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二层小楼住得气派 垃圾分类环境变好 村民感叹生活比城里还舒坦

    作者:首席记者 张端 实习生 穆洪秋迪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7日 点击数:

    阳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记者一行沿着环山路驱车前行,秦岭的初春秀色在眼前徐徐展开,犹如一幅隽永的泼墨山水。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的长安区王庄村,一排排依山而建、青瓦白墙的二层小楼连片林立,新型农村社区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村庄自然环境优美 村民居住条件舒坦  

    走进王庄村,冲出脑海的第一个词是“气派”。一条沿山而上的柏油主路足有十几米宽,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村民的二层小楼左右对称,家家户户的外墙统一粉刷成白色,青瓦房檐微微翘起,显现出古典建筑的美感和韵味。正值正月,不少人家门楼前高高挂着红红的灯笼,把朱红色的大门映衬得更加鲜艳夺目。  

    “王庄村2012年的时候实行整体搬迁,请了专业人士提前规划设计,一期建成了219套新型农村住宅,全部是独门独院的统一建筑风貌,每户建筑面积都是180平方米。上下两层,五室两厅两卫一厨,家家有院,户户朝南。”村党支部书记骆虎民告诉记者:“现在,二期也正在开工建设,今年内基本能将全村930人全部搬迁到位。”  

    村民李菊花的家位于社区东边。一进大门,就看见一盆盆绿植正在春风中尽情生长,院子里扫把、铁锨摆放得整整齐齐,处处显示着女主人的勤劳和对生活的追求。走进房间,李菊花和小儿子、婆婆正在沙发上看电视,见到记者,忙热情招呼:“快进来坐。”“这房间收拾得真干净!”面对记者的夸赞,李菊花羞涩地一笑:“现在咱住上了这么好的二层小洋房,可不能再像以前住土坯房一样不讲究。其实刚从山上搬下来的时候,好多村民还不习惯,农具到处堆,自家院里放不下,就扔在大门口。以前村子都是土路,随口吐痰、随手扔垃圾都没人注意,现在住上新型社区,不用人说大家都不好意思,自觉把坏习惯就改了。咱这自然环境好,居住条件好,村民在新型农村社区生活比城里还舒坦!”  

    “最近一两年,村子下大力气抓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全面完善村庄各项基础设施,铺设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管道400余米,硬化村庄道路300多米,铺设人行道800多平方米,粉刷墙面、绘制文化墙500多平方米,处处显示咱新型农村社区的特色风情。”骆虎民说。  

    村口有个大铁箱 垃圾分类往里装  

    和人们印象中的农村不同,王庄村干净又整洁,尤其是在实行垃圾分类后,村民的卫生环保意识提升了不少。  

    记者采访期间,正好遇到村民王福生来到村里超市的垃圾银行兑换点,只见他拿出自己的“存折”在柜台前熟练地兑换了20元钱的挂面和10元钱的鸡蛋。“这存折是村上实施垃圾分类以后,利用积分兑换出来存进垃圾银行的。现在我用存折在垃圾银行已经兑换了300多块钱的生活用品了,从吃的到用的,只要超市里卖的,想换啥换啥。”  

    在王庄村,家家户户房门前都摆放着一个双格垃圾桶,一格投放可堆肥(易腐烂)垃圾,一格投放不可堆肥(不可腐烂)垃圾,已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凡是能烂别扔掉,放入绿桶造肥料。”王福生原来根本没听说过垃圾分类,现在,却把垃圾分类的原则记得很清楚:“分类歌简单又上口,会烂不会烂一听就懂接地气,很容易就记住了!”  

    “垃圾分类实行‘两次四分’法。”骆虎民说:“村民按照会烂不会烂的分类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初分;保洁员(分拣员)利用密闭式小型机动三轮车,每天上门对各户的垃圾投放与分类将其他垃圾(不好卖垃圾)投入到密闭式垃圾集装箱,按照‘户集、村收、街转运、区处理’的模式进行无害化处理。清洁工对垃圾桶中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收集,纠正农户分类中的错误,并将会烂的垃圾投入堆肥间堆肥;同时,村民将可回收垃圾(好卖垃圾)投入村口的大铁箱,也就是可回收垃圾收集处暂存,出售给物资回收部门,每隔两三天都有回收员上门整理。每户村民都有自己专属的二维码,回收员称重后一扫就能自动给村民兑换积分了。”  

    垃圾分类不仅是光荣的责任,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村民家家户户门口都张贴着“承诺书”,文明墙上贴着宣传画,时刻提醒村民要从源头上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其实垃圾分类一点都不难,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村里再没人乱扔垃圾,过去‘污水靠雨冲,垃圾靠风刮’早都不存在了,苍蝇蚊子也少多了。”王福生边说边又从家里拎出来一大捆贴好二维码的纸盒,“你看这以前随手就扔的纸箱子现在都能换成积分。”  

    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一直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难点,记者在王庄村看到,村子新建了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对全村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排污净化从源头实现了绿水长流。  

    环境打基础 村民攒着劲振兴乡村  

    顺着社区的主干道往上走,一座新建的文化大礼堂正在紧张施工中。“建成新型农村社区后,村民的居住环境好了,文化生活也要跟上。”骆虎民说:“文化大礼堂预计今年五六月份就能投入使用,到时候全村人就有了专属的文化乐园。”  

    其实,早在几年前,村上就成立了舞蹈队、乒乓球、秦腔等自乐班。“我们之前就在健身广场活动,每周都要组织好几次排练,大家参与的热情可高了。”村民姜红红年纪不大,却是舞蹈队的元老。“舞蹈队里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村民,我是年纪最小的。刚开始大家跳舞只图个锻炼身体,跳着跳着越来越专业,开始排练扇子舞、灯笼舞、印度舞……不仅村里谁家过事我们都会助兴跳一场,还慢慢跳出了名气,周边村子有活动常邀请我们去表演,演出费用也成了大家一块额外的收入。”  

    村民们,尤其是老人的文化生活丰富了,年轻人也能放开手脚到城市去发展经济。“现在社区里功能越来越齐全,配置了综合服务大厅、卫生室、警务室、文体活动中心、综合超市等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各类生产生活服务。”骆虎民说:“下一步,我们还计划依托村南的北塔寺景区,完善村庄旅游服务设施,开展因地制宜的农家乐项目,吸引更多的年轻村民回乡就业,在家门口挣钱。”  

    在骆虎民看来,宜居环境、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内容一个都不能少。“村民的生活环境好了是打基础哩,美化环境的同时咱村子也得创新想办法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带动全村经济发展,让咱王庄村早日实现全方位的乡村振兴。”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一村民照顾百岁母亲被传为佳话
    • 下一篇:“树家风 筑和谐”---- 杜曲街道举办“…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