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库峪河里的童年(惠鹏)

    作者:惠鹏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5日 点击数:

      我的家乡黎明村,地处终南山麓、库峪河畔,东有库峪河傍村流过,西有清水河紧紧环绕,称得上“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库峪河从南山奔涌而下,冲积出大片稻田湿地,清水河顺沟流淌汇入峪河,浇灌着两岸数千亩良田,是有名的十里米粮川。也许正应了那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话,我们这些农村娃娃可以说是“泡”在库峪河里,打着水仗吃着河鲜长大的。库峪河为我们小孩提供了四季美景和撒欢场所,河滩、稻田、芦苇荡、水库河塘成为我们儿时的乐园。

      从早春冰凉刺骨的消雪水,到柳絮纷飞燕归来,我们的小手碎脚就没消停过,编帽圈,追鸭鹅,哪儿讨嫌哪有我们。掷石子,打水漂,鼻青脸肿不停手。三月桃花开,绿草遍地来,我们的“战场”又从河滩扯上了河坝地,拔草挑菜拾地软,“忙趁东风放纸鸢”,酱杆儿、水芹菜成为我们的最爱,草笼罩黄鸭成为我们的拿手绝活,风筝满天飞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喊声、笑声、呼哨声,声声入耳;放羊、撵兔、逮水鸟,样样在行,我们在库峪河的春天里,放飞着金色的梦想,我们在两岸的烟柳下,宣泄着不安宁“狗都嫌”的张狂。

      夏天,是库峪河一年中最快活最好玩的季节。摸鱼逮蟹抓黄鳝,戏水游泳扎猛子,大战芦苇荡,歇脚凉水泉,成为我们这时的主打耍闹。生长在河边的我们,很少有不会“打江水”的,个个都是逮鱼摸蟹的高手,即就是最懦弱的崽娃儿,也会在大娃头们一次次的“淹教”中,凫上了水面;即就是最胆怯的妹娃子,也会在螃蟹夹黄鳝咬血的教训里,学会抓捕技巧。根本不像现在宠坏了的城里孩子,掏了上千元,请了游泳教练,学了几个星期,还不敢下水。那时的我们,哪有这么娇贵,这么费事?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大娃头们就把赤身光腚的碎娃架在脖子上,走进江水潭,哪儿深哪儿扔,淹得我们直翻白眼、吐口水,他们才不管不顾呢,满嘴的说词:“学凫水,不淹上几回,不呛几口水,哪能学会呢?凫不了水,游不了泳,还是库峪河边人哪?!”正是在这几近残酷的“淹教”中,我们学会了“扑腾”,学会了“狗刨”,学会了“蛙游”,学会了“漂黄瓜”,学会了扎猛子捞石头——将一块彩色石扔到30米开外,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潜游过去把它捞起来,不准露头,不准换气,要一气呵成。

      长了本事以后,我们开始移师芦苇荡了。在芦苇环绕的河塘里,我们学着白洋淀张嘎子、还乡河小雨来的模样,掏鸟蛋,捉迷藏,逮“呱呱嘀”,打“鬼子汽艇”,耍闹得热火朝天。耍乏了,玩累了,我们就在河坎上的泉水洞中歇歇脚,在冬暖夏凉的土窑里睡上一觉。第二天照样不知深浅,照样杀向村西的清水河水库,与在那儿集训的解放军的皮划艇、救生圈们一决高下——三四里的南北横渡,让官兵们跷起了大拇指。水上的童子功,练就了我逢河敢下遇水敢游的胆魄,同时也让我的耳朵进了水,差点失聪。要不是解放军医疗队的及时治疗,今天我恐怕就不是惠编辑,而是惠聋子了。

      捕鱼逮蟹抓黄鳝,主要集中在夏夜。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库峪河里一片金晖,河蟹们准要爬上河堤来透气纳凉,这时一逮一个准。百十米的河岸上,不消一袋烟工夫,就能逮上一大盆,捡到一小筐;洗扒干净后的螃蟹,被我们放进铁锅里,撒点粗盐一煎,嘎嘣香。捕鱼抓黄鳝就没这么简单了,要等到夜黑人静后方能动手。鱼虾鳝鳖都有趋光的生理特点,我们就将四个手电筒捆在一起,将光束照在水地或河面上,吸引鱼鳝来投网罟;等到鱼儿成群黄鳝成堆了,就该我们下手了。无论你是用网捕,还是用笼捞,逮鱼一定要眼疾手快,绝不能让鱼群散开;抓黄鳝要跳到水里逮,一定要捏牢头部,千万不能只抓腰身尾巴儿,否则,你连个鳝毛也逮不到——黄鳝的滑溜,不是人的手所能把持的。仲秋时节,库峪河两岸的稻田里一派翠绿,“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此时是一年中逮鱼抓鳝叉鳖、拾螺捡蚌的另一时机。因为这时候的稻田鱼、稻田鳝、稻田鳖最肥,稻田螺稻田蚌最美最香。遍地的河珍水产,逮得我们手脚发软,捡得我们腰酸腿疼,连夸自己的家乡好,水美物阜赛江南。

      “十里长廊十里画,十里蛙声鱼米香。”只可惜,这一切都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只能保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随着库峪河沿岸采沙取石的疯狂升级,大型挖掘机将“魔爪”伸向了河床,伸向了稻田,河道被挖得七零八落,遍体鳞伤,稻田被掏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黄水乱流,青田遭殃,痛得老辈人撴着拐杖说:“崽卖爷河,崽毁爷田哇!现在好了,甭说去找成群的鱼虾、拇指粗的黄鳝、盆子大的鳖了,恐怕连条泥鳅也寻不下喽!”全市“河长制”的启动,似乎又让家乡的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昔日的库峪河,相信一个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好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正在向西安走来!

        西安晚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wb/html/2017-03/15/content_268107.htm?div=-1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大府井上的一滴泪(张琛冰)
    • 下一篇:散文:世界上最美丽的人(王华锋)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