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辛苦的淘井人(每小平)
三百六十行,挖井淘井的人最辛苦。昔时,淘井的人多为盲人或身体有残疾的人。笔者寻访大兆原上的淘井盲人已经作古,无有关信息和资料。经过反复多次寻找,终于在杜曲街道夏侯村找到58岁淘井人李康民,他从1986年开始在杜曲、韦曲、樊村、韦兆、王莽、太乙、郭杜、黄良等地给群众挖井、淘井1000多口,从事与井有关的事情三十多年,经历了无数次的辛苦和危险。当清亮的井水滋润了村民,也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福利,因而他深受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挖井淘井是把命交给了天,人既要灵醒反应快又要能下苦出力;做到眼观四方,耳听八面。否则,就会发生生命危险。李康民讲:习俗讲究挖井的位置在宅院的左首,磨坊(磨子、碾子) 在右首。一般情况下,每年4月20至8月20因地气升高,井下缺氧而不淘井。但也看具体情况和主人家的实际和需要而定。在8月20至翌年4月20之间淘井,因地表气温低,而井下氧气相对多适合淘井。形成天越热、井下氧气越不足的现象。
相对而言,24米以上的浅井可不人工增氧,24米或更深的井就需要增供氧气。无论冬夏为了安全,都要用鼓风机向井内吹风透气。昔时没有电和鼓风机,聪明的掏井的人在长期的挖井、淘井过程中发明了在木棍或竹杆上缠绕上白布或纸张(长纸条) 后,在接缝口处涂抹上浆糊,形成密闭的圆形长布筒或长纸筒,再接到风箱(风匣) 出风口上不停的向井内拉动风匣吹风供氧。杜西村民奚根学向笔者透露,三十多年前邻居田平安家淘井,因缺氧使人昏迷,其母亲迅速呼叫他人帮助,将弟兄俩从深井下抢救上来,转危为安……
淘井的工具主要有:大铁勺、搪瓷碗、钢丝绳、卡环、铁桶、圆头锨、钢钎,手锤、铁撬、钢盔帽、雨裤、手电筒等。淘井前,需吃饱喝足(为了御寒还适量喝些白酒暖和身体) ,排除二便后再下井。李康民讲:先固定好绳索再放桶(内放淘井的工具),井上固定专人负责向井上绞桶(内有挖出的泥沙、河石、砖瓦块或其它异物等) ;向井下供氧等事项;向井内放空桶或需要的东西。淘井人戴上安全帽,一手紧紧抓住井绳,看清楚井壁上的脚窝,再一脚一个脚窝向下移动。有的井挖有一侧向下的脚窝,也有向两侧挖出10多公分一高一低呈三角形的脚窝,大多是两侧平行的脚窝。淘井用的桶过去多为木桶,现在为铁桶。昔时还用长50至60公分长、直径25公分的布口袋作桶的。过去用瓷碗、铁碗或马勺等弯腰或圪蹴着掏井,现在多用圆头锨、1米多长的撬杠(麻花钢或圆钢,前边打磨成片形) 向下用力撬挖。遇大石头或石板层就用钢钎和手锤砸碎;如果石头坚硬就用电钻等器具钻开或打眼,必要时还解开穿天炮内的火药后集中150至200克炸药再炸碎石块,解除掏井的阻力。挖井淘井的经验:杜曲洋桥以上向南的地区水位较浅,土层较薄、河石或大石头多;向北则土层越来越厚,石头变小、很少出现大石头、但沙子较多且深厚。水井越淘挖井下越大,越淘挖越深水也越旺。……
挖井淘井很辛苦,下井相当于把生命交给了天。多年来,常因井下缺氧或坍塌而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井下空间有限,人手少,多为一人淘挖,没有他人帮助。有经验的老手,随时观察井下的动静。淘井分新井和旧井两种情况。主人家多在干旱地下水位下降,从井里绞上来的水混浊不清,只能绞半桶水或没有水的情况下才叫人去淘井。