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小侠>>正文内容

    散文:过了腊八就是年(王小侠)

    作者:王小侠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6日 点击数: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今天是腊八,想起了儿时的歌谣,因为腊八到了,就闻到了年味儿,昨天晚上睡觉前就翻找厨房的各种豆类,还好虽平常不太善厨艺,这些食材总归还是有的,临睡前,先生把这十几种食材放到电炖锅里,早上起来看着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腊八粥粘稠爽滑,顿时想起沈从文先生早年写的关于腊八的文章,题目就是《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真不愧是大师级的散文家,光这一句“糊里糊涂煮成一锅,叹气似的沸腾着”,就已经非常传神了,还别说文中那种非常细腻的生活化的描写了。  

    说起吃腊八,还要从腊八的起源说起......  

    起源之一: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为祭祀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这一天都要念经,煮粥敬佛,即腊八粥。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为了纪念佛陀于十二月初八成道,并接受四大天王供养的米粥,因此有些佛教寺院会在这天煮腊八粥供佛,并分送十方善信,因此腊八粥也称“佛粥”。并希望享用腊八粥的民众都能同沾佛陀成道的法喜,并蒙佛陀加持而福慧成长。  

    清朝时,民间百姓准备腊八粥祭祀祖先,分赠亲友,以示祝福,又效仿佛门施粥送福,特地送给穷苦人家。吃腊八粥更是宫廷盛事,皇帝、皇后赐文武大臣腊八粥,也发放米果给各大寺院。直到今天,各大寺院也会在腊八这一天熬制腊八粥给前来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喝,提前会有许多信佛皈依的义工前去帮忙,据说吃了寺庙里的腊八粥可以延年益寿功德无量。  

    起源之二: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腊八,新旧交替,猎兽冬祭,逐疫迎春,中国是个多神的国家,自古上千个神仙,管理着人间万事。腊月是祭祖和祭神的重要日子。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上天入地,他们开始各自忙起来,人们自然要开始配合生鲜,做腊八醋、腌制腊八蒜、吃腊八粥......  

    记得小时候,每到腊八的前一天晚上,娘就变戏法似的找出了平时都舍不得吃的各种豆类,洗一洗泡一泡,等到后半夜,我们这些贪玩的孩子都睡下了,母亲忙完各种杂务就把提前泡好的这些豆类放到大锅里,大火烧开后给锅洞里填满“衣子”(过去碾完麦子的碎小麦秸秆),等到第二天早上我们上学走的时候,娘就将一大碗甜腻腻的腊八粥端到跟前让我们吃,我从小爱说话:“今天这饭比苞谷疹子好喝多了”,我说完,姐姐们都嗤嗤的笑我,我顿时感到莫名其妙,难道我说错了?她们都说:“没错,大实话”,然后白我一眼就走了,我回头问娘:“妈!她们竟然笑我,难道我说错了吗?”娘说:“没错,我娃说对着呢,我娃说的才是大实话,快上学去,好好上学,将来天天吃腊八”,我到底没弄明白好好上学和吃腊八有啥关系,到现在才知道过去人那么可怜,谁家能每天熬制放十几样东西的腊八粥啊?  

    如今真的过上了天天可以吃腊八的日子了,可是我们却害怕吃出糖尿病来,看起来每一个时期,人们理想的幸福模样是不同的。  

    这个腊月就在这即将要过年的喧嚣中度过了,人们一到腊月,好像干什么都在为新年做着准备,本来准备出去有很重要的事情就推说,腊月天气还是不去了吧,等过完年吧,这时候该挣的钱也不想挣了,一句还是不去了吧,钱也挣不完呀,快过年了就是给自己放假的一个最好的借口,人们从腊月就陆陆续续开始准备年货,等到过年的时候就可以高高兴兴、轻轻松松过年了。

    其实我认为腊八粥就好比生活一样,各种豆类和食材混合在一起,就是生活中的各种内容和挫折,对待挫折应该抱着一种糊里糊涂的态度,想着车道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总会又一村,而不是每遇见事情就一筹莫展,日子总得往前过,如果每天都在哀声叹气中度过,生活就缺乏了一种向上的力量,人们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有一种朝气蓬勃永远快乐的心灵,日子就应该像这糊里糊涂的腊八粥一样,允许有各种形式,但是生活要像腊八粥一样热热火火,日子要像腊八粥一样甜腻爽滑!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清明思父亲(王小侠)
    • 下一篇:散文:再读《白鹿原》(王小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