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粮票(每小平)

    作者:每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2日 点击数:

    搬家是件操心费力挺麻烦的事情,我在搬家时发现五十多年前壹两、贰两,半市斤、壹市斤、伍市斤、拾市斤不等的陕西省和全国通用旧粮票,不由得勾起了伤心的年代和昔日艰难困苦的日月……

    资料表明:1958年8月25日,国务院下发《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生活在城乡的人们、主要是城镇居民(即商品粮户口),每人每月凭购粮证在户口簿指定的粮店购买定量粮油,因特殊情况可领取粮票在异地购粮或在食堂、商店购买饭食和糕点等,若没有粮票就无法到食堂吃饭或在商店购买糕点等食品。粮票是上世纪计划经济的产物,同油票,布票、肉票、鸡蛋票、煤票、肥皂票、缝纫机、自行车票等票证在计划经济商品流通领域风光了三四十年之久。

    小小长方形粮票,难倒出门在外人。望着购粮本内存放的多种不同数量的粮票,想起父母亲在缺吃少穿年代的辛酸生活,不由得流出泪水、忆起紧缺的粮票和粮食来,因为粮票是由粮食交换而来。粮票虽然为无价票证,但现实中人们为了得到粮票就需用钱币交换,1974年壹市斤粮票售价为三角钱左右。

    粮票虽小作用大,吃饭购物全凭它。在国营食堂买馍或饭时就要有粮票,没有粮票就买不出蒸馍和面条、米饭等吃食。二两粮票伍分钱能买一个蒸馍。当年杜曲中学召开运动会,我因报名参加比赛,苞谷糁就浆水菜、体力跟不上,母亲知道我饭量大、吃不饱,就从对门襟口袋里掏出皱皱巴巴的两张壹市两粮票,我央求母亲再寻找,一个蒸馍不顶事;母亲没有寻到就向他人借了二两粮票、再给了1角币,我兴冲冲在杜曲老街道食堂买了二个蒸馍,上学的路上蒸馍就被我狼吞虎咽,未到学校二个蒸馍就进了肚腹内。记得一家长为找寻粮票,冬夜将熟睡的三个孩子赶起来,拿起被褥满炕寻找粮票的笑话。当年父母亲常给杜曲镇县造纸厂从郊区等地拉麦秸;从杜曲废品厂给西安东郊五二钢厂送废铁,往返过程中需在沿途食堂用餐,粮票就派上用场。在小寨、吴家坟合作食堂吃过饭,直到如今还记得吴家坟食堂伍角钱的红烧肉好吃得很!每次吃完还用馍再擦净碗碟内的油脂、食后口舌油香油香的。大多数情况下,多在韦曲一食堂吃哨子面或到韦曲老街道合作食堂吃红肉煮馍,多用自家的锅盔掰碎一大老碗,馍煮好后盛一大一小两碗,父亲多让我端大碗,我推辞后父亲就再给我拨好多馍和肉菜,粗瓷碗煮馍飘散着油香的热气不一会就被我风卷残云吃了个精光。在那时我最喜欢接送父母亲拉货的架子车,出力大小不说,只要能吃饱就行。

    粮票无价但有价,爱心常存助大家。参加工作后,粮票就伴随着我的生活。1975年我在西安当建筑工,每天1.72元工钱,粮票要么在杜曲粮站交售原粮后换成,要么在黑市上每市斤粮票3角钱,最贵时每市斤粮票要价0.35元,然后将粮票交到食堂管灶处,用钱兑换成饭票和菜票。当时除白天干活外,夜晚还时常加班吃夜餐,有时用粮票和钱币在商店买食品充饥。下雨天不出工,吃饭时常和他人打赌,一次吃发糕竞然吃了2.2市斤,还不算稀饭和菜,可见当时饭菜质量差、无肉少油水。1982年我为了领取每月凭票供应80公斤平价蜂窝煤,将户口簿由集体户转出,每月凭粮本购买30斤成品粮或提取粮票购买其它食物。困难时期,先后有多人借我5斤、10斤不等的粮票数十斤,我至今未要、也算是助人为乐。结婚后时常从老家或亲友处选购新鲜米或面粉,从此很少领取粮本定量供应的米面油。当时笨想:让粮站给咱保管,遇到灾荒年月再领取,馍不吃在笼笼抬着呢。谁料想:1993年5月,国家正式发文取消粮票和油票供应,粮油市场开放、可惜了我粮本上存放的480斤成品粮和十多斤食用油,这也算是我省吃俭用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吧。

    粮票参与了计划经济和商品流通,在一定时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而被淘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了收藏品。

    如今,我们的生活变好了,买饭买食品再也不用粮票了。想吃什么,自己做或到饭馆、酒店等随意消费,再也不需要粮票等票证了。

     

    每小平  区作协理事 民俗委员会副主任   市作协会员  区政协委员

                         2017年10月22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水晶饼(每小平)
    • 下一篇:谚语: 长安哲理名言(每小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