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谱写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民“心史”

    作者:仲呈祥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9日 点击数:

    《人民日报》( 2018年08月09日   24 版

    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上,人们不能忘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过《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三部曲”,为以枣花为代表的当代农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心灵轨迹传神写貌,又出现过《希望的田野》《美丽的田野》《永远的田野》“三部曲”为新世纪农民谱写“心史”。“写农民、演农民、为农民”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独特传统、文化积淀,也是中国国情所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题中之义就包含坚持这种有中国特色的创作精神、创作方向和创作道路。所憾的是,如今荧屏上“写农民、演农民、为农民”的优秀作品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观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审美需求。

      新近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就接续了有中国特色电视剧发展道路的这一优秀历史传统。该剧塑造的农村妇女杨柿红形象,纵跨改革开放40年,从20来岁到60来岁,从未出嫁的少女到一村之长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坎坎坷坷、勤劳纯朴、自强不息,其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都甚于当年“三部曲”中的枣花形象。演员王茜华,扎根生活,扎根农村,靠演技,靠全身心投入,把杨柿红伴随着改革开放艰难成长的心灵嬗变和精神升华,表现得入木三分,感人至深。

      全剧聚焦杨柿红的人生命运。改革开放之初,她由于贫穷被剥夺与青梅竹马牛旺的真挚爱情。伤心至极,寻死未成,偶遇搭救她的家境更穷的乡村教师王长安,二人患难相交,婚后生情。欣逢高考恢复,长安虽被录取,但一因穷、二因舍不得离开学生和老母弟妹毅然留在农村,后来却因送学生上学死于车祸。命运多舛的杨柿红成为全家的顶梁柱。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分田到户,外出打工,用法律武器替工伤夫弟争权益,再到重聚人心、整村搬迁、振兴家园,她都坚强地挺过来了。农村变革的时代洪流,令她日渐懂得了“富起来”要靠奋斗,比“富起来”更重要的是“全村人心不能散”。于是,她团结村民,激流勇进,披荆斩棘,大踏步奔向“强起来”的美好前程。

      一滴水可见大海。透过杨柿红的艺术形象,折射改革开放40年来时代风云变幻,形象反映中国当代普通农民与时代共同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精神历程。正如该剧的导演阐述:“人物的命运和时代的变迁无法隔离”,杨柿红起初并非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弄潮儿,她“很平凡,但这些平凡的大多数,才是改革开放真正的亲历者、见证人和改革红利的收获者。也正是这些人,在改革开放初期,蹒跚行进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横亘着的艰难路上,平凡的每一步都绽放出向着美好生活奋进的光芒。”“把个人的荣辱悲欢和国家的时代变革融为一体,以个体折射伟大时代的波澜壮阔”,是该剧独特而成功的视角。

      演员靠深厚的生活积累、丰富的情感积累和精准的思想积累,演好角色、塑造人物形象;导演靠对时代大势的总体把握,去驾驭好演员表演的分寸,讲好杨柿红及其相关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营造好真实感人又富于意象和意境的视听语言。《岁岁年年柿柿红》努力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把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结合起来,人物个性鲜活,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生动朴实,画面真实精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杨柿红形象的精神高度在于她独特的思想发现:“农民离不开土地,走容易,留下来才需要勇气!回首再看看那粒经历风霜、傲然枝头的柿子,那是一种力量、坚守的力量。”杨柿红形象的文化内涵在于她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蕴含的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厚德载物、扶正扬善、孝老爱亲等美德。杨柿红形象作为当代农民的典型,其艺术价值不可低估。且看荧屏上那满载着农民情感的具有“人味儿”的山山水水,那伴随着时代变迁的影调所隐喻的各历史阶段农民的群体心态,那从青涩、橙黄到柔软的嫣红象征的杨柿红的人生况味和人生意境,彰显的中华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何其鲜明!

      《岁岁年年柿柿红》是近年来“写农民、演农民、为农民”的一出好戏,是为改革开放40年农民谱写“心史”的力作。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区关于举办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
    • 下一篇:郭保良50米花鸟长卷受称赞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