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趣谈蚂蚁现象(每小平)

    作者:每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1日 点击数:

    我的故乡紧邻夏侯村,我队上的耕地同夏侯村连畔,村民劳作相互礼让谦和。

    人老几辈世代相传美好的传说,夏侯村出了位三国时期曹魏队伍中的一员猛将,曾先后驻扎镇守在璞阳征吕布、领陈留、济阳等地,为魏晋统一中国立下诸多赫赫战功,被魏文帝拜为大将军的夏侯惇父子的故里,为世人所传颂。

    据<<长安县志>><<长安史迹纪略>><<长安百村>>等典籍志书记载:“夏侯村,传为夏侯惇的故里。” 村民传说:安徽毫县勇士夏侯惇年青时来京都长安求学期间,在樊川踏青欣赏美景,在少陵原畔兴国寺南的夏侯村时,遇见一位皓首老者蹲在地上,全神贯注的观看地面上两队蚂蚁相互争斗、不分胜负。夏侯惇好奇的请教老者,老者笑答:“吾观两群蚂蚁如何布兵摆阵、在撕咬的过程中那方能争胜。” 夏侯惇从小就喜爱习枪舞棒、练武强身;听说是在观看两群蚂蚁交战,兴趣大增也蹲在一旁仔细观战,并诚恳向老者求教讲解战法和其中的奥秘。老者看年轻人虚心好学,就以蚂蚁为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两阵对垒交战时的攻守之道、取胜玄机。老者精辟的作战方法使夏侯崞受益匪浅、茅塞顿开,当即恭敬诚拜老者为师,研习兵法理论。后来得知,老者是西汉时期身经百战,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一员将领。因秉性直爽、不善巴结而得罪了太守,被小人诬陷后辞官归田、羡慕樊川田园风光便携妻带子隐居于夏侯村。后来,太守为了报已私怨、铲除异已,派人暗杀了老者。夏侯惇闻听恩师被杀,悲愤交加的他立志要为恩师报仇雪恨,遂择机暗杀了太守全家,后夏侯惇和族弟夏侯渊一同投奔曹操麾下,屡立战功。闻知师母年迈无人照顾,就遣一子来瞻养伺俸师母、尽孝尽忠。……鉴于夏侯惇父子尊师重义、尽孝尽忠的美德壮举,人们遂将此村称为夏侯村。

    年少时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都有着好奇心,尤其是喜欢看蚂蚁进进出出忙碌运输的场景。在场院、屋檐下、砖缝或墙洞处,蹲在蚂蚁窝边看它们忙碌的身影、一看就是好长时间,特别是蚂蚁搬家,观其运输队伍极其整齐有序,各司其职、忙而不乱。久久关注蚁群忙碌的身影,有的吃力地搬运小米粒、甲虫、毛毛虫、蜻蜓等死去的小昆虫;也有搬运谷米、草籽、树叶、草棍等植物籽粒的;还有扛着幼蚁或同伴尸体回蚁洞的蚂蚁。

    蚂蚁搬家,蛇过村道、燕子低飞、云朝南等现象表明是下雨前的征兆。小伙伴也做过恶作剧,如用草棍拨掉蚂蚁身上正在搬运的食物,用草棍改变蚂蚁回洞的路线,急得蚂蚁团团乱转;或用土将蚁洞口堵死、让其回不了洞窝:还有的将蚂蚁放到树叶上再投放到水渠里,看其如何上岸回洞。令人称奇的是,蚂蚁搬运的米粒或谷物籽实,用小草枝捣鼓下来它又会吃力的搬走,如此折腾数次,蚂蚁仍不忘初心、依然在搬运;人为的将食物移走,失望的蚂蚁又重新寻找新的食物……

    蚂蚁属昆虫,体小长形、黑色或褐色,头大,有一对复眼,触角长、腹部呈卵形。雄蚁和雌蚁有翅膀,工蚁则没有。遇到特殊情况,雌雄蚂蚁会飞起一段距离,以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或飞到树木或植物、物体上,寻找更多的食物或合适的巢穴。蚂蚁的重量极轻,甚至比一片树叶还轻,但却能承受比自身重四五十倍的重量。团结的蚂蚁力量大、大象也怕!蚂蚁体小轻微,离不开众多团结的蚁群;若私自离群、将意味着死亡。因此,蚂蚁群中有严格的分工和合作,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其它蚂蚁也会前来、默默配合协作,是一个团结的生命整体。观注蚂蚁现象,会使人产生无限的想象,令人感到无比神奇和群体之间团结的重要。

    上述只是蚂蚁生命中的常见现象,每当下大雨地面一片水,在水渠河道等地方完全被水淹没;炎炎酷暑盛夏干旱无雨,地面少食或没有食物;发生火灾地面烧焦一片、没有生命迹象蚂蚁如何生存?我时常在想、在观察,各种自然灾害过后,蚂蚁依然在活动寻找食物,没有遭受灭顶之灾,顽强的存活下来。据传:在水中蚂蚁能存活两星期,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

    蚂蚁还是建筑专家。杜曲吾老家盖房开挖地基时,在断层面可见到蚂蚁巢穴中有排水、通风洞口。在出入口有一凸起土丘,中间有一个通风的孔洞。蚂蚁窝分类明确,安全牢固、洞内四通八达、错综复杂、房洞很多,蚁群之间相安无争斗。蚁穴的房间,一直保持着建筑之初的形状,除非沙土干化或人为垮塌;笔者亲眼见到白生生的蚂蚁卵堆放在一起,急的成蚁来回走动、焦急万分!资料表明:建筑蚁穴蚂蚁会利用颚部在地下挖洞,再一粒一粒搬走沙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至于怎样组织管理,如何施工,劳动生产、繁殖后代我就不大清楚,但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着。……

    蚂蚁搬泰山:比喻蚁群力量大,个个出力、齐心协助,即可完成难以想象的巨大任务。蚂蚁啃骨头:指蚂蚁在啃一块大骨头,众蚁一点一点地苦干来完成啃骨头的任务。……关于蚂蚁的形容词还有很多,也启示我们很多的哲理。我认为:蚂蚁虽小是个小精灵,虽然是一种低智生物,活动范围不大常爬行在草丛地面,生于土、归于尘。与人或其它动物一样,终日觅食运输,交友繁殖,在有限的时间、让其生命既充实又丰富。有时我想,普通的我也似只蚂蚁,即便生命卑微但有自在的世界,不断劳动和创造着,呈现出勃勃生命力。

    人生如蚁,蚁如人生。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知青在长安(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要拚才会赢 奋斗终将成(每小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