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要做就做好,要么就不做--记平凡创业者王鹏博的二十年

    作者:记者阮班慧 来源:三秦都市报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25日 点击数:

    记得第一次见到王鹏博,是2006年12月5日下午,在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电视短剧人民好交警《乔明友》开机仪式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该剧总策划和制片人的他很低调,始终保持沉默。正是他那张特男人而又无语的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沉着和冷静加上几句不多的大实话,让我想起了《亮剑》中的男人新偶像李云龙,在王鹏博的脸上凝聚着李云龙式的“亮剑”精神和性格,而且这种品格在他的人生道路和事业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他说:“我做一件事,要做就做好,要么就不做!”这是他对生命呐喊的释放,他让我们听到了一位创业者在时代中奋进的强音,感受到了他在激流中勇进的力量和激情。然而谁又能想到,今天成功的他在二十多年的创业中经历了怎样的阵痛?他的成长不仅仅是他个人人生的辛酸之旅,而且是改革开放30年这个时代变迁的缩影,让我们透过这些点点滴滴的文字走进这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创业者的心灵世界,与他一同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痛———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1971年3月,王鹏博出生在西安市长安区义井村(现在的细柳街办),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父亲是义井村一位能干、为人耿直的瓦匠。在那个年代,父亲凭着自己的本领先是被长安区建筑公司招为正式工人,不久又调进西安造纸网厂任服务公司经理。为人正直又有魄力的父亲是他儿时的骄傲,童年时候的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父亲的呵护下憧憬着自己天真烂漫的理想,那时侯的他幻想着自己将来长大当一位作家,出好多好多自己写的书,喜欢汽车的他还希望长大后拥有自己的车队来跑运输。

    然而,命运却和年少的他开了一个冰冷的玩笑,残酷的现实将他儿时的理想撞击的粉碎。1986年时任服务公司经理的父亲突然被停职,15岁的王鹏博刚刚参加完初三升学考试就被迫辍学,为了生活他不得不走进父亲的单位——西安造纸网厂打零工,从打零工那一天起,年幼的王鹏博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为了珍惜这个因为父亲“享受照顾”得来的零工岗位,为了不给委屈的父亲丢脸,柔弱的他在繁重的劳动中学会了坚强,在一次劳动中不小心被电锤钻伤了右大腿,他硬是强忍住泪水没有哭,至今在那块疤痕上还清晰地凝聚着少年的苦痛,脏活重活他总是抢着干,因为他知道每天挣来的那一块七毛二分钱都凝聚着辛勤的汗水。六个月后,他失去了零工这份看似来之不易的工作,王鹏博便和姑姑在西安市青年路开起了一家小餐馆,16岁的王鹏博自己当起了店小二打理店内的生意,好客的他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熟人进店吃饭他总是自己请客,客人原本冲着照顾他的生意而来结果成了免单,尽管餐馆门庭若市却仍然惨淡经营,在勉强支撑了4个月后他苦心经营的小餐馆在无奈中关门停业,第一次下海创业的王鹏博就这样无情的被迫搁浅在“沙滩上”。再次失业的王鹏博,该如何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呢?年轻的他一度陷入了迷茫。但王鹏博并没有对餐馆的关门感到沮丧,而是开始思索自己该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坐标,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拓展的事业来干。从小就盼望长大拥有一个自己的车队跑运输的王鹏博,在父亲和亲友的帮助下,于1988年初买了一台老解放,自己当时没驾照就雇一个司机开,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从郊县到西安往返跑运输的艰苦生活,那一年他仅仅17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他一样雨季般年龄的同龄人都在校园里为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发奋学习,而王鹏博却只能一个人不分昼夜地开着老解放穿梭在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的工地间,每当他从朗朗读书声的校园旁边经过时心里便会涌起莫名的酸楚。

