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月夜黄狗回家来--岁月沧桑,记忆永驻(王新荣)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5日 点击数:

    月光,淡然、明亮,狭窄的街巷里,蟋蟀的嘶鸣从每户房檐下的柴草堆里断续传出。

    "月亮爷、明仓仓,

    我在大河洗衣裳,

    洗地干干、净净,

    槌地梆梆、硬硬"。

    八岁那年秋季的一个晚上,和小伙伴们望着天空中高挂的明月,一起手拉手摇头晃脑重复这古老村谣时,忽然一只狗猛顶地我闪了个趔趄,低头才看见丟了几天的阿黄围着我转圈,头蜷缩着不停蹭我的胸膛,尾巴左右摇晃。二哥正和乡党们靠在新撕的玉米叶摞子谝闲传,阿黄舔了我手后随机一下扑了过去,双爪搭在二哥的肩上,嘴里发出"喔、喔"的声音,并"汪、汪"地叫。我高兴地冲回家对外婆、妈妈大喊:"婆、妈!咱狗回来了、咱狗回来了……"

    这时 二哥领着阿黄进了家门,用手拍着它说:"几天跑哪去了?",阿黄进得门来一下子先跃到炕前,头抵着炕边对外婆又"汪、汪"地叫并拉长了"喔、喔"的声音。外婆坐在炕上,取下嘴里的烟袋锅:"赶紧给狗喂个馍!"同时外婆用烟杆一指阿黄:“去哪了?还知道回呀?"。阿黄的头高耸,眼睛死死盯着外婆,后爪立地不停地顺木炕边移动。妈妈洗完锅在馍笼里拿出一个两掺馍(麦面和包谷面掺和一起),掰开放在地上,阿黄退下并沒有急于吃,而是摇着尾巴卧在娘的脚下,用爪子触摸娘的脚。娘蹲下身捋着阿黄的背毛,"呀,脖子上有麻绳!"娘喊着:“可能是被哪个村的知青逮了几天还沒动手呢……"娘捡起馍放在掌心喂着阿黄。外婆对我二哥说:"这几天看紧些,小心又被人逮走……,养了这些年,几天不见我都急疯了!"

    其实阿黄第一天出去沒回来,我就哭着四处寻,在村子的碾房、各队的猪圈、饲养室,凡我能去的地方都找个遍。二哥正上中学,也叫上他的同学去河边的芦苇地、坟地四下寻找,父亲从拖拉机站回来还到村上的两个知青点,并且又去邻村的知青队部细察,但数日无果,邻里乡党们则说:"寻啥?不就是一条狗么!人都不够吃,丟了才省得喂……"。

    阿黄乖巧又很通人性,从不乱咬人,更沒有骚扰众邻。那时养狗的人多,可在那个年代,常有狗因饥饿便吃隔壁的鸡,叼走邻居的馍,惹得邻里不和,谩骂、甚至打架,可阿黄从不去恣意生事。我们家是间半庄基,但沒钱只盖了一间土房,因此小院和街巷是通透的,沒大门阿黄就忠诚地守护着。每每当村里放电影,有外村人路过时,它会站在檐下狂吠,似乎告诫陌生人:我在此,你们谁敢进来?外婆是一双缠裹过的畸形小足,走路甚是缓慢,每次去村里的老姐妹家窜门回来晚时,阿黄必定要慢慢地在前边跑,还随时回头张望,当距离稍远时便会停下来等等。阿黄也记仇,村里有一青年在公社的肉食站工作,他爱挑衅阿黄,因此每晚当狗疯狂地向外边扑咬时,必定是那人从单位走几里路回村,过我家门口,那时只要喊声:“阿黄,回来!"它会乖乖地又卧在檐下。

    最快乐的莫过于我和同伴们带着阿黄玩,我们奔跑,它会冲在最前边,每至村南的小河,我喊:"阿黄,下!",它便纵身跳进水流里,游过一段距离见我还在岸上,会斜穿上河堰返回来,在我面前使劲一抖身子,那水珠溅地我滿脸都是,然后蹲在我脚下的草地,耷拉着舌头、呼呼地喘着粗气……阿黄最懂事的时候是生产队分了玉米棒,一架子车装不完,剩下的放在野地里,它会舒展躯体爬在旁边丝纹无动,两只耳朵竖直,头警惕地左顾右盼。那年月无人看守就会被别的人家乘机装走些许,这可是生活口粮,人们都是看地比命重。

    贫瘠的年代,饱肚和对肉的垂涎是每个人的奢侈,有许多人常常会去捕杀、偷窃像鸡、狗、兔之类的小肉食动物,因此在阿黄归来不到一月的某日下午,来了两个收狗的人,我斜对门的贾家爷爷同那人沟通后,蹲到墙角用手指掐价,双方你塞我袖口里,我捅你衣襟下,成交即刻欲捉那黑白毛相间的花狗,但他儿子不愿意,哭着用一个黑乎乎的馍引狗走远。那人站在巷子中心,看见阿黄问:“这狗卖不?","不卖!"我干脆地回答。不大功夫对面的碎叔带花狗回来,贾家爷爷抱住他儿子对那人喊:“快逮!",那人丢一块诱食,当狗吞吃时他便猫腰拽住后腿,狗猛回头啮牙咬他,那人手起狗起狠甩在地上,另一个开张麻袋合力将狗塞进,狗在麻袋内乱蹦,扎口时一人的手被咬出了血,这时那人拿出手提兜里的尖刀连续猛戳,只听得狗嚎叫凄惨,阿黄突发般疯扑上去咬那俩人,我大喊吆喝:“回来!阿黄"。那俩人将麻袋捆绑在自行车上疾驰而去。但临近天黑街道仍传来收狗的声音,不知是他们诱走阿黄,还是别的原因,当晚阿黄失踪就再沒有回来了。

    我们家人曾四处寻找,还给邻村朋友托话留意,但从此不得再见阿黄。我幼小的心,盼望阿黄月光下从巷子的南头听着我童谣声颠回,于是只要有月亮便找伙伴一起大声重复着:“月亮爷、明仓仓,我在大河洗衣裳……"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诗歌:2017春季组诗(十里荷香)
    • 下一篇:散文:白蒿麦饭(王小洲)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