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张新武>>正文内容

    散文:王莽的村子----- 西王莽村(张新武)

    作者:张新武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5日 点击数:

    “王莽追刘秀”的故事

    在长安区沿西汤公路一直向东南方向走,过了杜曲再向东南方向走约5公里,跨过大峪河,就到了背山面水,稻花飘香的王莽村。向东约1公里就到了刘秀村。王莽村分为东王莽村和西王莽村,传说村名源自东汉建国皇帝刘秀的逃难传说。据说王莽称帝之时,笃信方家术士之言。有一方士占卦,认为长安城东南方向、今河南南阳一带有天子气,且说此人名叫刘秀,现在长安城太学读书,王莽便派人捉拿。刘秀闻知此事,慌忙逃走,逃至现今的刘秀村,天色已晚,便行歇息。王莽带领的军队赶至王莽村,天色已晚,也便行歇息。刘秀心中焦急,暗中祈祷:愿村中的公鸡提早一更打鸣。以便自已逃脱。王莽天明才发现,自已军队的驻地离刘秀藏身之地仅一公里许,但已悔之晚矣。后来,人们便把王莽驻军的村子叫王莽村。王莽追刘秀的故事史无依据,只是民间文学的优秀篇章罢了,清朝《咸宁县志》记载为王忙村。

    清末《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咸宁县设29仓,杜曲仓在城南四十里,有镇。编为十一牌,统八十七村:仓在杜曲镇。全仓谷口最多,地势颇宽。皂河西北流至杜曲镇西、杨万坡南入潏水,由此合流至碌碡堰。其杜曲以下至长安塔坡之故道今湮塞。《访册》。又柳溪水出高窑沟,在小库谷口东,库谷水出谷,西折里许入濛溪,即康谷水。前志误。 有户六千九百二十七,人口三万三千四百九十八。西王莽村,东王莽村,囫囵村,今作胡刘村。刘秀村,刘,前志作留。

    解放初期,县政府、人民解放军西安通讯学校几个单位用小型发电机发电照明。1956年,西王莽村建起小水电,成为县内第一个用电村。

    王莽村在方圆为驰名大村,特别是解放初期更是全国文明,西王莽村全村378户,1700人,共有党员29人,1954年5月该村率先在全国成立合作社组织联社,对这一工作的创新,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这个经验有用,各地可以仿办,由党的区委和乡支部作出计划,将那些准备合并为一个大社的若干小社先组成合作社的联社管理委员会,如同长安县王莽村那样,经过一个时期,再行合并。”西王莽村的工作因得到毛泽东同志的肯定并于1955年9月给《长安县王莽村四个合作社组织联社的经验》一文加了按语,编入《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西王莽的联社经验,在全国推广,1976年毛泽东写的按语,被西王莽村刻在一块石碑上,立在村口,成为西王莽人的骄傲,2013年另立新碑。

    1951年冬,西王莽村村长益冀东、狄寨军属赵月贤和长安文工团、木偶剧团赴朝鲜慰问。

     1952年8月,印度驻华大使一行4人参观西王莽村蒲忠智互助组。10月,英国外交部副部长麦克唐纳到王莽村考察农业生产。

    1953年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华代表团参观西王莽村“七一”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4年10月,南斯拉夫青年代表团参观访问西王莽村“七一”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苏联驻华大使参观访问西王莽村“七一”农业生产合作社。印度外交部长钱达参观兴教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委员长崔庸健,由县委书记李浩陪同,参观王莽村“七一”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7年5月,突尼斯农业代表团考察王莽村“七一”农业生产合作社。

    本村风云人物蒲忠智,原名蒲云中,祖籍长安县韦兆乡。贫苦农家出身,26岁迁居西王莽村。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中,蒲忠智表现非常积极,1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即担任王莽村第一任农会主任。抗美援朝中,他拿出白米、现金,带动群众捐钱捐物,受到西北军政委员会奖励。1951年,他带领互助组艰苦创业,夺得大丰收,受到中央农业部的奖励。1953年,他团结14户群众组建“七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短短一年时间,“七一”社猛增至158户。他们还打破陈规陋习,试行稻麦两熟,开拓了粮食增产的路子。蒲忠智带领乡亲奔集体化道路,受到各极党组织的高度评价。1954年9月他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8月,“七一”社的经验被编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泽东亲自撰写按语,高度评价王莽村“七一”联社“这个经验有用,各地可以仿办”。1956年4月他光荣地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1957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64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蒲忠智以所谓蜕化变质问题被开除出党,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但他依然坚信党,坚信社会主义,开办窑场,试种棉花,积极劳动,从无怨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的冤案得以平反。当他因病辞世之时,还再三叮嘱儿子:“我一生对党贡献很少,党给我的关怀够了,我死后你们不能向党提出任何要求。”解放后,蒲忠智还先后担任过“七一”农业合作社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中共杜曲公社委员会副书记、长安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长安县王曲镇马厂村
    • 下一篇:散文:清明节记忆(马新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