    经过十几年艰苦拼打,功夫不负有心人,鹏翔企业在王鹏博的带领下,如今在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里已经初具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旗下的西安鹏翔驾校拥有150亩大型生态园林封闭式训练场,备有各种教练车100余辆,并在西北地区独家率先使用平头欧曼B2教练车辆,于2008年又购买了丰田卡罗拉、海马等全新高档教练车多辆,彻底改变了过去破旧吉普车当教练车的老皇历,使驾培行业呈现出崭新的景象。在王鹏博的苦心经营下,西安鹏翔驾校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被陕西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授予“陕西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先进单位”;同时还被陕西省消费者协会评为消费者“(2006年7月-2007年7月)诚信单位”;2007年被西安市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授予“2006年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早在2006年就被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授予“陕西省名优诚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这些荣誉和成绩面前,王鹏博并没有沾沾自喜、满足当前的现状,他说鹏翔驾校虽然在目前有了自己庞大的高规格教练车队和大型生态训练场,但是离打造西安乃至西北地区的驾培航母、并在驾培行业里引领发展的方向,要将驾培行业真正做到大规模、上档次还差得很远。其实王鹏博并没有逃脱成功人士那种高处不胜寒的落寞和清苦,现在他虽然事业做大了,物质生活也丰厚了,可每当他放下手头的工作闲下来的是时候,他又会因为缺少同学和知心朋友而倍感孤单、失落,直到今天他还时常情不自禁地感慨说:我很羡慕别人同学聚会,我只上了个初中,现在连一个像样的知心同学都没有,真是遗憾!从他的话语间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成功者内心深处一种常人无法理解和读懂的凄凉情怀。

     

    心中只要还有梦,阳光总在风雨后

     

    世上的事有时候总是事与愿违。从小就梦想当作家的王鹏博,今天偏偏成了企业老总,鲁迅当年东渡日本学医最后却成了文学巨匠,鲁迅尚且如此何况生在红旗下,长在改革开放阳光下的王鹏博呢。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当王鹏博看到城里的公交车通到村里、村民家里盖起楼房、看上电视的情景后,饱含深情地写了一篇名叫《家乡巨变》的作文,他的这篇作文不仅拿了全区小学生作文大奖赛的第一名,而且这篇作文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极大反响,老师将他的文章当做范文来宣讲,就是因为这篇文章点燃了这位激情少年儿时狂热的文学梦想。那时候,在他的心中只有写作是最重要的,每天从早上第一节课开始他就将头埋在课本中间忘我的写作直到放学,写好后他把自己的零花钱用来买邮票给《少年文艺》、《儿童文学》投稿,他相信凭着自己的执著总有一天会打动编辑,让他的习作变成铅字,那将是他最大幸福。对写作的痴迷到了连他自己都觉得疯狂的地步,一次次的投稿一次次的石沉大海,对年少的王鹏博来说简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当他耗尽所有的热情将自己用全部心血创作的长篇小说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他手捧着厚厚的手稿犹如捧着自己一颗受伤的心,眼里满含着泪水一个人躲在校园没人的角落,一张一张烧掉连同他心中那个曾经狂热的文学梦想也都化成了灰烬,从此孩提时代的作家梦在他年少的记忆里收藏,成了隐隐作痛的伤逝。

    破碎的文学梦伴随着辍学的降临,使他远离了校园,这种离开或许对医治他心灵的伤痛并不是一件坏事,他用拼命工作的方式尽量让自己没有时间去想那个看不到希望的梦想。随着王鹏博事业的日渐成熟和企业的壮大,他越发体味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深刻道理,于是在经济实力和精力允许的条件下,他那个曾经泯灭多年的文学圣火再次在他的心中熊熊燃起。2005年他投资成立了《陕西鹏翔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多次担当起总策划、制片人、导演等多重角色,先后拍摄了《神秘盗猎人》、《赌王》、《魔窟》、《虎豹峡剿匪记》等60多(部)集电视短剧,其中以山西黑砖窑为背景的纪实电视短剧《魔窟》获全国广播影视学会全国栏目剧评奖,该剧还荣获2007年度栏目剧三等奖。虽然王鹏博只是初中毕业,自嘲自己是“大老粗”的他同样用“要做就做好”这句话来要求自己,实践证明经过他这个“大老粗”的努力在电视短剧的创作和拍摄上他也同样做到了最好,这就是他骨子里不肯服输的品性。王鹏博之所以要涉足文化产业,不仅仅是因为他年幼辍学和圆他那个遥远的伤心文学梦,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化产业来唤醒人们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才是他的真正初衷。他说谁不想上大学,谁不想有个自己理想的职业,在那样一个年代,他没有能上大学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现实,他说他现在只能尽自己的所能,以扶持教育或者发展文化事业的方式来弥补自己人生的缺憾。