李康民在给西江坡一村民在上午九点钟淘井时,快下到水面时发现水面不停地转圆圈圈,用手电筒一照射,竞然是一条1米多长的蛇(长虫) ,康民急中生智没有退缩,而是将随身携带的白酒倒入蛇周围,待蛇缩成一团快速用铁桶一舀,再迅速绞到井上;还有一次在给杜西一村民淘井时,人下到半空,发现头顶帽子上的矿灯在晃动,仔细一瞧是一条40公分的蛇,情急之下,用圆头铁锨一拍、趁蛇滑下的时机,用铁桶盛放入内、绞上井面……2006年在给牛家湾一村民淘旧井时,在泥水中发现了一只12公分大的鳖,直接用大铁勺倒入铁桶内吊上地面。此外,还在井下淘出过鱼、虾、青蛙和误入井下的仔猪、犬、鸡等动物;也捞出木桶(木片、铁环) 、铁桶和地面掉下来的多种异物等。李康民多年和张丁卯密切合作,很少发生意外事故。约定有暗号或联系方法。如井下的淘井人摇动井绳或喊叫,井上的助手随即附和,绞上或放下等约定成俗。淘井见水后要穿半人高的雨裤,喝几口白酒暖和身体,以防冷水浸湿落下风湿病等。李康民体质好在井下可连续淘井3-----4小时,但时间不宜太久,过久会出现头闷、昏晕等缺氧症状。2012年淘井时,李康民从人力市场上雇来新助手,他在井下淘井忙活,助手在井上绞放东西。辘轳的钢丝绳绞了十多圈,助手只顾扳动辘轳结果钢丝井绳转偏缠绕到辘轳轴上,使劲的绞动却没有进度,结果把钢丝井绳给绞断了,盛满一铁桶的沙石从半空突然跌落到井下,井下的李康民迅速躲闪到旁边,沉重的铁桶砸到水井的水泥井圈上,半桶沙石砸到康民大腿和腹部,造成皮肤和肌肉多处拉伤,幸好无骨折和脏器等伤害。掉到水中的沙石溅了一身的泥水,李康民成了落汤鸡;就这他还忍受着伤痛坚持淘完井,清除沙石和淤泥后才上井……经过挂吊屏、打针吃药医治月余时间,逐渐恢复健康。由于反应快躲避迅速,捡回了一条命。更危险的事情在其它地方还有,主要是井下土块坍塌和四周流沙拥向低凹的井底而招致塌方事故。在给沿终南山一带村庄的村民挖井、淘井时井下常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河石、数百斤的巨石或石板层,需钢钎或电钻,必要时用炸药炸开;而在樊川下游挖井淘井时易出现流沙,更容易出现塌方的危险。数次出现流沙拥向挖井人或淘井者,由于经验不足、瞬间四周的流沙说垮就垮,瞬间大量的流沙会拥到挖井淘井者,若流沙量(塌方) 少则危险性也小;若塌方大,流沙拥到半腰或胸部,就会发生伤亡、危及生命。数人因无挖井淘井的经验教训,对地下地质构造不清楚而白白丢掉了性命。……
新中国建立后的1954年秋,杜北村三个生产队的50多头牛、马、骡、驴等牲畜都集中在村北岳王洞附近,利用岳王洞的数面窑洞饲养头牯。胡春华讲:在由数名精干的河南人淘挖废弃的水井时,边用风箱(风匣) 给井里不停的用密封长布袋吹风供氧,一边派人下井淘挖。过了一个时辰,深井里竞然挖出了一个雕刻的从颈部以上男姓石头人颡,有塘瓷碗大,重眉大眼、造型逼真,线条流畅,很像一位文化人士。适逢附近的西安美术学院的学生在此村实习,随将雕刻的石头人颡带回西安美术学院。此事过后村民多有议论,但无有下落和答复。……
井下默默劳动奉献,清水润泽众人心田。向挖井淘井的人致敬!
经过学生到大兆、杜曲采访了解淘井人和多位老人,天冷也没有采访到有价值的材料,心情也同寒冷的天一样……功夫不负有心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终于在周日下午联系上李康民,说和了半天,他放下手中砌墙安街门的泥水活,向笔者叙说了挖井、淘井的艰辛过程、令我感动不已……傍晚学生回家吃罢饭就写此稿,反复修改后现呈寄给您,特请斧正完善,供贵报选用。
谢谢!
学生 每小平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萝卜的滋味(每小平)
- 下一篇:民俗:木水桶的制作故事(每小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