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小虎>>正文内容

    散文:闹春(王小虎)

    作者:王小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0日 点击数:

    “农民要得乐,驱水耍社火。”从正月初一开始,只要你走到乡下,就会听到从村里传来“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但不是说这个村子今年就要耍社火或者有啥热闹,而这就是农村人的传统习惯。新春伊始,万物复苏,人们就有敲家伙的冲动,就想热闹热闹。当然,这种冲动也可能成为一场社火的导火索,而且许多村子的热闹都是这样耍起来的。而随着这阵阵的锣鼓声,手机里的朋友圈微信群也开始刷屏了,都是社火和庙会的讯息。从侯官寨的牛老爷到冯村的芯子,从清水头的社火到寺坡的嵌碟子,似乎整个长安农村都在发出喜悦的颤动。不过今年耍热闹的村子确实很多,就连一二十年没有声响的我们村,也要在正月十五、十六敲锣鼓扭秧歌。

    我们村在街面上,素来逢春节就有抬社火的传统习俗。村上曾出过惠老二、刘永宽等闻名樊川的社火艺人,还置办了不少戏箱、龙旗和铜器。可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抬社火就被迫停止了。运动结束后,群众喜爱的抬社火才得以恢复,不过已不是人抬而是车拉了。后来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集体大锅饭被打碎,人们都忙着外出打工挣钱,加之一些老艺人的辞世,社火再次遭到了冷落。去年,杜曲四个村联合出钱出力,对已经破败的安坡土地庙进行了恢复重建。今年借着土地庙的落成,几个村商量着搞一次庙会,我村就被带动起来了。当然这只是个由头,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乡党腰里有钱了,物质一旦丰富就会去追求多彩的精神生活。村里人从内心讲其实很爱热闹,可是生活逼的人不得不先去填饱肚子再说。所以这一二十年应该把人也是憋得非常难受,估计今年这股猛水放出来一定会是洪荒之力的。

    社火表演的这天老天爷也很眷顾,真可谓是碧空如洗阳光灿烂,往日灰蒙蒙的雾霾已不见了踪影。出村的社火队伍非常壮观,前面是紫红色的门旗,紧随其后的是彩旗仪仗队,再就是锣鼓方阵、秧歌队和社火,最后是跑旱船等社火底渣子,浩浩荡荡且很威武。当队伍走到每家住户和店铺前,主人们还都遵循着老习俗纷纷燃放鞭炮,或送上烟酒饮料和点心以表示欢迎和慰问。一些特别用心和讲究的人,还会上来给社火头和表演卖力的人披红。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社火队伍就会停下来表演一段。这时候敲家伙的就非常卖力,铙钹和铜锣在手里上下翻飞,鼓手也恨不得把鼓敲个窟窿。一时间,震天价响的锣鼓和炸耳欲聋的鞭炮让整条街道的气氛变得非常热烈,也把社火表演推向了一个高潮。由于不断有人放鞭炮,加之一街两行的人挤得满满当当,社火队伍走得很缓慢,一个多小时才到了表演集结地。

    社火表演的场子在安坡庙下面的一块空地上,有几十亩地大。场地西边搭着戏台,长安剧团正在那里演出。所以,社火还没到的时候,群众早已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场子里黑压压一大片。等四个村子的队伍全部到齐,社火大戏才算真正开始了。他们就像社火大赛一样,四个村子的人心里都暗暗较着劲。在表演的时候,每个队伍都拿出了看家的本事,人人都使出了吃奶的劲。我们村秧歌队的女子着一身绿色的演出服,手里拿着桃红的彩扇。她们队伍整齐动作优美,扇子舞起来的时候就像是一片灿烂的桃花,落下去的时候又像是一池碧绿的莲荷。就连不起眼的社火底渣子这时也大放异彩,引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观拍照。特别是舞旱船的艄公,他平时是走集赶市的肉贩子,从来没学过舞蹈和表演。可他拿起桨板舞起来的时候却是有模有样,腰肢软得像条蛇,并且透着农村人特有的幽默。他的表演赢得了人们一阵阵的喝彩声,还有不少人用手机拍了视频。

    社火表演取得了成功,人人脸上都挂着满足和骄傲的笑容。但在这笑容背后,却是他们的奉献与牺牲。在社火表演的队伍里,许多都是六七十岁上了年龄的老人,平常在家里忙乱地照看孙子。这次为了能够参加社火表演,他们早早就把孙子送去了他(她)舅家。也有人是年富力强的壮小伙,家里的吃喝拉撒全靠他,但为了成全村上的热闹,放弃了提前出去打工挣钱的机会。还有平日里忙人忙身子的老板,他们关掉门店舍弃工程,出钱出力支持村上耍热闹。之所以会这样热衷,他们除了丢舍不开的家乡情结外,更是把闹社火看成了自己的盛大节日。他们要用一场热闹作为自己一年辛苦的酬劳;用一场狂欢来放飞自己的心情;更要用一场自己喜爱的形式来迎接新春的到来。这正是:水暖鸭先知,农家春来早;社火来祈福,明天会更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月亮爷(王小虎)
    • 下一篇:散文:手持彩笔舞春风——记花鸟画家郭保…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