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小记者身临其境 感受“秦砖汉瓦”的魅力

    作者:李文龙 刘参军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6日 点击数:

     
     

     
     

     
     

      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几大盛世王朝的建都之地,历朝历代大型建筑宫殿密布云集。而作为古代建筑装饰材料的“秦砖汉瓦”,其精美的文字、奇特的动物形象、华丽的图案,真实再现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秦砖汉瓦”也因此成为西安乃至陕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12月3日,本报的小记者们来到位于曲江新区杜陵原上的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在数千枚瓦当罗列一堂的博物馆展厅,感受秦砖汉瓦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所散发出来的神秘气息。

      感受汉代铭文砖博大文化

      走进博物馆,玻璃地面罩着的12块铺地方砖(汉十六字砖)吸引了小记者们的目光。“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是出土于山西省洪洞县的12块汉代铭文砖。砖上铭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践此万岁’。意思就是:‘四海之内都是朕的臣民,年年五谷丰登举行祭祀大典,道路上没有饥饿之人,踏上此砖可以社稷永固、万寿无疆’。这是汉天子举行丰收大典、登高祭天时所踏御道专用铭文砖,是汉砖中的传世精品!下面的六块是‘四字铭文砖’,砖上铭文为‘践此万岁’。践即为踩踏之意。小记者们可以从上边走过,寓意每个小记者:事业登高、延年益寿。”张老师话音刚落,小记者们迫不及待地从上面走过。有的小记者还反复来回走了好几次,并调皮地说:“多走几圈效果会更好”。

      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来到展厅,被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所吸引,一个个睁大了眼睛仔细地看,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在采访本上认真地作记录。他们紧紧跟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后面,生怕漏掉了一句话。

      小记者亲手彩绘创意瓦当

      参观结束了,小记者们对“秦砖汉瓦”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彩绘一个创意瓦当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博物馆工作人员事先为小记者们准备了各种材料,小记者们用一支画笔、一盒颜料,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一个个展现出了极具创意的画面。“笔要这样握才对,彩绘时颜料要调色,换颜色时一定要清洗画笔。”博物馆内的老师悉心地指导着。在这面积有限的瓦当上面,小记者发挥着自己无限的遐想。小记者肖冉钰琪是参加本次活动年龄最小的,别看他年纪小,彩绘功底可不一般,慢工出细活,等大家都快绘完了,她仍然不紧不慢地一笔笔勾着线条。张妈妈说,孩子平时比较文静但喜欢画画,不过想象力那是天马行空,这类的实践活动她很喜欢,以后要经常参加这类活动。

      随后,小记者们和博物馆馆长任军宜、张小萍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对于小记者在整个活动中的疑虑及问题,任馆长和张老师都一一做了解答。“老师,为什么参观时看到的瓦当颜色很单调,而我们却用各种颜色彩绘瓦当。”任馆长解释道:“瓦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那时候根本没有同学们所说的颜料……”经过任馆长的一番解释,小记者们才恍然大悟。小记者张祎韵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整个活动中,她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对于小记者们敢于寻求真相不懂就问的做法,博物馆工作人员给予了极大肯定。

      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们拿着自己彩绘的瓦当和博物馆工作人员合影留念。乘车返回的路上,小记者们把自己彩绘的瓦当捧在怀里,生怕磕着碰着。对于此次活动,家长们也是赞扬有加。有家长说:“通过这种课外实践活动,不但可以让孩子们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放松身心,还能够学习感受历史文化。”   文/图  李文龙  刘参军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记者探访长安区手工织布工艺
    • 下一篇:中省市媒体主题采访团来长安区参观柳青纪…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