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西安“三夏”大幕已经拉开 农民争“请”收割机

    作者:记者刘振 见习记者成智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04日 点击数:

     

    喜上眉梢。

     

    配带秸秆粉碎机的小麦收割机过后,麦茬低,秸秆碎,很受农民欢迎。 记者 张波 摄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又是“三夏”时节,西安的麦子黄熟了。今年的收成咋样?收割进展如何?本报记者昨日来到田间地头,体验“龙口夺食”的麦收大战。

      收成最好的一年

      长安区今年要收获61万亩小麦,在全市10个涉农区县中,面积仅次于临潼区。谈起今年收获的情况,长安区农业局局长杨建利就说了一句话:“这是收成最好的一年!”走到田间,记者才对这句话有了切身的认识。

      在兴隆乡一处麦田,几位农民正忙着将收获的麦子装袋、封口。这块麦田的主人姓韩,问及收成,乐得咧开了嘴,“一亩地能打个三四百公斤,比去年高不少”。老韩说,今年天时好,冬天雪盖得厚,雨水又及时,管理也精细,收成咋能上不去?据他说,这还不算高产,临近的斗门,亩产能达到450多公斤呢!言语中透着几分羡慕。

      据长安区农业局调查测产,今年小麦平均亩产可达到320公斤,比去年多了近40公斤。看着这滚滚的麦浪,可以预知,又是一个丰收年。

      抢手的收割机

      丰收年也给农民出了个小难题。往年,因为播的种子品种不一,麦子都是渐次黄熟,这也为机收提供了时间差,虽是繁忙,却也有序。但随着统一供种的施行,一夜之间,麦子几乎全熟了。都说“春争日,夏争时”,这龙口夺食的“三夏”时节,收割机就成了抢手货。

      在斗门南街六组,一台收割机正在田里忙碌,地头还有几位农民排号等着雇收割机。六组组长郝亚军是负责联系农机的,十几分钟里手机响个不停,全是请他调收割机过去收割,看着这边大片的麦子,他只能不停地说“再等等,再等等”。

      郝亚军告诉记者,今年因为统一供种,麦子成熟时间集中,收割机就显得特别紧张,虽然一亩地要收50元,比去年价格上涨10元,但还是供不应求。他现在只盼着农机再多些,别让乡亲们耽误了农时。

      小装备解决大难题

      在长安区斗门街道办,记者还见到了一种特殊的收割机,出草门上安装了一个秸秆粉碎机。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装置,竟解决了秸秆禁烧的大难题。

      在收割时,秸秆由粉碎机打碎铺到田间,待播种时由旋播机翻到地下成为肥料,省去了再次利用机器秸秆还田的步骤。斗门街道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群众烧秸秆,是因为秸秆没啥用处,长长的秸秆留在田里还影响秋播。今年政府出资十多万元,为90多台收割机免费安装了秸秆粉碎机。

      群众算账可比这精细,刚开始农民以为使用它会增加收割成本,一些人还不接受,但一看价格与普通收割机持平,不但省去了再次雇用粉碎机的钱,还能把秸秆还田当肥料,大家都争着请这样的收割机到自己田里来。因为群众不用再烧秸秆,六成以上的火灾隐患都能够消除。

      “三夏”大幕已经拉开

      今年的“三夏”大幕已经拉开。记者沿途经过了雁塔区、长安区、户县,骄阳下,望不到边的麦田像一片海,有风送过,泛起阵阵金灿灿的麦浪。田野上,一台台收割机在紧张地忙碌,农民的欢声笑语,为我们传来丰收的讯息。

      据悉,针对今年的“三夏”工作,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措施,对禁烧秸秆出台了细致的奖惩措施,本报记者将对此密切关注。我们期盼今年“三夏”顺利进行,期盼农业丰产农民增收。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袁纯清:快收多种细管 确保增收增产
    • 下一篇:长安区积极维护农村社会治安 多警种保"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