     

    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走进王鹏博朴素的办公室,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大厅的墙上整齐的排列着精彩的剧照,这些剧照如同他的孩子,静静地倚墙而立等待检阅。而在他办公桌上方的墙上有四个有力的大字:求实存真!这四个字是省上一位德高望众的老领导何承华老先生生前特意送给他的手迹,因为这四个字涵盖了他的性格和品德,所以他将“求实存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和鹏翔企业的灵魂,以此来告戒自己和员工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王鹏博孩提时代的坎坷经历,从小铸就了他拥有一颗大爱的心,他的爱已经远远超越了狭隘亲情。在他创业刚刚起步时,他就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当他经济条件稍微好转后,他马上想到的是回报母校以及在那里上学的娃娃,2004年的六一儿童节,他为西安造纸网厂子校的娃娃们送去了价值五千元书籍;2005年一个被小偷团伙控制的四川籍9岁小男孩,被他解救出来领回家悉心照顾,直到小孩的亲人从四川赶到西安将其接回家,王鹏博才放下心来;2003年陕西华县遭遇特大洪灾,当他得知灾民急需大量棉被的时候,他和司机连夜跑了西安郊区的好几个乡镇将买来的近千条棉被,送到有关部门连一个证书也没要就走了;在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时时牵动着他那颗涌动的心,他不仅自己为灾区捐爱心款36000元,而且还建议西安驾培行业管理处向全市驾培学校发起心系灾区的爱心捐助活动,在驾培行业管理处的号召下,西安汽车维修行业和西安驾培行业共向四川地震灾区捐得爱心款43万多元;在今年6月高考来临之际,为了方便考生、确保考生安全、准时抵达考场,他将西安鹏翔驾校全新的教练车组建成“高考爱心送考”车,专门在高考的7日和8日上街义务接送考生,他们爱心车队的全方位服务赢得了考生、家长和老师的高度赞誉。这些年来,鹏翔企业在王鹏博的带领下默默无闻地回报社会、献大爱的活动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做了多少,他也从来没想要过让别人知道他是在怎样用大爱回报社会和他人,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献爱心时,他总会平静地说:我愿意。他就是这样一个用自己的方式来回报社会和他人的人,这也正是王鹏博一个平凡人令人钦佩和敬仰的地方。

    童年的时候,由于王鹏博的父母在建筑队上班常年在外打工,上小学以前他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长期在爷爷、奶奶、外婆的呵护下成长使他从小就对老人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对老人孝敬的良好品性。现在对有着为人之子又为人之父双重身份的王鹏博说:一个不孝敬父母和老人的人,不配和他做朋友,更不会让他成为鹏翔企业的一员,因为这种忘恩负义的人已经泯灭了人类最起码的人性和良知。在家里他不仅是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儿子,同时又是一位好父亲,因为他时时都在告诫自己要给孩子树立起做人的好榜样。在今年的正月初四,六十花甲的老母亲突发脑血管瘤住进交大一附院,为了让母亲少受痛苦早日康复,他再忙每天都要抽时间去病房在母亲的病床边陪陪她老人家,为了让母亲少受病痛折磨,在他的大胆决策下,最后花费十多万元成功使用介入疗法,让母亲脱离生命危险摆脱了病痛的折磨,他却含着泪水说:妈妈的病好了是他最大的幸福,如果妈妈的病没有治好他会后悔一辈子的。他感慨地说如果金山能换来妈妈身体的安康,他宁愿要母亲身体的安康也不要金山。

    王鹏博就是这样一个活在大爱无边的真实生活里的普通人,从他身上给我们传递着一种无形的 “亮剑”精神,无论是面对挫折还是成功我们都需要这种精神。

    这就是那个在平凡生活中通过自己奋斗创造出不平凡生活的王鹏博。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庞留村被盗古墓墓主可能为唐玄宗贞顺…
    • 下一篇:金石印证奥运盛会 篆刻再现历史华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