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散文:村南那片洋芋坡(方僧)

    作者:方僧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30日 点击数:

    生命就是一埸觅食运动,爱生命,不妨从吃货开始。一一作者手记。

    村南有一块坡地,由于年年村里都在田地里栽种洋芋,久而久之,人们便称它叫“洋芋坡”!

    我经常路过这块地方,所以心里老是放不下它。一个经历过困难年月,并有着饥饿记忆的人,带着火一样的热情,每每举步村南,去追寻生命觅食的过程,用过程记录自已的所思所悟,这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陕北人把洋芋擦擦的店面开到了西安南门口,陕南人却将洋芋搅团铺开到了韦曲街。这不得不让城壕人叫绝,羡慕!

    实,不论走到任何地方,人都忘不了那个叫“洋芋”的东西,因为她解决了人们对饱腹的渴望!。

    把洋芋叫马铃薯或者土豆,那是外国人的称乎,中国的农村大多都叫它“洋芋,”也许因为这东西是泊来的原因,也许乡村人有自已独特的看法?也许中国汉语就是这么任性,比如:洋芋擦擦,总不能叫成土豆擦擦吧?那也太不地道了吧!

    早些年苏联人曾说过:“土豆加牛肉,就是共产主义!”我看未必。

    可我觉得也许是俄国人出于对洋芋的一种想往罢了。据史料记载:早在1628年前,洋芋就传入我国,被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二十一世纪,国际上普遍认为,洋芋仍是本世纪的新主食,而且,还把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呢!

    当我举起画笔,在观察这一组静物时,我却意外的发现,我们平时对洋芋的认识,绝然的不同了。一缕光线,射在一个个完全是平常的园园物体上,这个让我们司空见惯了几十年的洋芋,这阵子却有了更为奇妙的美感。我在激动里把目光投向它,看见的是偏园形体,在天光中呈现出淡淡的黄色,没有一点高光,也没有更为显亮的地方,甚至它普通得没有一点特征。在我脑海里,它简直象一位宽厚的长者,墩厚的面庞,温顺的性格,默默地躺在画布旁,毫不起眼,坦然得令人肃然。“太美了!”我简直禁不住惊乎起来。

    我走过陕南人开张的洋芋搅团铺时,见铺面外搁了一尊大石臼,洗好的洋芋静静的躺在石窝里,等待着高高举起的木棰落下,挥汗的神奇,叮当的响声,使洋芋魔幻般的变性为洋芋搅团,这个神奇的过程,吸引来路过的人和吃洋芋搅团的人的惊诧目光!

    怡悦坊下,突然出现了油煎洋芋饼,这新而奇的吃食,很快统领了城壕街的夏晚。韦曲人同外乡人一起,在夏天的晚风中,喝着啤酒吃着详芋炸饼,老街成了吃货们的享受。

    “厚得载物,宽以待人”是我对洋芋的赞誉。

    打我记事起,洋芋这个朴素的食物就伴随着我童年的日子。至今后来,每每用餐或下馆子吃饭,我都忘不了要点一盘洋芋丝或红烧土豆块以示解馋!

    在那个困难的年月里,记得生产队每年都要栽种洋芋,地点就在村子的南面的坡地里,三月初,社员们在地头把种子洋芋切成块状,田埂上,前面一个人用锄头刨沟,后面一个人提着旦笼,向沟里点洋芋,把发了芽的那面朝上放着,再一个人洒些水后用锄盖上土,社员们用心用意栽上收获的希望,当然,这种想往直接是为了饥饿的肚子呀!年年都种,时间久了,村里人把那块坡地就称为:“洋芋坡。”至此,村南的洋芋坡,就成了村里老少人心中埋下了想往的梦。洋芋这东西,耐旱不挑土质好坏,惯于在坡地生长,产量高,好打理,肉厚淀粉多,农村人说:“面气大。”所以,洋芋被各地人们大量种置,也在各地形成了各种美味吃法。甚至成为上称吃货。

    当我画它的过程中,我便想起村南洋芋坡上收获的埸面,便记起小时侯的那个困难岁月,想起队里收完洋芋后,在翻犁地的时候,娃们的便提着笼子跟在犁后面抡拾那翻露出的小洋芋。那还不是为了肚子呀?想到此,我便感动不已,洋芋生长在朴素而贫瘠的地方,在她坚实丰满的身上找不出任何一丝娇贵、脆弱和权威的感觉,她用自己真实的奉献,征服着一切。甚至,这个世界的穷苦人能活下来,都是因为她的存在啊!

    我带着敬谓来画她,觉得神圣而自豪。饥饿里,我亦忘乎了猪鸭鸡鱼的味道!洋芋,用宽厚拯救我们的日子,它的可爱走进了我们心里。

    小张村南的那片洋芋坡,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也记下了农业社的劳动和饥饿,更涵盖了生活中的许多无奈与快乐。洋芋与饥饿有着不解的缘份,说起洋芋搅团,我便油然地回想起那个时代……

     

     

          丁酉年重阳节方僧於韦曲城壕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诗歌:诗乡韦曲唱离骚(孙宝田)
    • 下一篇:诗歌:《画记》(孙宝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