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张继潭>>正文内容

    散文: 甜甜的聚,涩涩的离(张继潭)

    作者:张继潭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4日 点击数:

    正月初八傍晚离开女儿家时,外孙女哭闹着不要我走,两行眼泪唰唰直流地央求着:姥爷别走,别离开花溪湾,和我玩吧!看我执意要走,又说:我要去庙后街!顿时,我五味杂陈十分难过。在回家的路上,我思味着如今的过年,感知到了一种甜甜的聚的美和涩涩的离的痛。

    此文就从这甜甜的聚涩涩的离的感知来引申吧。其实,过年大体就是这样的滋味。过年也可以说是一对对的矛盾心境大碰撞后洗礼人们心灵的节日,是逼着人写总结的节日,每一家门两边的对联就是聚会的主题和总结的脸书。就连神秘的属相都用猴走鸡留写了一篇失意与得意的总结,人亦如此。

    人生的聚和离固然是常态,但过年把这种常态的聚和离升华到鲜明生猛和淋漓酣畅的境界。尤其在现今这个“他乡”时代的大迁徙中演绎出来的聚和离的林林种种的场景,更是激荡着人们的情怀。千里迢迢回家过年,亲人相拥喜极而泣,尽情享受着生活的甜美和感动,一周后离开时的依依不舍,涩涩酸楚是为下一次的相聚付出的成本和铺垫。留守孩子见到父母时的大笑和父母离开时的大哭诠释了人们他乡谋生的无奈。那乡愁的滋味在每一个候鸟般生活的打工族心中酸辣苦甜的涌动着,那个异乡的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孤独和难融入感是否会在短短的几天年假的亲人团聚中全部得以慰藉?只有那甜甜的聚和涩涩的离的场景能回答这个问题。挣再多的钱都难以补偿少陪家人留下的心灵真空,更别提留守老人的种种无奈和酸楚了,只有那渐渐老去的容颜和越来越佝偻的身躯会告诉你一切。

    每当看到春运车站的人流大迁徙的场景时我都会情怀激荡心胸震颤一番,不由得会发问几句:这就是中国的特色吗?不如此就不能生存吗?为什么只有远方有大块牛肉和大碗烧酒可以享用而家乡就没有?到底是候鸟仿照人们学会了南北大迁徙还是人们模仿候鸟来生存?人们的生存能力只有在远方才能体现吗?

    可叹啊!人们向往的诗意而有亲情温润的生活只有在唐诗宋词里才能找到,钢筋水泥和车水马龙营造不出诗意的生活。每年盼望的过年家人团聚营造的氛围只有那短暂的甜美和长久的酸楚了。这本来就不是人们生存本能里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但是社会发展中的众多不确定性一步步把人左右成了今天这样的生存状况。只有当人们厌恶到极点这样的大迁徙生活时才会幡然梦醒来自觉改变,就像今年过年西安市在三环内彻底未听到鞭炮声令人惊讶一样,这就是那个可恶的雾霾给人们教的乖,与其说是人们配合政府号召不放烟花炮竹,还不如说是人们深受雾霾伤害而自觉遵守更加确切些。我想象着:当人们从量变到质变的看到了每年过年大迁徙在亲人短暂的团聚和常年在外谋生的坏处时,尤其是那难以用金钱弥补的心灵创伤时,就会谋求在本土本乡创业生存的办法。我相信一定会找到两全其美的谋生手段的。到那时春节就不是像今天这样只能短暂的甜甜的聚了,也再不会有留守孩子和老人一说了。人们就会看到和想到:乡土里也能挖出黄金来,他乡土里的黄金就留给他乡人享用吧。

    其实,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不会随大流的远走他乡的去谋生,仔细想一想真正美好的生存方式是多和家人待在一起编织生活的甜蜜网络,而不是匆匆的奔走他乡来谋生。人们最容易被一些表象蒙蔽了,就拿得了旅游瘾的驴族来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心灵空虚而为之,是没有在家里挖掘出自己的内在潜力而感到呆在家里生活无聊才寻求陌生地方的感官刺激,你如果尝试着退休后,在家里多读书多学艺学写作学书画多健身多交友,一定会找到意思的。确切地说是意思不找自寻来的。把大路和交通工具让给那些马可波罗式的旅游天才吧,他们一定会写出浓郁人文色彩的异域风情的游记供给热爱读书的人看的,这不是共赢的生活方式吗?再不要去追风赶潮的过那急匆匆的生活了,真正有意思的生活是慢出来的而不是急出来的。闲庭信步悠然自得好呢?还是来去匆匆和失急慌忙好呢?一听一想一看自会体味。

    我再不想看到众多媒体报道春节期间的人灾车祸了,再不想看到人满为患的旅游场景了,再不想看到妻离子散般的过年聚散依依的画面了,再不想看到车站码头人头涌动的焦虑神态了。我想看到和老人和小孩团聚的天伦之乐的怡然自得,而不是见面拥抱喜极而泣,后者固然感人,但生活终究不是戏剧而去刻意追求强烈刺激和情绪升华,生活本来就应该是小桥流水杨柳依依和长相厮守耳鬓厮磨。

    但愿过年的模样能换个更符合人性的模式,但愿那甜甜的聚是常态,涩涩的离更有深意,这样的深意我当然希望它是一堂堂教会后代人懂得生活中有很多无奈需要他们去面对和解困的课堂,只有勇敢的面对和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困后才能更加热爱人生这个大舞台。只有把过年当成总结传授生活禅意的课堂而薪火相传下去,才能对得住每家门前那对充满人生希冀的对联的。朋友,你说呢?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因自省而坦然(张继潭)
    • 下一篇:散文:游泰国曼谷和芭提雅之见闻(张继潭)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