、学段局限,创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2个、区级“名校+”教育联合体4个,通过“一长多校”、“结对帮扶”等发展模式,促进校际交流互动,在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化解“入学难、大班额”难题、加快城乡教育同步优质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鲜明效果。

      创新模式

      激发办学活力

      一长多校,扩充名校资源。长安一小“名校+”教育联合体的“+校”长安一小城南分校,在长安一小王公社校长的悉心指导下,对标现代化一流办学标准,着力突破传统理念,描绘优质发展蓝图,以“为学生发展奠基,用艺术点亮人生”为办学理念,确定了“平安护航,书香满园”的阶段性发展策略,致力于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校风教风学风,走上创建优质品牌学校之路,使640多名农村学生享受到了与城区小学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跨越学段,实现优质延伸。设立长安一中初中校区,使省级示范高中长安一中的办学从高中段延伸到初中学段,充分移植运用长安一中的办学理念、课程建设、教研教改等成功经验和做法,为中学段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化实施、教师绩效管理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师资队伍的双向流动管理创造了有利的实践探索空间。

      结对帮扶,突破校际壁垒。长安二中、鸭池口初中、南街小学、长安三幼等区级名校积极对接长安十中、王庄初中、申店小学、杜曲中心幼儿园等“+校”,定期召开“名校+”教育联合体专题工作会、经验交流会、发展研讨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实现了管理人员的全面对接、管理理念的有效输出和发展策略的制定实施,为“+校”发展注入新的思想理念和管理机制,合力促进“+校”与名校同向而行、同步发展。

      盘活资源

      提升办学效能

      共享设施,增强活动效果。充分发挥名校的资源优势,畅通校际资源共享渠道,在教学仪器、设施设备、场地、信息等方面与“+校”相互交流、互通有无,提高“+校”师生的参与度,实现了有限物质资源效能的最大化。长安一中、长安一小利用其多媒体报告厅,面向“+校”和大学区成员校师生举办“名校+”教育联合体西迁精神宣讲报告会,使广大师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感化;长安二中邀请长安十中师生参加“创新引领未来,智慧点亮生活”为主题的科普进校园活动,与“+校”师生共享科技盛宴;鸭池口中学“名校+”教育联合体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与王庄中学教师共享课件、教学设计,为“+校”师生减负、增效、提质提供了有效帮助。

      融通师资,强化智力支持。名校和“+校”通过管理人员交流轮岗、名师工作室引领、教师跨校兼课、师徒结对帮扶、蹲点学习观摩等途径,打开了人员双向互动、充分流动之门,不仅有效弥补“+校”人员不足、经验有限、专业水平不高的短板,也为名校进一步拓展管理研究课题、丰富提升管理经验提供了有益实践。长安一小校长每周深入“+校”听课、调研,组建“名校+”名师工作室,开展校际教学交流研讨活动;鸭池口中学与王庄中学互派领导、教师,加强交流,共同提高;长安三幼班子成员多次指导帮扶杜曲街道中心幼儿园,更新办园理念,优化园本文化,改进管理制度,实现了办园水平的显著提升。

      搭建平台,拓宽发展空间。全区成功召开2018年区级课题立项工作会,明确了名校和“+校”共同承担的教科研课题;区教研室组织开展“名校+”教育联合体教学工作调研活动,深入12所学校,大规模、高密度听课、评课累计170 余节,为“+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专业指导。长安二中和“+校”长安十中共同举办六科“同课异构”赛教活动,名师引领、同台竞技,促进了学科教师专业提升;长安一小依托青少年活动站优势品牌,搭建“+校”学生活动平台,共享素质展演。长安一小、南街小学充分发挥省级学科工作坊、区级名师工作室平台作用,带动“+校”教育科研工作提速发展。

      深化融合

      加快创新发展

      优势引导,确立发展强项。通过专题报告、教学互动、课题研究、联谊活动等方式,把名校的先进理念、高效管理、优质资源输入“+校”,促使其提高定位、抬高起点。长安一小吸纳长安一小城南分校师生参加其社团活动和兴趣班,举办教育沙龙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与成果;南街小学与大学南路小学、铁五小、申店小学开展“名师引领四校互动,‘名师+’工程普惠学生”交流研讨会,做实、做细“名校+”质量提升工作;长安三幼定期送教到杜曲街道中心幼儿园;长安一中、长安二中积极向“+校”推介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建设、班级自主管理等方面的思想理念和成功经验,引来源头活水,注入新鲜血液,使“+校”迅速迈入高品位发展状态。

      问题导向,突破短板制约。深入“+校”调研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剖析原因,研讨对策,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帮扶提升措施,打开新的局面,加速“+校”的提升发展。教研室重点关注、指导课堂教学,推动“名校+”教育联合体整体质量的提升。南街小学针对申店小学部室管理短板,开展“名校+”教育联合体部室管理交流活动;鸭池口中学为帮扶提升“+校”班主任管理水平,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长安一小指导城南分校深入开展质量监测评估反馈会,研讨质量提升措施,找准质量提升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特色塑造,加快创新发展。立足并充分尊重“+校”的现实条件、发展基础、文化承袭,探索制定“因校施策,一校一策”指导路径和发展模式,促使其走出富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鸭池口中学树立质量立校的品牌意识,与“+校”开展毕业班教学质量摸底工作,统一进度、统一测试、统一标准,统一措施。长安一小省级科研兴校明星校长对“+校”特色塑造进行顶层设计,开展课堂问诊,观课议课,教研联动。名校和“+校”教育科研“六同步”,进一步带动了“+校”在计划管理、课程管理、备课管理、教学进度、教育活动及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联动,深化了内涵特色发展,加快了质量提升步伐,日益显现出“名校+”管理模式的鲜明优势。

      目前,长安区6个“名校+”教育联合体共覆盖中小学幼儿园12所,投资340万元建设网络互动课程录播教室12个,启动研究课题20余项,参加各级各类交流培训300余人次,开展各类校际师生活动32次,受益师生达17000余名。各“名校+”教育联合体在理念引领、机制创新、管理促进、师资融通、资源共享、教研同步等方面迈开了坚实的步伐,在促进“+校”加速优质发展的同时,也使名校在高位发展上达到了新境界,收到了学校进步、教师成长、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的良好效果。

      展望未来,长安区将乘着西安市“名校+”工程行动计划的东风,加快实施“名校+”发展规划,把新建成的长安五小等19所学校逐步纳入“名校+”体系;着力加强考核评估工作,切实加大奖励激励力度,提高“名校+”工程实施效果;努力构建城乡结合、区域结合、以点带面、全方位辐射的新格局,孵化培育出更多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名学校,“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谱写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手拉手绘本故事屋第三十四期圆满结束
    • 下一篇:西安本周末研究生考试 请您出行避开考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